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初,由于一场肆虐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了大多数人的脚步,有大半年都不能外出旅行。深秋的11月,朋友商定趁着疫情稳定了,快快寻个地儿出去溜达,并且把这个活交给我干了。</p> <p>对于徽州的村落很多人都是喜爱的,我也曾去过屯溪、婺源、西递村。但是从一篇推文里看到这个位于黄山南麓、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还是对它一见倾心。</p> <p>最关键的是,西溪南古村,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到达。它离三明不到3小时车程,就利用周末两天去,还不用请假。它距离最美高铁线——合福高铁黄山北站仅5分钟车程,完全是逃离城市生活过周末的宝藏小众之选。几个好友一拍即合,说走就走。</p> <p>11月6日,周五,下班后乘18点03分的G2386次动车从三明快乐启程啦。20点25分抵达黄山北站,事先联系好的酒店管家已在站外等着接我们了。</p> <p>为了想要感受原汁原味的徽州文化和西溪南故事,过一段真正的诗意栖居慢生活,我选择了望山旗下从老镇政府建筑化身的荷田里酒店。</p> <p>据说望山的老板是北大的教授、学者。酒店以徽州地域文化和西溪南文化元素贯穿始终,由老政府的徽派建筑改建的民宿,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原汁原味,还保留老政府建筑的记忆元素,例如北区大厅墙壁两侧刷有毛主席红色语录,唤起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唤醒的还有整个西溪南古村。</p> <p>如今,西溪南村隐匿在茂密的枫杨林内,丰乐河上的平板桥好似通往“中国版的绿野仙踪”,酒店就藏在这片宛若绿宝石的梦境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安静。酒店将原先老政府院内的几棵大树悉数保留,包括一棵300年树龄的罗汉松和三棵丹桂,枝繁叶茂、幽静宜人,桂花香气四溢,扑鼻而来。</p> <p>第二天,我们在鸟鸣花香里自然地醒来,用过早餐后就在村里漫步。</p> <p>这个村虽是改造过的,但它现在还没有被旅游开发“暴力式改造”,而保持着传统村庄肌理和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p><p>它和商业化保持着有尺度的距离,而沉淀千年的底蕴却在不断地重生。不仅保留着旧时完整的村落格局、徽派建筑遗迹,更难得的是这座“会呼吸的古村”完好的保留了皖南村庄人的乡居生活。</p> <p>这里有犹如绿野仙踪般梦幻的环境,保存着整个皖南地区最完整的湿地、四季皆不同景的枫杨林,满目嫩绿既养眼又养心。</p> <p>这里随处是青山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群,却不见车水马龙的噪杂,只有“归田园居”般的意境,溪边浣衣、林中放牛,就是这里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场景。</p> <p>这里更不像西递宏村那般设置了门票的门槛,没有围墙的西溪南,就是一座从不收门票的免费景区,默默地延续着千年的历史,望得见山,也看得见水,独享一处幽静。</p> <p>我们踩着脚下的石板路,来到一条宽宽的没有围栏的砖桥,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溪水,水中有数不清的细长条的小鱼,远方是蓝天绿水,飘着的几朵白云都是闲悠悠的,让人顿时轻松了不少。</p> <p>走过砖桥,遇见一片杨树林,林子里,湖水边,有一排小木桥,这是个网红景点,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的却这里的感觉很棒、水中倒映着蓝天绿水,我们还偶遇了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的一对新人,这样的感觉,像是一种现代与历史的完美接洽。</p> <p>村子里安安静静的,路边的、巷子里、院子的大柿树也是安安静静的。深秋时节,树上的柿子已经红得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挂在树梢,点染了蓝色天际,映红了整个山村……,一阵秋风吹过,树叶东飘西荡,柿子都涨红了笑脸,仿佛在向我们致意。我们问了村里的大妈,为什么不把树上的柿子都摘下来,她说留着可以给鸟吃,她说的很随意,我们却挺感动,这里人与自然多和谐啊。</p> <p>西溪南在黄山市的徽州区,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西溪南村由后唐始建,经五代、两宋鼎盛于明清。西溪南吴姓为大姓。在西溪南古村中的遗址遗迹中,当数老屋祠、老屋阁、绿绕亭、国园历史悠久、文化品位和价值最高。</p> <p>在西溪南,有些老房子,经不住岁月的磨砺,终是颓败下来,被整理被改建,我们无意走进一家正在改造的看房子,古老的外表下是奢华的内部装修,古老与现代结合,刷的甚白的墙壁在阳光的照射下,睁不开眼,望着湛蓝的天空,白云像是就飘在屋檐的一旁,那些仿古式的新屋檐,竟然莫名的与这村子有些违和感。对于一个历史感极强的古村落,是修复还是保留,也该是一项难题。</p> <p>走走停停,这个生活着的千年古村总会带给你惊喜:路过人家,看猫咪在打盹小狗在撒欢;漫步在没有垃圾的河畔和树林中,吃上野生的河鱼和竹笋,心无旁骛地和村民打招呼、和孩子聊天……</p> <p>咖啡时间到了,走乏了,来到望山旗下的另一家钓雪园设计酒店歇脚,选一杯行业顶尖Jura咖啡机冲制的咖啡,坐下聊会天,摆个poss拍会照,享受悠闲静好的岁月,而阳光遍洒更能让心情雀跃。</p> <p>“盐重好色,轻度腐败”是众所周知的徽菜精髓。黄山的美食属于徽菜系,重油重色,小吃更是具有当地特色,别处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做法,让人不得不尝。古镇上街道虽窄,却是徽派美食的集中地,而且价格也不高,可以任性吃到饱。</p> <p>“臭鳜(guì)鱼”,便是“腐败”的代表。其在徽州本地被称为“腌鲜鳜鱼”。传至外地,名字却换了“臭”字。不过这一“臭”,反吸引了不少猎奇“逐臭”的食客,臭味倒也成了异香。</p> <p>一道上好的臭鳜鱼,鱼肉如鲜百合一样,层层散开。中心雪白,往边上渐渐上色。酱汁更是就着米饭吃的精髓所在,然而,对于臭鳜鱼的真味,其实在于徽人对鲜味的执着与追求,在于制作者的精心。多少人闻“臭”慕名而来,成就这样特殊的美食实现饮食与文化的互动发展。</p> <p>有人说,食“腐”的民族才是会吃的民族。发酵食物有鲜食没有的千回百转的滋味,这种味道需要智慧与耐心才能享受得到。毛豆腐作为徽菜的“头牌”之一,《舌尖》曾让它在全国出了名。</p> <p>上好的毛豆腐面上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p><p>实际上煎毛豆腐的口感却是表皮微焦、内里腻滑,原来的豆腐结构在菌丝的分解下完全变成美味的氨基酸,类似正在融化中的蓝纹奶酪。</p> <p>周日中午,退了房后还有点时间,又到村里走走看看,酒店管家在下午四点送我们出村子到黄山北站,计划17点返程的G323次高铁居然神奇晚点46分钟,不过还是顺利地回到温暖的家。感谢一起出行的伙伴,这是一个惬意的周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