<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阅读书声长,翻黄银杏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俯仰皆明义,不乐复何如。</span></p><p><br></p> 阅读藏在时间碎片里 <p> 有人曾问:“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么紧,各项活动也很多,还有时间读书吗?”</p><p> 因为害怕“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p><p> 因为相信“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p><p> 繁重的教学任务,阻止不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我们的阅读就像岩石中的小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茁壮,向阳,生长。</p> <p> 不为颜如玉黄金屋,只为得浮生半日悠闲。在黑白分明的纸页中,在知识的浪巅之上,乘一叶扁舟,纵横遨游,步入书之心扉,建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p> 阅读现于言谈话语间 <p> 碎片化的时间不等于碎片化的阅读。从选书,读书到分享。每有收获,便呈现在读书笔记上。参与分享的老师们,按照阅读书籍的不同类别,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以读书笔记为载体,每个老师都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老师们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p> 阅读生长在时光里 <p> 时光不语,岁月既积,卷帙自富。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相信每位走进阅读的老师,内心都是饱满丰盈的。在充分的小组交流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了一位读书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好书推荐,发言的三位老师,都热情洋溢,侃侃而谈,在言谈举止间,充分展示了阅读的魅力。</p> <p>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p><p> 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通过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用阅读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