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古镇散记

汤耀

<p class="ql-block">  昨天,老友邀我一起郊游上海朱家角古镇。</p><p class="ql-block"> 古镇坐落在漕港河的两岸。漕港河波光粼粼、泛舟绰影。两岸蜿蜒曲折的深窄小巷、石板与石卵镶嵌一体的路面两侧,一线天似的并列着明清时代粉墙黛瓦的大片古朴建筑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桥流水尽嵌其中,与沿岸一排排屋檐两侧高悬着红灯笼的各类酒肆茶馆、铺房店面相映成辉;人流如织,却恬静如水,充满气韵悠长的生活气息。</span>这种穿越时空的视觉感受,让我真切体悟到哪怕是最平庸的生活,也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老友对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地貌了如指掌。他告诉我,说朱家角古镇根据在镇东侧发掘的东吴大将军甘宁的陵墓来看,早在千年之前的三国时期就形成了村落集市。到了宋元朝代仅是沪渎水乡的一个集市 ,之后的明朝万历年间才正式建镇。当时称“朱街阁”,又名“朱溪”,久而久之,“朱街阁”演变成了朱家角的谐音。这里九条古街沿大河小川延伸;数千栋明清古建筑依水而立,古风犹存的三十六座桥穿街过巷,古朴典雅。还有,清末民初时期,这里盛产一种“青角薄稻”的稻谷,米业鼎盛,独占当时的米市鳌头,并通过大运河,销往京城及海外市场。米业及油菜籽的兴旺发达,带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古镇长巷幽弄,店铺林立,灯笼旌旗蔽空,一副生意欣荣,人丁兴旺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说到三十六座桥,老友双眼亮闪着,他眺望不远处那座矗立在漕港河上的五孔石桥,眼角的鱼尾纹微微蠕动几下。感叹道:那就是放生桥啊,是朱家角古镇的象征,看到它,就会想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务农的难忘岁月,真是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  老友与我一起走上放生桥。</p><p class="ql-block"> 放生桥上游人如织,一些游客站在桥顶端石墩狮雕的扶栏两侧,尽情眺望着三五鸥鸟群在水面上扑翅啄食、游船逐波穿梭于漕港河清波碧浪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老友说,这座桥于明朝隆庆5年间,据说由清华阁十二景的“慈门杰阁”著名古刹、位于放生桥畔、漕港河边、建于元代的慈门寺里的一位性潮僧人,用自己15年化缘得来的积蓄捐建了这座沪上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这座桥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桥身中间最大孔径13米,两侧孔径10米左右。超薄型桥墩(厚度100㎝)精巧而又完美地构筑着桥身的承重。</p><p class="ql-block"> 弹指间,放生桥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木桩结构的桥基却从未腐烂,老友说,这确实非常神奇,自己40多年前知青插队青浦朱家角附近乡村的年代,就对其疑团默释,直到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那年,才从当地民间流传的佳话轶事之中窥知了其中奥妙:原来古代劳动人民用高温加热后的糯米与石灰混合裹在木桩桥基上,在糯米的黏合作用下形成密集的保护膜,使之木桩桥基具有防水防腐的功效。老友说的这一化学原理,虽听的一知半解,但我有一点确信不疑:这就像以前逢年过节在家煮糯米圆子时一样,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现煮熟的糯米圆子外表光亮润滑,且有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冷却后不溶于水,馅内糯米非常的黏连。由此可见,聪明才智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留意,就会有发现。我从这座桥的木桩桥基得到了启迪。老友也是,他说,改革开放初期,他没放弃每次高考机会,凭着一股韧劲,最终还是考进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舒缓地拾阶走在放生桥上。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势显得平缓舒坦,每个台阶厚度特别薄,老友说,最薄的厚度仅3厘米,最厚也不超过8厘米。不信,测测看。我没带卷尺,权当老友说的有据可查。