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春赏百花,冬 观 雪,醒亦念卿 ,梦亦念卿。 有你,真好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题 记</span></p> <p> 2020年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赴松山区考察交流活动,在赤峰市松山区蒙古族小学和松山区第四中学附属小学两所学校如期开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主办,赤峰市松山区教育局承办。来自通辽市、鄂尔多斯市、敖汉旗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已经结束两天,活动场景依然时时在脑海中浮现。有你,真好!</p> <p> 本次活动涵盖了“习作例文教学”“习作指导课”“精读引领课”“整本书阅读课”“语文技能训练课”等多种课型, 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掘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所有听课教师呈现了一场饕餮盛宴。</p> <p> 松山区教研室的魏国君主任,做了题为《统编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的区域整体推进策略的报告。魏主任首先介绍了,统编教材背景下的主题学习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九大课型的主体框架,为每个与会老师在头脑中构建起了,语文主题学习课堂该有的样子。</p><p> 魏主任最后总结的话语,让老师们印象尤为深刻:立足课内学好语文;课前不延伸,课后不拓展;逐步改掉留课下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的“陋习”,让学生有充足的课外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课外书,读整本书。</p> <p> 松山蒙小盛晓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第五单元习作例文课,两篇例文的学习《鲸》《风向袋的制作》,教师重在引导对比,总结写法上的不同;然后学法悟法,让生仿照教师两种提纲方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动物、植物或做过的科学小制作。盛老师侧重写法实开掘,指导应用巧融通,整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做到了引领过程、引领方法、引领实践。</p> <p> 松山蒙小的杨微老师的写作指导课《有你,真好》,杨老师仅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了两处点拨:(一)如果让你在题目上加标点,你会加什么?(二)“你”可以指哪些人?</p><p> </p><p><br></p> <p> 接下来的20多分钟,让学生写,一半以上的学生,当堂成文!而且,学生文章水平之高,令人惊叹!!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五分钟的指导,是怎样成就了这样优秀的学生???</p> <p> 杨老师接下来的经验交流,为老师们解开了疑惑:原来,功夫在课外!在平时每篇课文的学习中!</p><p><br></p><p> 课堂五分钟=几年的语文能力</p><p> 如何写文章的理解</p><p> 杨老师,高屋建瓴,有章得法,化难为简,有你,真好!!</p> <p> 杨老师的几点做法,值得大家借鉴:</p><p> (1)班级内创办小作家报;</p><p> (2)对比阅读批注;</p><p> (3)同一题材长期坚持观察和写作;</p><p> (4)坚持积累生活中的素材</p> <p> 松山蒙小高晓艳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以导读单为“脚手架”,推动学生阅读的深入。这就要求导读单形式多样,问题要具有统领性。以“汉字奇兵”为例,导读单从“人物评价”“找出重点”“”从内容到方法”“统整”“个性探究,别样收获”等几个方面展开。从多角度,不同层次了解作者、书中内容、书中情感的表达,助力学生阅读向深层次推进。简单、高效,值得学习!</p> <p> 11月17日,我们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会场,松山区第四中学附属小学。四中附小的老师们,准备了三节低段的“1+X”精读引领课和一节语文技能训练课。</p> <p> 张阔老师和张艳凤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二年级第三单元《朱德的扁担》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p><p> 张阔老师课堂上最大的亮点,是词语教学的处理。本课中有许多孩子没接触过、与孩子生活实际较远的词语。比如:会师、扁担、斗笠、敌人等。张老师运用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图片、说用途、联系生活实际、找反义词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方法灵活多样,符合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p> <p> 张艳凤老师讲授的第二课时,紧紧围绕“下山挑粮有哪些困难”和”大家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两个问题展开教学。拓展阅读引入主题丛书《刻苦钻研的孔子》一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迁移阅读,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让课堂更加简洁明了。</p> <p> 娄术桢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和孩子们学成一片,玩成一片,达成了共学、共情、共感悟、共提升。</p><p> </p> <p> 娄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儿童化的语言,轻松地将孩子带入到了情景当中,尤其是第五小节的处理,将本节课引向了高潮。</p> <p> 娄老师出示了学习提示二,让学生阅读第五小节,看看青蛙的诗里有“,”“。”“……”吗?请圈出来;然后,设置情景:有一个调皮的小青蛙把符号弄丢了,你会怎么读?现场“蛙”声一片。再让学生帮小青蛙把符号找回来,填上正确的符号后,老师指导读“,”时心里数“1”;读“。”时,心里数“1、2”;读“……”时,心里数“1、2、3”,越来越慢。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落实了本课的两个语文要素:</p><p> 一.用圈画法,提取信息。</p><p> 二.认识“,”和“。”,并读出不同的停顿。</p> <p> 最后,引入主题丛书的学习,学生听读、跟老师一起读,借助拼音自读,并圈画有用信息。教师这一环节的设计,契合学生年段特点,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第四中学附属小学的三节精读引领课,在完成教材课文的学习后,引领学生海量阅读,在现阶段实现“1+X”的量,即教材上一篇精读文章+丛书上的X篇文章,为更好的落实统编教材的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松山方案”。有你们,真好!!!</p> <p>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今后,我们将追寻松山人的脚步,将语文主题学习落到实处,让语文主题学习在我们的校园里开花、结果……</p> <p> 文字编辑:董吉媛</p><p> 审 稿:赵素春</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