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英山县“党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示范课现场会如期举行,此次现场会展示出我县党员教师的风采,形成了良好的模范带动效应。推动了我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助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p> <p> 土门河小学杜梅老师主讲《圆的面积》。在本节课中,教师着重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在求圆面积计算公式时,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动手,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节课,从创设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p> <p> 北流水小学徐琼老师主讲《合理安排时间》。徐老师以英山云雾茶为切入点,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真正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实,学生获得的经验扎实。</p> <p> 温泉小学黄婕老师主讲《数字编码》。在教学中,让书本上静态化的知识动态化、情境化。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对身份证号码的组成,数字的排列,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等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方法来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迎合了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生的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p> <p> “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送给外婆尝一尝……”伴随着轻快愉悦的歌声,把我们一下子就带入到了雷洁老师的课堂中。精彩的故事导入,让好奇的同学们很快进入到了歌曲的意境中。雷洁老师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既使课堂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跳跳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p> <p>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体现了温泉小学段晓燕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和精湛的教学水平。段晓燕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内容一步一步推进,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在教学中段晓燕老师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p> <p> 陶河小学叶刚老师主讲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充分体验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模片,让他们自己先观察、再剪一剪、拼一拼,然后比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在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解决了,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割补法这种转化思想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p> <p>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思源实验学校的胡蝶老师创设生活情境,课堂气氛活跃,利用多样化的教具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p> <p> 杨柳湾镇河南畈小学郑曙光老师教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抓住了数学灵魂,转化思想贯穿始终。第一步数方格,感知转化;第二步拼、剪操作,运用转化;第三步公式推导,还原转化。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p> <p> 四顾墩小学陈逸老师主讲的《平行与垂直》让人耳目一新,陈老师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始终以学生的亲手作品作为学习素材,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增加了亲切感,提高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多层次的练习和小小创造家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和与生活的联系。</p> <p> 实验小学吕迎光老师主讲书法《福》。</p> <p>一个个“福”跃然纸上。</p> <p> 石镇中心小学蔡婉莹老师主讲《生活中的暖色》将学生带进了童话王国。</p> <p> 方咀中心小学方轲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设计巧妙,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p> <p> 县教研室郑兴国、冷淦、郑珊和几位县直分管教学的校长,他们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他们几乎节节课必到,节节课必听。</p> <p> 参加本次示范课的领导和老师充分利用本次示范课展评活动,展示了各学校和个人的风采,他们教学手段丰富,基本功过硬,课堂气氛活跃,温泉小学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展现了极佳的精神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