我脚踏放生桥,确实感受如履平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桥上游人接踵摩肩,十分热闹。我刨根问底,此桥为何冠名放生桥?老友解释的十分详细:慈门寺的性潮僧人每逢大年初一、初十五将市场上逮杀的鱼、龟鳖等生物刀下赎命,放生至漕河港。因为那几天月亮盈亏,最容易使人产生冲动。佛告诫人们要做大功德,由此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说有一回放生,性潮僧人看见一只大乌龟又跑上桥,在他的脚前不远处,伸出头颅,含泪磕了两下头,在性潮僧人咏经声中,下桥,向河边走去......</p><p class="ql-block"> 老友说,古镇有36座各类古桥,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河港交错的深巷幽弄之间其中的放生桥结构精巧、形状美观 ,气势恢宏,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地标性的古迹观光建筑是旅游景点打卡游玩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艳阳斜照,我站在桥中央,低头望一汪清澈平静的水面,水面上桥身五个半椭圆桥孔倒映成五个完整的圆孔,微微波动,煞有相映成趣、别有洞天之情趣。放生桥长似带,形如虹,景色叹为观止,美不胜收。老友还叮嘱我一起数数放生桥上的石板台阶究竟有多少。我真的认真地默记着拾阶而上、顺阶而下的桥上石板台阶数,奇怪的是,一个循环默记的台阶数总与下一循环数过的台阶数不一样,证实了老友说的不是街坊传言。他四十年前与他的恋人一起数过,也没数对,今天与我如同一辙,还是数错。我想,是否人生最难懂的事情,就是岁月的迷茫?</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放生桥,老友带我去逛北大街。</p><p class="ql-block"> 北大街,又称“一线天”,东起放生桥,西至美周弄,约2公里。粉墙灰瓦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门檐一侧大红灯笼高挂着的各家商铺门店紧挨着、错落有致;各种吃的用的玩的商品琳琅满目,我与老友在人头攒动之中,真切地感受着窄窄石板路北大街却曲径通幽、宁静深远。</p><p class="ql-block"> 一排排屋檐紧靠屋檐的“一线天”独特建筑群,安逸似的泊在漕港河两岸自然景之中,我对老友说,这看上去果然营造出一种原汁原味明清街的氛围了。老友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想起了什么,却欲言又止。我们在阿婆红烧扎肉店驻足观望,说是阿婆红烧扎肉店,可店里正在忙碌的只是一位系着蓝色围腰的姑娘,也许是阿婆的孙女吧? </p><p class="ql-block"> 买她家的红烧扎肉的游客络绎不绝。老友说,这家店的阿婆红烧扎肉肥而不腻、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另外,这用荷叶稻柴扎成“田”字的红烧扎肉其外观格外地润泽、养眼。这荷叶稻柴扎成“田”字型的阿婆红烧扎肉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农家菜肴特有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老友说,40年前他经常会带上恋人,由他开着手扶拖拉机到朱家角古镇品尝阿婆红烧扎肉。那时,只需1元钱可买到1斤红烧扎肉,那时的一块红烧扎肉的份量足有三两,一人一块红烧扎肉也只不过几角钱,老友出手大方,是因为他当时的恋人喜欢吃阿婆红烧扎肉,让自己心爱的人高兴,是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老友闲聊或酒后总会这样直爽地吐真话。</p><p class="ql-block"> 阿婆红烧扎肉店前游人依然川流不息,购买的、观看的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我本想老友会买一盒红烧扎肉回家给他老婆尝尝鲜,可他却皱了眉头,对我说道:“唉,年轻的时候还可以,现在都有老年基础病,算了吧,饱饱眼福够了,阿婆红烧扎肉店勾起我年轻时候插队青浦的回忆也挺满足的”</p> <p class="ql-block">  顺着北大街往里七拐八弯,发现不远处西湖街35号有一座与此地明清风格迥然不同的建筑,欧式红砖小楼,门檐精雕细缕 ,外形犹如上海石库门建筑的翻版,中西建筑风格兼而有之,大门上方镶嵌着“朱家角邮局”五个大字,门前还立着一个清代铜制仿古蟠龙邮筒。老友告诉我,这就是在清朝时期上海十三家通邮驿站之一,是华东地区唯一保留完好的大清邮局。大清邮局创立于清光绪22年(1896年),当时北京等地都有大清邮局,而上海朱家角古镇的大清邮寄代办分局是在7年之后,也就是在清光绪29年(1903年)创建,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了历史。