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晒秋是这次出游的重点,我们的设想就是远离都市繁华的高楼大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漫步错落的村寨,感受世袭的风俗,让自然的气息包裹,让全身心得到净化。说实在的在设想的那一刻,就期待就神往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欲望。</p><p>晒秋的历史似乎并不长,晒秋起源于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而篁岭又因"晒秋”闻名遐迩。因而看晒秋必去篁岭,去篁岭就是看晒秋,这就是两者的依存关系。</p><p>篁岭是一个距今有580多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篁岭村房屋全部建在陡坡上,形成了典型的山崖居形式,民居扇形梯状错落分布,给摄影营造了非常好的层次结构。而晒秋是篁岭先民用竹筛匾在窗台前晾晒农作物的一种习俗,每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晒满了玉米辣椒等色彩鲜艳的农产品,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构成了一幅完美秋收画卷,号称“最美中国符号”。</p> <p>我们在赣是以婺源为基地,按路程远近先安排靠南方的景点,三清山是此行的最南端,本文按我们的行程顺序记述。三清山返回婺源后,实际就开始返程了。</p><p><br></p> <p>南方人喜欢将桥的人行步道建成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有顶盖,即能遮阳避雨又能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的廊桥。</p> <p>在婺源居住的晚上,徜徉于婺江上的廊桥,倾听婺源人自发演唱的地方戏曲(黄梅戏),虽然词听不懂,但确实有独具一格的韵味,挺好听的。</p><p>在廊桥的所有亭阁处都有自发的人群,摆上一台音响就自娱自乐,唱什么的都有,一路走来听到的还是老歌为多,唱的人有老有少,而且唱的难度确切的说是深度令人惊叹。比如一处唱的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少剑波的唱段_耐心待命。有印象吗?没有自己网上查去。看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阶层的人群中,那个年代的潜移默化仍根深蒂固。</p> <p>这位姑娘颇有南国小家碧玉之风,请欣赏一下她的唱段吧。</p> <p>除了悠闲的人也有操劳的人。</p> <p>南国的广场舞规模更宏大,而且不是大妈们的专利。</p> <p>返程第一个景点是月亮湾。</p><p>这里不过是一个弯月型河湾而已,河中固定了一条小船,游人到此就是花钱坐船来了,这样的景点应该是旅游公司的专利,而自驾游的我们灵活机动,一看这情况照几张像就向下一景点出发了。</p> <p>李坑是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具有乌镇的建筑景观,其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p><p>可是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村名,李字也就罢了,后面的坑字无论从发音和释意都不好解吧。其实在婺源当地话中,坑就是河的意思,因为村中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因此也就被叫做“李坑”了,可是这个坑字令人不安,我们还是先看后解吧。</p> <p>从景区停车场到村囗有一小段路,可以坐景区车但要收费。顺便说一下整个皖赣行我们全团各景点都是免门票的,只有山东,江苏只能享受半票待遇。</p><p>不坐景区车就只能沿着下图的小河步行进村。小路到这里要过图中的小桥,直接进入一个小寺院,供奉的不知何方神圣,总之不让拍照。里面坐俩身型粗壮穿僧服剃平头的(不敢说五大三粗滿脸横肉),收钱抽签解字。是不是坑我不知道,本人不信佛不参与,可有人信啊,怪不得网上盛传和尚开奔驰坐宝马,钱都是拿簸箕盛的。我发现我们团队中抓和尚的也不知去向,可能气场比不了人家,强龙不压地头蛇了。再往前走是一条人为的迷宮式走道,单边都是卖东西的,这边进那边出,大有不买东西别想出去之势。</p> <p>看下面这张照片风景如画吧,放大看!晒菊最上面写着"菊花大量上市",再看沿街全是商铺,只不过我们可能来得早还没开门吧。大量的商铺已破坏了自然的氛围,也许是生活所迫,那也无可非议了。</p><p>从这里开始团队购买欲强的就开启了购物模式,那里卖的大多一些小木制玩意,什么木枕、木痒痒乐、木板凳、手串之类。卖点乡土特产也不为过,关键是别动不动就说是紫檀、香樟,好像全国的紫檀都是这个坑产的似的。看来当地人说坑是河,我一个外地人怎么看坑还是坑!</p> <p>下面这个缸就是个小坑,由于水的浮力,几乎没可能!</p> <p>好在团队都是老驴友了,买点好玩意最多价格上吃点亏,不会买假货。加之服务态度尚可,花钱买个高兴呗。</p><p>在这方面我的理念很清楚,不买呗!不花呗!看来蚂蚁金服在我这捞不着便宜啊。</p> <p>这句标语感人至深,可与这小桥流水人家有何关联,本人愚纯,不解。</p> <p>整体李坑景观尚有特色,值得一观。可回来后网上一查郁闷了,原来那里有两个坑,一个李坑一个理坑,同音不同字,评价大相径庭,要知真相自已上网查吧。</p><p>据说理坑和宏村西递有一比,但那里的人并不专注于靠旅游业来增加收入,生活似乎没有因为游客增多而失去方向。</p><p>理坑被称为“书生之乡”,因为这里的人好读诗书,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比较重,知礼尚能谦和从容,那里更加有儒雅幽静的生活气息。</p><p>可惜了,没看到。转两张照片吧。</p> <p>终于来到了篁岭,关于篁岭前面已有描述,现在让镜头说话吧。</p> <p>先展示一下篁岭的建筑风格,格局环境。</p> <p>开始晒秋</p> <p>我做风光片原则上不放人像,但这张淑女赏秋还是很有意境的。破例加入了,看能否平添秋色吧。</p> <p>除了晒秋,篁岭的民俗文化也挺丰富的,徽三雕、苏绣、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麻糍,清明果,汽糕等各类好吃的特产,在这里我们到没买什么东西,可能是由于景色太艳丽,冲淡了购买欲。</p><p>这里叫鲜花小填,到处可见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粉墙黛瓦,藤蔓围绕,相互缠绕于古老的房屋下,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古徽州风韵,真的好像是世外桃源了。</p> <p>还有什么冒险森林、急速溜索等刺激游玩项目,以及下面的怪屋、半截屋之类的,这些和杭州宋城相似。</p> <p>古树参天,多约千年树龄。</p> <p>除了火热刺激的也不乏曲径通幽。</p> <p>篁岭的确是婺源地区最值得去的地方了,据说油菜花开的时节更引人入胜,也许有生之年会再来看看。</p><p>离开篁岭当晚住在了徽州古城,这里只是逛了逛街,一晃而过了,发几张照片看看吧,说实在的没感觉。</p> <p>就它两还值得一观。</p> <p>龙川是胡锦涛的故乡,也是国家5A级景区。那里的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奕世尚书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楼,为徽派石雕之最。</p><p>龙川是我们皖赣境内最后一个景点。</p> <p>奕世尚书坊</p> <p>一路走来,这样的标语并不少见。</p> <p>胡氏宗祠,江南第一祠。</p><p>让我们看看其中的木雕艺术,以及怎样的民族艺术殿堂吧。</p> <p>此行主要目的地皖赣到此就结束了。</p><p>返程我们选择走无锡鼋头渚、杨州瘦西湖、济南趵突泉,经过之处除太湖外都是人为景观了,所以最后将再加一篇足跡_深秋苏鲁之园林,喜欢的请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