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出发</p><p><br></p><p>凌晨五点的泉州街头,路灯或昏黄或明亮,温暖着每一个或早起或晚归的人。空气里有微微的寒凉,街上行人不多,清洁工人手中竹叶扫把拂过街面的声音,刷~刷~的响,异常清脆。偶有汽车驶过,匆匆忙忙。这个时候出现在街上的,大多都是在为生活奔波的人。</p> <p><br></p><p>坐在中山路花桥宫门口的石阶上,面前是我尘封已久的行李箱。疫情原因,我已经近一年没有出门了。</p><p>我在等朋友的车来接我一起去机场,我们要一起去甘南藏区,那片已是白雪皑皑的热土。</p><p><br></p><p>在去甘南之前,会先去西安的终南山。这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向往多年,终得成行。</p><p><br></p><p>买的机票有经转,经转地是武汉天河机场。今年会出现在武汉的地界上,这在疫情严重的年初,是无法想象的事。一行人都感叹国家在防疫方面做出的投入和成就,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土安定,民心安宁,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p> <p><br></p><p>中午到的西安,入住酒店后去吃了些西安的小吃,傍晚时分,一行人去参观了古城墙。从业25年,第一次因为职业原因被免除门票费用,心里甚是感慨。职业的成就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认同,而每一个辛苦付出的人都值得被尊重。</p><p><br></p><p>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时间原因,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般一暼而过。</p> <p><br></p><p>二、南山净业</p><p><br></p><p>立冬之日上终南</p><p>净业寺里听禅诠</p><p><br></p><p>身放松</p><p>心放空</p><p>本来面目主人翁 一一一本如法师</p><p><br></p><p>这是我在终南山的那天夜里,听完净业寺方丈本如法师开示后写下的文字。</p><p>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人杰地灵,风光奇秀,是我向往多年的地方。得以师父创造的缘分,我在立冬之日,终于一尝宿愿。</p> <p><br></p><p>净业寺在终南山南麓,从山门口始,爬了近一小时的山路,才得以进入寺里。山腰上的寺院少有喧嚣,“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扑面而来。</p><p><br></p><p>寺里的大雄宝殿,并不高大宏伟,初冬入夜时山涧里弥漫的清冷之气下,显得异常静谧.典雅。殿内光线幽暗,佛龛里的灯光犹如佛像自身所发,更显庄严。</p><p><br></p><p>这座寺院,古老而清净。</p><p>我放下行囊,端身正意,伏在佛前。</p> <p><br></p><p>晚餐后,师父让我们去禅堂。席地而坐,静待片刻后,本如法师就和师父走了进来。法师一袭青色的粗布长袍,袖口衣领好几处打了补丁,一身朴素之气,仿佛已经洗净了人间烟火。法师是厦门人,他的开示里时不时冒出一两句闽南话,更显得亲切和平易近人。</p><p><br></p><p>法师告诉我们:六次东渡日本传经的鉴真大师,就是静业寺道宣律师的徒孙,他带到日本去的,正是南山律。而这里,也是弘一法师一生所念却未能到来的地方。</p><p><br></p><p>本如法师特别提醒大家,来净业寺要着重注意一个净业寺的“净”字。佛法广大,但若归纳起来不出一个“净”字,展开说即要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是学佛的因地本起,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而作为在家人,学佛是简单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发愿,发菩提心,以布施心欢喜过日子就是修行。一念转,心就清净,就欢喜。。。。。</p><p><br></p><p>在整个开示过程中,全场肃穆,鸦雀无声。大家都明白,能见到本如法师,已是难得,而能够得到法师的开示,更是此生大福报。</p><p><br></p><p>第二日,本如法师在禅堂前一处露台上,又一次接见我们。面临深谷,目极天际,他指引我们望向前方,解读各种各样形状奇异而殊胜的山形。听过法师对这里的讲述,更加仰慕这座蕴含着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终南山,也暗暗下定决心,未来,我定要再来。</p><p><br></p><p>近午时下山,行路途中,不时回望终南,心中唯有不尽感激。</p> <p><br></p><p>三、藏地情深</p><p><br></p><p>这十几年来,我十数次往返藏地。就这甘南藏区,我也是第二次来了,对于这片高原,我有着很深的热爱和眷恋。</p><p><br></p><p>此次藏地行的目的地是拉卜楞寺和郎木寺。“郎木寺”不是寺而是个地名,一个镇被一条街道分隔,一半归甘肃省甘南自治州,一半归四川省阿坝自治州。</p><p><br></p><p>而位于四川这边的格尔底寺,俗称四川郎木寺的,是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中唯一拥有活佛肉身的寺院,寺内供奉着第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舍利。