是大清时代在上海地区十三家邮政分局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家邮局。他还说,记得当年在青浦插队落户,在一次古镇旧房维修时,与恋人一起协助村队干部将发现的五块刻有“朱家角郵局”的石头牌匾完整地保存下来的那段美好回忆。 </p> <p class="ql-block">  我与老友买了门票,进大清邮局内参观。</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邮局是一栋面阔三间、红蓝相间、中西建筑风格兼而有之的二层砖木结构楼,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在朱家角古镇清一色明清建筑群之中非常显眼。大清邮局是华东地区唯一一个从清朝开到现在的邮局旧址,邮局门外的清代铜制铸龙邮筒记载着岁月沧桑,至今仍在每天正常开筒投发邮政信件,凝视这两尊铜制铸龙邮筒,时光正穿越着过去与现在,留下历史走过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观赏后门的小桥流水,然后从后门走进邮局。</p><p class="ql-block"> 邮局正厅分隔两间大屋,印着朱家角邮局的大红灯笼高挂屋檐,高柜另一处放一张四方木桌,桌右角放置笔墨纸砚。老友与我同声说到,原来清朝邮局里有代人写家书的业务,很有一番情趣。所谓家书抵万金,无论自己走到天涯海角,家书永远是与自己心中牵挂的一份厚爱。</p><p class="ql-block"> 那时车马很慢,书信却很长;现在车马很快,书信没了,微信很短很凉......</p><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看,我想象着古代的驿站、烽火台,当时人们是如何传递家书的,想象是片段片段的,也真无法知晓当时真实的情景。史书记载的唐宋鼎盛时期、特别是直到大清邮局的开通,总算有了多些代步邮送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大清邮局的邮送是走水路的。从展厅图文并茂的信息中,了解到了当时水路反而比陆路的邮递快,因为阡陌间河流众多、四通八达。漕港河东流黄浦江,西与太湖、大运河相衔接。沟通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周边大片城镇。当年牵动着东西南北各大城镇的千家万户的信笺就是从这里往返传递的。从大清邮局后门沿河的石埠,我也依稀能联想到当年邮政码头边停泊着一只只木制邮船上邮递员们来回搬送着一篓篓邮政信件的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 眨眼百年邮局风云飘过,老友凝视着一大片斑驳的石埠还在感叹:大清邮局的诞生,弥补之前的大清邮驿网点制度的缺陷。我顿时悟到了老友所说的含义,因为之前的邮驿网点虽说覆盖面广大,但邮使所传递的都是官府与军队的政令与信息,而民间百姓邮讯根本不涉及的。自从有了大清邮局,便开始承接民间百姓家信的收发业务,老百姓们才开始自由通信了。这在一百多年前的大清时代是件新鲜事、大事!其意义也不亚于19世纪初电话的使用以及20世纪开始手机的普遍使用,同样是一种划时代的创举!若现在还有代人写一手文字优美的书信业务,算不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清邮局正值午餐时间,老友和我在古镇一家中餐馆品尝了鲜美可口的清蒸白鱼、香酥银鱼、醉白虾的太湖三白美味菜肴之后,便去参观位于古镇西首西井街、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耗银30万元、占地面积约6.4万㎡,园内整个园林建筑群面积约3000㎡,耗时15年之后才落成的一座大型园林建筑的私家庄园——课植园。老友对课植园的历史了如指掌。他说以前这座庄园的园主叫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课植园是坐西朝东的朝向,这种风水布局会给主人带来财运与健康。</p><p class="ql-block"> 正墙门口面朝西井亭港,背靠大淀湖。西井亭港这条南北走向的小河从课植园门前缓缓地流着。沿河有许多船舫、河埠及石驳岸,河两岸游客熙熙囔囔,煞是热闹。而一走进课植园,却别有洞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掩映在茂盛的树木花丛之间,显得十分幽静、弥漫着一种恬淡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课植园内游客络绎不绝。老友带我首先来到了会客厅。会客厅的正墙面挂着一副对联:“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意思说,用心读书能悟出做人道理,勤奋耕作吃用有积储。马文卿取对联的首字将其庄园冠名“课植园”。可以看出,当时的庄园主人对自己的儿孙们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寄予了厚望。