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杏树】

依路

<p>10月下旬的一天,好友曲先生来电话问我对古银杏树感不感兴趣,我未加思索,脱口即说当然感兴趣了。秋末冬初的北方大地,当漫山遍野的红叶渐渐褪色,俊美挺拔、枝繁叶茂、洁净素雅的银杏树则开始披上金黄色秋装,为“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秋景画卷添上妙不可言的收官之笔。</p><p><br></p><p>于是,我们按图索骥,结伴而行,20多天中,断断续续寻访了济南、泰安、济宁、日照、临沂、枣庄、威海、青岛等地二十多棵树龄在500年以上且有历史记录的银杏树。受区域气候和自身条件因素影响,有些银杏树金黄一片,有些尚未完全褪去绿装,个别的则早已叶落归根,真可谓“一树一世界”。</p><p><br></p><p>当冬雨降临,西风骤起,杏叶飘纷而不得不结束这次“银杏之旅”,坐在案头整理资料时,时光倒流,思树兴情,眼前总闪现出一入山门便扑面而来的一树秋风、满目金黄的景象,闪现出庙堂之中虬枝繁茂、华冠阴翳的伟岸身躯。</p><p><br></p><p>闭目思之,是造物主法力无边,当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同纲的其他所有植物均已灭绝,银杏树孑遗下来;是历朝历代的高僧与道仙慧眼识珠,因树建寺,逢寺必栽,使得银杏树这种“中国菩提树”在灾难深重的大地上最大可能的躲避战火与动乱而存续下来;是心存善良的普罗大众与银杏树心有灵犀,相互庇护,生生不息,福寿绵长。</p><p><br></p><p>有人说,银杏树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古老树种,千百年来中国人崇拜银杏树,形成了特有的银杏树崇拜文化。</p><p><br></p><p>秋的脚步急促短暂,浮光掠影,匆匆而过,总感叹留不住最好的瞬间,但在千年古银杏树前,遇见便是最好。如来年有缘,定当再顿首相拜。</p><p><i style="font-size: 15px;">(如各位看官对古银杏树感兴趣,可根据片子的备注上网查询详情,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述,见谅。)</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