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对话课案例分享

李宏超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Unit 4 What can you do ?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Part A Let’s talk 教学设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喀喇沁旗乃林蒙古族小学 李宏超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i></b></p><p> 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you do ? Part A Let’s talk。这节课是一节以筹备聚会为话题下的对话听说课。学生在三年级时的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中运用过can,同时本课话题需要用到一些描述具体活动的动词短语,以往的学习中都见过很多。</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二、教学目标</i></b></p><p>(一)语言知识: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本课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能够运用本课核心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询问并回答某人能做什么事情。</p><p><br></p><p>(二)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听语音材料和逻辑推理发现关键信息。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语言了解某人的性格和情绪信息。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运用语言知识。</p><p><br></p><p>(三)思维品质:能够通过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形成并发展视觉素养、逻辑分析能力、根据关键信息快速记忆的能力、联想能力和审辨性思维。</p><p><br></p><p>(四)文化品格:能够通过本课,思考生活的乐趣,积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付出努力,把兴趣做出成果。了解异国的Party文化,感受外国文化中的分享和分担。</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三、教学重难点</i></b></p><p>教学重点: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I can.... ; He/She can....</p><p>教学难点:an English party ; next Tuesday ; wonderful</p> <p><b style="font-size: 20px;"><i>四、教学过程</i></b></p><p><br></p><p><b>(一)激趣导入</b></p><p><b></b></p><p>1、热身:师唱歌,师生互动引入本课。</p><p><br></p><p>2、复习:</p><ul><li>了解老师的擅长,看短语,快速记忆,去掉短语,生运用句型说一说Ms Li can......(设计意图: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短语音形匹配)</li><li>看图片里的细节,快速说出He/She can......描述图片。(设计意图: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发展;短语音义匹配) </li><li><br></li></ul><p>3、导入:介绍这个图片是一个party,学习party这个生词,了解各种各样的外国party。教材中人物图片,说现在我们就去看看Mike班级的party筹备的怎么样了,揭示主题:Let’s go to the party。</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自主探究</b></p><p><br></p><p>1、听Let’s try环节录音,回答教材问题What can Mike do ?(设计意图,听力进入,打开学生沉睡的英语耳朵,并通过听音活动快速进入文本情境。)</p><p><br></p><p>2、板书张贴张鹏和John的头像,学生猜一猜他们会为聚会做什么?(设计意图:盲点信息的预测,学生反复运用相关语言知识猜测,强化can+动词原形的掌握。)</p><p><br></p><p>3、师也猜测并贴图片。(其实是错误的)</p><p><br></p><p>4、学生听课文录音,发现正确答案,上前改正老师的猜测。(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猜错,发展学生审辨性思维。并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p><p><br></p><p>5、学生打开教材默读对话,圈出这次Party的举办时间,学习难点next Tuesday.</p> <p><br></p><p><br></p><p>6、学生大声读对话,回答两个问题:怀特老师问了哪几个问题?怀特老师感觉怎么样,什么情绪?完成问题的同时学习并板书本课重点句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 以及相关回答。</p><p><br></p><p>7、请生上前把图片换成相关语句。</p><p><br></p><p>8、学习表示夸赞的生词Wonderful,启发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个词赞美。</p><p><br></p><p>9、品味张鹏和John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设计意图:思维提升,品格教育。)</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小组合作及展示生成</b></p><p><br></p><p>1、学生跟录音朗读课文模仿发音,启发学生的朗读情绪。</p><p><br></p><p>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展示朗读。</p><p><br></p><p>3、出示图表,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在这个Party上其他同学会做什么?并小组展示猜测的对话。(设计意图:对课文进行科学合理的延伸,在语言知识运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四)知能应用 </b></p><p><br></p><p>1、我们也举办一次English party吧。出示语言支架,学生小组Make a survey,并制作本小组的节目单。</p><p><br></p><p>2、PPT呈现这次Party的组织机制,请学生听完刚才的汇报说一说,还有哪位别的组成员和自己是同样的节目。结成团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及记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p><p><br></p><p>3、总结本课的课堂评价,确定负责统筹组织本次Party的小组。