这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眼下有多少富裕阶层的父母能有像马文卿这样对自己的儿孙们言传身教呢?</p><p class="ql-block"> 课植园的各个厅堂内部装饰建筑十分考究,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工艺精细完美。屋顶面是双层瓦片行板结构,有着冬暖夏凉的奇妙功效。</p><p class="ql-block"> 老友和我一起走在迎熏阁东侧一排蜿蜒幽深的长廊上。这里其实是课园与生活区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院落群隔开。长廊尽头的南侧就是约20米长的碑廊。我们边走欣赏镶嵌两侧的字画。这是马文卿当时不惜重金收集了明代四大才子唐、祝、文、周的手迹,并高薪聘用雕刻大师亲手雕凿。字体遒劲有力、笔锋刚劲秀丽,令人叹为观止,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老友和我边走边观赏周边那些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怪石,成片的树木花草掩映着风姿独特的假山怪石、点缀其间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迂回曲折、似入迷雾之中。一时一景一心境,仿佛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p><p class="ql-block"> 迎贵厅的北侧就是藏书楼。藏书楼非常精致,环境幽雅,城墙三面辟有月洞门,楼前外筑拱形岸桥,桥扶手栏杆饰以翠绿琉璃筒瓦,显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拾阶而上,便可进入藏书楼。老友说,藏书楼有他青春时代难以忘怀的往事。恢复高考的后几年,他和女友总在农闲时来藏书楼复习功课、迎接高考。累了,两人便穿过荷花池上的九曲桥,在假山怪石南面,登上当时古镇最高建筑“望月楼”,在这栋水泥红砖墙壁、具有江南建筑风格与近代建筑技术相融合的四角五层望月楼上,放眼望去,古镇各色店铺灯笼旌旗蔽空、人头攒动;淀山湖、大淀湖、漕港河的水上通衢繁忙景色尽收眼底。老友说着,便释然一笑:“都过去了,一年后她考入交大,我落榜,继续青浦乡下务农。分手那天,我和她又来到课植园,来到了藏书楼,去了荷花池西侧树木成荫的古树名木稻香村,随后又到了望月楼。我们沉默看风景,许多心事呀,就像漕港河的粼粼水波,看懂了,挥挥手,看不懂的就藏在心底了”。</p><p class="ql-block"> 站在望月楼,眺望漕港河波光粼粼水面上的宿鹭泛舟野趣风景,品味老友一番话,也让我悟到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离开课植园已近黄昏。原本要去涵大隆酱园以及古镇二十六弄走走看看,涵大隆酱园创建1886年,那里各类酱油、乳腐等在江南闻名遐迩。特别是玫瑰乳腐,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而古镇二十六弄迂回曲折,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古弄幽巷,如入迷宫,真想去亲身感受。可回市区的时间不允许,于是老友和我最后再次去了放生桥。</p><p class="ql-block"> 老友和我走到桥东侧,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与舟楫停泊所用。桥壁柱石刻有“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的楹联。从楹联中想象得出当年漕河港水运繁忙、江河浪花奔腾一副热闹景象。我们再次默数着放生桥石板的往返台阶,这次数下的台阶数出乎意料的相吻合:122个台阶。</p><p class="ql-block"> 老友和我会心笑了:嗯嗯,谁对谁错,人有时会迷茫。重要的是心态要平和呢。就像这桥,从这里放生的小生物们马上就得到解脱。我们站在桥上,难道不觉得自己生命更加珍贵?不由得也会去反省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人世间里的存在意义吗?</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小说中说到古镇的放生桥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情感。这恰好是老友青春年代下乡青浦农村的一个生动概括。他说,他的初恋在课植园开始,在放生桥分手。放生确实是一种解脱,因缘很多时候脆弱如斯啊。</p><p class="ql-block"> 放生桥渐行渐远,天边一抹橘红色余辉也渐渐地淡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