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故居是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的。我大概是在2012年由省台联组织来参观的,当时只是一个破旧的遗址,有些居民居住。</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刘铭传故居占地约7万平米,始建于1868年,是一处被两道城墙和两道护城河包围起来的江淮庄园建筑。</span></p> <p>刘铭传(1836.9.7—1896.1.12)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清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西乡(今肥西县)人。1854年在乡杀土豪筑圩办团练,1862年帅本部团练组成“铭字营”加入淮军, 为淮军成军最早、发展最快的主力营伍。28岁即以战功晋升直隶提督。1869年开缺回乡,养疴田园,关心国事。</p><p>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奉诏起复,临危受命,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率领台湾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台湾保卫战,先后取得了淡水、基隆大捷。1885年10月台湾建省,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呕心沥血六载,开矿山、修铁路、办学堂、兴邮政电信、扶植工商、团结原住民,大刀阔斧进行近代化建设,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著名台湾史学家连横誉之曰:“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也!”</p> <p>故居入口</p><p>故居是四面环水,出入口由桥连接。</p> <p>中心建筑 九间厅 </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是刘铭传居家时宴客会友的场所</span></p> <p>栓马场</p> <p>西洋楼</p><p>位于故居西南角,为刘铭传在乡闲赋时所建。刘铭传十四年故里养疴,林泉乐志,歌啸忘年。后感边疆危机日重,注重研究西学,静研中外得失,由此喜爱西洋建筑,故建此楼居住于内。为圩内建筑等级最高的建筑。</p> <p> 故居内这棵广玉兰树据说是清廷为奖励淮军将领战功所赐,为刘铭传亲植,树龄150年,现为合肥市“市树”。此树一根两干并为连理,寓意海峡两岸同根同脉,血脉相连。刘铭传甚为珍爱, 视作镇宅家宝。</p> <p>钢叉楼 </p><p>位于东大门西侧,是风水楼。当地居民传说,刘铭传是黑虎星下凡,大潜山上有“老虎洞”,一山不容二虎,故修建此楼镇邪。是全圩最高点,有观察瞭望射击作用,增强防御功能。</p> <p>读书岛 湖心小岛,乘船出入,静心读书好环境。</p><p><br></p> <p>小岛 有亭台树木假山石组成</p> <p>国宝——虢季子白盘 </p><p><br></p> <p>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的虢季子白盘,为当年刘铭传激战太平军后所获,运回家乡,藏护于刘老圩。刘家后代慎护国宝,历经艰险。曾孙刘肃曾于1950年将虢季子白盘捐献给国家,终使国宝归天下。</p> <p>应该是圩子里村民迁至此地居住,由政府统一建设新农村房屋。</p><p>蓝天白云下,一幢幢粉墙黛瓦别墅群,清新脱俗,美不胜收。</p> <p>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为保卫台湾,建设宝岛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力图“以一岛基国之富强”,要为全国“树之范”,不愧为抗法保台的民族英雄,护卫台湾主权的封疆大吏,巩固国家统一的促进派,推进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改革新政不尽完善,且后遭夭折,但他的精神和风范是永存的。诚如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在其《台湾通史》中所言“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