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望天门山》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之一,全诗通过描写天门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p> <p> 11月16日早上,聆听了满义实验小学三年级何丹老师的《望天门山》。她以单元知识要点——赞美祖国,切入第六单元的学习目标搭配课本素材确定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p><p> 1.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p><p> 2. 理解古诗大意。</p><p>[教学难点]:</p><p>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p><p>[教学思路] 按照“解诗题 知作者 释诗意 悟诗情”的步骤进行。</p> <p>[教学过程]:</p><p>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p><p><br></p><p> 让孩子们随老师板书书空课题。</p><p><br></p><p> “断”(板书—断、开)(出示断字小篆体)这是断字的小篆写法,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组词,田字格书写。</p><p><br></p><p> “楚”,学生书空笔顺,教师纠正部首,书写规范,组词,释意。</p><p><br></p><p> 1. 解诗题。望,看,欣赏。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优美的景色。</p><p><br></p><p> 2. 知作者。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学过的古诗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同学们大声朗诵出李白的诗。</p><p><br></p><p>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p><p><br></p><p> 3. 释诗意。(请同学们看课本注释回答)</p><p><br></p><p> 老师:天门中断楚江开。中断,是什么意思?</p><p><br></p><p> 学生:中间断开。</p><p><br></p><p> 老师:中间断开什么?什么把什么从中间断开?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分开的吗?</p><p><br></p><p>学生:被江水用像锋利的斧子一样劈开。</p><p><br></p><p> 学生:楚江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p><p><br></p><p> 老师:对。天门山,传说是一座山。楚江从中间把它断开分为。东凉山和西凉山。</p><p><br></p><p> 老师:是什么样的山?描写山的词语有什么?(雄伟 险峻 陡峭)雄伟的天门山。</p><p><br></p><p> 老师:什么样的水呢?形容水的词语有?(波涛汹涌 波涛澎湃)老师:什么样的水把什么样的山,从中间断开?</p><p><br></p><p> 学生:波涛汹涌的楚江把雄伟险峻的天门山,从中间断开。</p><p><br></p><p> 老师:什么样的水,把什么样的山从中间断开?</p><p><br></p><p> 大家齐声说两遍。</p><p><br></p><p> 老师:把这一句有气势的读一遍。注意节奏和停顿。</p><p><br></p><p> 天门\中断\楚江开。</p><p><br></p><p> 老师:吟诵一遍,天门\中断\楚江开。</p><p><br></p><p> 老师:同学们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了天门山被楚江从中间断开。好,请坐。</p><p><br></p><p> </p><p><br></p><p><br></p> <p>依次学习其余三句诗。</p><p><br></p><p> 男女生分组读,全班共读,吟诵,师生接读。熟读成诵。</p><p><br></p><p> 4. 悟诗情。教师再范读古诗。</p><p><br></p><p> 老师:读完故事,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p><p> 学生:天门中断楚江开。我觉得楚江把天门山中断,把天门山分成两半,水从中间流出来。</p><p> 老师:好,所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p><p><br></p><p> 学生: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水向东流去,在这个地方拐个弯,向流去,由于高山的阻挡,水流湍急,波浪汹涌。 </p><p> 老师:想象力丰富。</p><p><br></p><p> 学生:两岸青山相对出,作者所看到的是两岸的青山排列整齐的出来,像打开的两扇门。</p><p><br></p><p> 老师:作者看到了山看到了水,看到这大好江山,心情一阵喜悦,两岸青山相对出像张开双臂一样迎接他的到来。此时此刻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p><p><br></p><p> 学生:喜悦豪迈。</p><p> 老师:大家用喜乐豪迈的语调读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p><br></p><p> 老师:既然太阳从太阳那边驶过来,你想想看作者站在什么地方呢?</p><p><br></p><p> 学生:作者站在水流的下方。迎着太阳走。</p><p><br></p><p> 老师: 同学们可以把画面中的内容画下来吗?</p><p><br></p><p> 齐读古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心情。</p><p><br></p><p> 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什么感情?</p><p><br></p><p> 学生:体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p><p><br></p><p> 布置作业。(下课)</p> <p>[语文教研组]点评:</p><p>优点:</p><p> 一、注重学生的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中重点讲了“断”。“断”的基本意思“用刀或者斧头把丝线斩断切开”,课件显示象形字发展变化过程。学生书空了笔顺,师生一起组词。“楚”国的“楚”,上下结构,学生书空了笔顺,师生一起组词。学生跟着老师书空题目,培养了良好的写字习惯。</p><p><br></p><p> 二、注重学生朗读,课堂上书声琅琅,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更好的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内容,突出重难点。</p><p><br></p><p> 三、结合注释让学会自己了解诗意,想象画面内容,并让学生把画面内容画下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p><p><br></p><p><br></p><p><br></p> <p>教学建议:</p><p> 1、应该增加当堂训练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题目,明确作者朝代知道知道前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应该模模板化的进行训练,达到人人会写。</p><p><br></p><p> 2、课堂容量不够,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课堂上把表达作者心情以及全诗抒发的思想情感交代完整,向40分钟要质量。</p><p><br></p><p> 3、教学形式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p> <p>【满义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讨论确定、突破重难点方法:</p><p> 一、研读教材,贯通单元要求与课本素材;</p><p><br></p><p>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让学生感悟、回答;</p><p><br></p><p> 三、备课中突出重难点、易错点,设计题型,当堂训练;</p><p><br></p><p> 四、围绕课后题设计题型,巩固重难点;</p><p><br></p><p> 五、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p><p><br></p><p> 六、素材类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p><p><br></p><p> 七、培养会想会说会写的能力。</p><p><br></p><p> 满义实验小学教导处</p><p> 2020年11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