五世活佛出生于1681年,于1775年圆寂,享年74年。其肉体真身历经300年至今仍栩栩如生,令海内外游客叹为观止。</p> <p><br></p><p>而位于甘肃一侧的俗称甘肃郎木寺的赛赤寺,居然和自己有着很大的链接,这是我在出发前万万没想到。文字无法表述的殊胜奇遇,留在心里更好,且按不表。</p><p><br></p><p>我们在师父的引领下,朝拜了拉卜楞寺和郎木寺。红色的精舍,湛蓝的天空;苦修的僧侣,淳朴的藏民,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闪闪发光,散发着信仰的光芒。这不是纯粹的美景之旅,而是深刻的心灵之约。</p><p><br></p><p>佛前供灯、礼拜、跟着师父唱诵,无时不刻的感动,甚至是热泪盈眶。是因为碰触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真吗?这种触碰是陌生的,但在陌生中又有一些熟悉,于是才会有电流一样的感觉布满百骸的瞬间,从肌肤到指尖到毛发,微微颤抖。而这个时候,我相信,只要愿意,人心与佛心,并没有不同。</p> <p><br></p><p>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殊胜因缘,我们有了个意外的惊喜:朝圣罗家洞寺的胜乐金刚。</p><p>此为尼泊尔僧人藩唐瓦与罗金环所示现的胜乐金刚双运肉身像之地。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例双尊肉身像,所以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罗家洞寺证实了在五百年前中尼两国佛教之间的友谊,既是中尼友谊的象征,又是藏汉团结的圣地。</p><p><br></p><p>是夜,在住地,师父和师伯借由日间所见,对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做了一番深刻的解读和开示,犹如醍醐灌顶。</p><p><br></p><p>我喜欢藏地,没有理由的喜欢,我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我还会再来!</p><p>师父说:肉眼的一般境界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最高境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p><p>所以,无需寻找理由。</p><p>理由在心里。</p> <p><br></p><p>四:石窟印像</p><p><br></p><p>古代的甘肃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伴随经济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传播,佛教开始弘扬发展起来,所以石窟艺术也被称为佛教艺术。</p><p><br></p><p>此行,参观了麦积山、炳灵寺和天梯山三个石窟。</p><p><br></p><p>甘肃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民族成分,因而其石窟文化既具有时代共性,又有地方特性,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艺术审美观、不同的民族观念和习俗等。</p><p><br></p><p>我不是专业学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也几近为零,感叹于佛像精美绝伦之余,再说不出一二。贵在同行的那些人儿,所过之处,皆有大欢喜。</p> <p><br></p><p>五:泪洒凉州</p><p><br></p><p>佛界烟萦孤塔</p><p>宝殿香熏百衲</p><p>一一一一因为一座寺,爱上一座城。此城古称凉州,此寺为鸠摩罗什寺。</p><p><br></p><p>我们到达这日,恰逢初一,鸠摩罗什寺里人声鼎沸,有很多当地人认真诵经叩拜,院子与大街一墙之隔却宁静异常,古塔森森,在古树下歇息,香气缭绕,诵声阵阵。</p><p><br></p><p>鸠摩罗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师,罗什法师圆寂后,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他的“舌”舍利供奉于寺内,并在供奉“舌”舍利处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罗什寺塔。</p><p><br></p><p>这日,也是藏历天降月最后一天,在此殊胜日朝拜殊胜地,本就喜乐异常,而好友泡泡,在塔前皈依,更是让我感动异常,看她在佛塔前合掌,我的热泪潸然而下,眼前的场景竟是如此熟悉,这绝不是第一次。</p><p><br></p><p>礼成,我拥抱她,犹如拥抱自己。</p><p><br></p> <p><br></p><p>后记:</p><p><br></p><p>11月15日深夜,行程结束,我回到家里。</p><p><br></p><p>那年阿里岗仁波齐转山结束后,师父说:我们都要学会观自在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回归自心,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接纳自己,带着信仰,带着爱,带着觉察去面对生活,我们都有着自己修行的路。</p><p><br></p><p>旅程虽然结束了,但它已在人生的时间轴上刻下一个维度。</p><p>人世人事,纷扰和浮躁依然会出现围绕,而修行,一直在路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