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了,太行!

老北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站在太行之巅俯瞰巍峨大地,山风裹挟着阵阵寒意浸嗜着我的肌体。此刻,我顾不上寒冷,太行的雄浑壮阔占据了我的脑海,红褐色的岩壁温暖着我的内心。我支好三脚架,遥望东方,静候那美好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耳边突然响起了领队的话声,听着那一口近似的乡音,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出生在山西长治沁源县,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正是从这里随着解放大军走出中原,走向江南走向福建。站在山上,我仿佛看见他的身影一步步从这里走向远方……</p> <p><br></p><p><br></p><p>伟岸太行</p> <p>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雄浑伟岸!它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都深深地镌刻着华夏文明的内涵</p><p>它从远古走来,华夏祖先炎帝在这里开拓耕耘,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远古神话,凝集了太行的品质精华。太行山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象征,著名的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以及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鸡毛信、王二小放牛、狼牙山五壮士等可歌可泣的故事都诞生于此</p> <p><br></p><p>红果映山红</p> <p><br></p><p>上世纪修建的三省桥。大桥的前方是山西省,左侧是河南省,右侧归河北省。如今这座桥已列入危桥,禁止通行了</p> <p><br></p><p>峡谷秋色</p> <p><br></p><p>虹霓村</p> <p><br></p><p>井底村(又名神龙湾村)因井底挂壁公路而闻名</p> <p><br></p><p>大山盘旋路</p> <p><br></p><p>远远望去,西井村位于凹型大山的山腰处</p> <p><br></p><p>西井村与连接外部的崎岖山路,因路况险峻称为天路</p> <p><br></p><p>西井村局部</p> <p><br></p><p>西井村的孩子们要到几十公里外山脚下的学校去读书,因山高路远,只能由村民们轮换着接送,每周五下午接回,周日下午再送到山下学校。</p><p>我们去的那天恰逢周五下午,在盘山路上巧遇到孩子们回家</p> <p><br></p><p>万仙山峡谷</p> <p><br></p><p>柏尖山寺雄居山巅</p> <p><br></p><p>俯瞰柏尖山寺建筑群</p> <p><br></p><p>蜿蜒的山路蜿蜒的田</p> <p class="ql-block">太行线条</p> <p><br></p><p>漳河大拐弯。在河道的外围,依稀可见红旗渠沿着山体蜿蜒</p> <p><br></p><p>大山脚下的高家台村</p> <p><br></p><p>高家台村全貌</p> <p><br></p><p><br></p><p>太行的柿子太行的秋</p> <p>每年的十月中下旬霜降过后,山里一树又一树的柿子红彤彤挂满枝头,柿子还没软就采摘下来,去皮,悬挂、晾晒、出霜,做成美味的柿饼</p><p>除了柿子,太行山的山楂,花椒也很有名,山村的晒秋情景赏心悦目,无法释怀</p> <p><br></p><p>落叶渲染了秋天,红果殷实了流年</p> <p><br></p><p><br></p><p>红旗渠精神世代传承</p> <p>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30万太行儿女在悬崖峭壁上苦战10个春秋,建造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周总理接见外宾时兴奋地说:我们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p> <p><br></p><p>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红旗渠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不朽时代精神</p><p><br></p><p>红旗渠渠首处</p> <p><br></p><p>空中俯瞰漳河水道右侧依山而建的红旗渠九连环</p> <div><br></div><div>红旗渠的引水量已经超出了漳河水流量的一半以上,旱季,漳河甚至出现了断流,但红旗渠里的水量仍得到保证</div> <p><br></p><p><br></p><p>世界奇观——挂壁公路</p> <p>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隔离了外面的世界,太行人以超乎想象的毅力与坚韧创造了挂壁公路这一世间奇迹。国内目前现有的八条挂壁公路集中在太行山南部,成为中国仅有,世界罕见的道路交通建筑奇观</p> <p><br></p><p>井底挂壁公路又名神龙湾挂壁公路,修建时间:1985.6-2000.1,长度1500米,侧窗:35个</p><p>从入口处可以看出,这条线路近期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固整修,沿途增加了许多钢筋混泥土框架柱,稳固了洞壁岩土结构</p> <p><br></p><p>郭亮挂壁公路(郭亮绝壁长廊)位于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郭亮村。修建时间: 1972.3-1977.5,长度1300米,侧窗:35个</p> <p><br></p><p>这条线路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区,每天有大量游客前来观赏</p> <p><br></p><p>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自然光照,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p> <p><br></p><p>黑夜降临,挂壁公路亮起来了,形成金光穿洞的独特景观</p> <p><br></p><p>俯瞰挂壁公路</p> <div><br></div><div>挂壁公路开通前,郭亮村有一条在近乎直立的岩壁上开凿的天梯,村民外出只能在天梯上爬上爬下</div> <p><br></p><p>万仙山、郭亮挂壁公路全景</p> <p><br></p><p><br></p><p>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历史</p> <p>  八百里太行神秘而美丽,流传着无数古老的神话故事。位于太行山脚下的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城市范围,长期固定在一处的国都, 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古都,中华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发现于此,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曾用名:司母戊大方鼎)也出土在此</p> <p><br></p><p>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一直到西周灭掉殷商,期间共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之久,这里史称殷都</p> <div><br></div><div>殷墟遗址</div> <p><br></p><p>“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出土甲骨文遗址</p><p>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使现代人类有机会深入认识湮没已久的商代历史,从而得知3000多年前人类的生存形态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p> <div><br></div><div>殷墟出土青铜器</div> <p><br></p><p>设于安阳的国家文字博物馆</p> <p>由太行山脉发源的一条河流经安阳,它就是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的洹水,同时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所以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p> <p><br></p><p>安阳文峰塔又叫天宁寺塔,始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是古城安阳的标志性建筑,因其独特的上大下小伞状土木建筑结构而闻名于世,这种形状的古塔在中国仅此一例</p> <p><br></p><p>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