</p> <p><br></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五)跨文化视野 </b></p><p><br></p><p> 这次Party我们还要准备一些食物,对比中国和外国的聚会饮食习惯差异。了解异国文化。感受分享和分担的精神。</p><p><br></p><p><b>(六)家庭作业</b></p><p><b></b></p><p>1、写一段短文记录描述你小组成员的才艺。</p><p>2、认真准备English party.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i>教学后记</i></b></p> <p><b style="font-size: 18px;"><i>1、关于情境创设</i></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诗杰老师曾经这样定义教材内容和真情境的关系,教材内容是有目的性的创造出来供学习者使用的语言材料,但是并不一定是真情境。可是我们所追求的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而创造的真实情境就一定是,基于教材却又不同于教材的。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真情境的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一定是变弱了。这个理念体现了“大教无痕,小学有成”的最理想的教学追求。因此无论是哪一种课型,我们要创设的这个真情境,首先就要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因为真实的交流主题是具有完整连贯性的。我在这节对话课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主线:了解Party---参与教材中Party的筹备---自己举办Party。</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样的情境设计,力求在语用过程中,看似把重点放在了一个单纯的Party上,似乎没有纯粹教学目的性的去做一件事。把对话的呈现、学习、操练和综合运用都放在这一个具体又生活化的场景里。而且在整堂课上每一次学生提到了自己会做的事,就真的让学生展示一下,不但情境真,展示自我时的情绪互动也非常真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千万不能把问答句型的一问一答用机械、枯燥、单一的方式去学去练,我们需要的是大情境、小生活、真情节和乐交流。</span></p><p><br></p> <p><b><i>2、关于对话课型的思考</i></b></p><p><b><i> </i></b>对话课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听、说和交流的能力培养。整堂课下来,要通过语言学习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任务型活动设计让学生有话要说;通过环节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有话能说;通过育人理念的贯穿让学生话好好说。</p><p> 结合学生接受新知的认知特点,我这节对话课的上课流程可以是这样的:</p><p> ①感知新问答句型的情境</p><p> ②学习理解文本</p><p> ③诵读记忆表演文本</p><p> ④发现探究语用功能</p><p> ⑤信息转换和自主运用</p><p> 关于语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还有这样一个主线:短语(热身)---句子(复习)---对话(文本)---短文(作业)。从词到句到问答到篇章,在教学环节的进程中层层递进。</p> <p><b><i>3、关于教学环节设置</i></b></p><p><b><i> </i></b>前面提到了情境的整体设计,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学环节是具有统一性的,统一在一个事情的发展进城里。</p><p> 第二个要求是,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小目标,都有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指向性。要让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有成就感,有新期待,有学习动机;让学生思路清晰,有思考路径,有学习方向。所以环节设置不能形式化地去考虑“这里应该做这样的活动了”而是“这里学生需要做这个事了”。环节与环节之间更加不能完全独立,互相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却只存在并列关系。</p> <p><b><i>4、关于思维培养</i></b></p><p><b><i> </i></b>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人文品格比学习语言知识更加重要。</p><p> 在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设置了两个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怀特老师问了哪些问题?怀特老师整个过程中什么情绪?”以往我们首先关注那个答案,问题的作用是为了引出答案。但这次我试图引领学生首先关注问题,关注问问题者的心理活动。通过寻找老师提出的问题,完成语言学习,梳理文本;通过揣摩老师心理和情绪,发现文本的育人价值。</p><p> Pre–learning部分,热身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复习是为了快速联想旧知,导入是为了自然进入新课。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层层递进。在这里我关注了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和视觉素养读图能力的培养。</p><p> 初听文本时,我故意与文本内容相反的猜测是为了使得这次听力任务更具有意义,在学生快速反应纠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不仅仅是这一点设计,回顾很多优秀老师的巧妙灵动课堂上,老师的“示弱”激发了学生那么多的精彩的思考和表达。</p><p> 在Post–learning的综合语言运用环节中,一直困扰我们的,“台上”的激情澎湃,而“台下”的却心不在焉现象,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突破小组限制,通过回忆刚才的听汇报,与其他小组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团队创编节目。既激活学生思维,又让“台上”“台下”都有任务。</p> <p>  我深知,每一次的悉心设计,每一堂英语课,总有思考片面的不足之处。</p><p> 但所幸,</p><p> 教育是教学相长,是春华秋实,</p><p> 教育是一步一个脚印,</p><p>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p><p>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p><p> 边思考,边实践,知行合一才能有真正的进步。</p>

学生

情境

对话

教学

设计

学习

语言

文本

环节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