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带着对教育的爱与执着,保亭县小学语文学科陈彩元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学科指导专家一行人于11月16日前往美丽的三亚,赶赴一场小语的文化盛宴----浙江省小学语文名师海南送教活动。</p> <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课堂展示</b></p> <p> 浙江省江山市城北小学校长——毛园丽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纸船与风筝》。整堂课,毛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得体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情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中毛老师清晰透彻地讲解了默读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过程中,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p> <p> 永康市教坛新秀徐芳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灰雀》。徐老师温婉端庄,宛如夏日里的一枝莲,清新自然。她亲切的话语如诉家常,抓住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在她的耐心引导下,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与心灵对话,获得了成功的体验。</p> <p> 永康市教坛新秀陈盈盈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堂上,陈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特的课堂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主题沙龙</b></p> <p> 在“主题沙龙”环节,关主任提出语文课要“素而精致、素而深刻、素而大气”,聚焦课堂,抓住了阅读的灵魂。</p><p> 汪潮教授从“文本解读力、教学设计力、课堂执行力”对课堂进一步进行剖析,更好地诠释了阅读的灵魂。</p><p> 陈顺老师充分肯定了三节示范课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驾驭能力大加赞赏,同时对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p> <p> 毛老师、徐芳老师、陈盈盈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课例,交流了阅读课教学的方法与感悟。施青芳老师从课堂观察员角度谈了学生学习状态与指导方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专题讲座</b></p> <p> 11月17日上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汪潮教授做题为《“大概念”与语文教学》的专题讲座。</p> <p>汪潮教授:</p><p>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委员会全国识字、写字教学研究中心主任</p><p>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p><p>浙江省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语文组副组长</p><p>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小学语文工作室主持导师、首席导师</p><p>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级培训"讲座教授"</p><p>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p><p>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培训"主讲教授"等</p><p>建成中国第一座小学语文博物馆</p><p>出版个人专著9本</p><p>培养特级教师93个、正高级教师21个</p><p>深入各学科、各学段听课2000余节</p> <p>一、大概念的解读</p><p> 1.大概念哪里来?</p><p>(1)源于实践</p><p> “前概念”—“大概念”(结构化 、生长点)</p><p> 前概念是生活经验,大概念是科学经验。</p><p> (2)源于理念</p><p>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教学改革。 </p><p> 2.大概念是什么?</p><p> 这里的“大概念”可以是概念,但不局限于概念,更重要的是原理和观念。</p><p> 语文教学要更多的是为学理而教,而不是为现象而讲。</p> <p> 3.“大概念”到哪里去?</p><p> (1)概括知识的抽象意义</p><p> 大概念来自对具体语文和教学现象的概括,有各种抽象形式表现。</p><p> (2)挖掘知识背后的核心思想</p><p> 统编教材中最典型的是单元导语中的文化要求和语文要素。</p><p> (3)促进知识的巩固生长</p><p> 统编教材的单元作文教学,就是依据大概念的格局设置的。</p> <p>二、“大阅读”的框架</p><p> 1.“大视野”</p><p> 温儒敏教授:主攻读书,读书为要。</p><p> (1)多读书</p><p> 读书,首先要在“量”上做文章,以“量”取胜。</p><p> (2)好读书</p><p> 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p><p> (3)读好书</p><p> 好书的特征:</p><p> 文质兼美,具有示范性。</p><p> 统编教材所选文章,特别是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p><p> 文体配置,具有多样性。</p><p> 要有文体意识。不同文体在一个单元内是有机组合的。</p><p> 名家名篇,具有文化性。</p><p> 多读中外名著。</p><p> (4)读整本书</p> <p>2.大融合</p><p> (1)自主读和“和大人一起读”相融合</p><p> 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p><p> (2)课内读和课外读相融合</p><p> 根据初步的评估,课内读与课外读的字数比例要求是1:5。</p> <p> 3.大协调</p><p> (1)阅读目标的协调</p><p> 要防止只顾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三分之一”现象。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进行思考,精确定位,精准教学。</p><p> (2)阅读人员的协调</p><p> 构建“读书共同体”</p><p> (3)阅读方式的协调</p><p> 阅读有方法,主要是精读、略读与浏览。提倡两种课型:精读课、略读课。</p> <p>三、“大语文”的构建</p><p> 1.任务大聚焦</p><p> (1)主题教学</p><p> (2)目标驱动</p><p> (3)问题导向 </p><p>2.信息大统整</p><p> 语文教学要在“更为”上下功夫:</p><p> 意义更为深远的信息</p><p> 内容更为重要的信息</p><p> 范围更为宽广的信息</p><p> 排序更为上位的信息</p><p> 材料更为典型的信息</p><p> 效果更为明显的信息</p> <p>3.课型大板块</p><p> 方法式</p><p>(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p><p>(2)不动笔墨不读书。</p><p>(3)读书要有疑,小疑则小得,大疑则大得。</p><p>(4)读书贵在运用。</p><p> 阅读式</p><p> (1)初读,感知大意。</p><p> (2)深读,理解内容。</p><p> (3)再读,突破难点。</p><p> (4)续读,体会情感。</p><p> 语言式</p><p> (1)感知语言</p><p> (2)积累语言</p><p> (3)转换语言</p><p> (4)应用语言</p><p> 简约式</p><p> (1)写好字</p><p> (2)批(批注)好文</p><p> (3)写好片段</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汪汪清泉涌,潮润海之南。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汪教授言语幽默,结合昨天七堂精彩课例和他多年亲躬深入一线的广闻博识,将最前沿的“大概念”理论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会场的阵阵笑声让时间不觉飞逝……</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室成员与专家合影</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诗意的教育生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