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川西

slc

<p>人们说香格里拉是中国最后的净土,不过,稻城亚丁等许多川西名胜或许也鲜为人知吧。我们怀揣着对揭开神秘川西面纱的热切与渴望,于10月10日开始了西行的旅途。</p> <p>从成都出发,沿着美丽的318、227等公路,我们途径了雅安、康定、新都桥、海螺沟、稻城、色达、观音桥、毕棚沟等地,最后回到成都。一路上美景接踵而至,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是一览无余啊。</p> <p>  </p> <p>我们首站来到泸定桥,它是中国四川甘孜泸定县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纳入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全长103余米,宽3米,横穿大渡河,河水湍急。泸定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因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p> <p>走近泸定桥, 伟人的诗词油然而生,“大渡桥横铁索寒”的铿锵诗句萦绕于耳,此意暗示着先烈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泸定桥桥身由13根铁链固定在大桥两端的桥台落井里,重达40余吨。传说300多年前,古人用粗大的绳子捆绑竹竿和铁链通过连接两岸的大转盘一点一点架设起来的。先人用智慧征服了宽阔的大渡河,完成了在波涛汹涌河流上架桥的壮举。</p> <p>行走在摇晃的桥上,眼看着脚下激流的河水,不免有些心虚,还好我手扶铁锁,克服了心理障碍,晃晃悠悠的走了一个来回。</p> <p>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离开了这座凝聚厚重历史的大桥。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海螺沟。</p> <p>海螺沟位于四川甘孜泸定县磨西镇,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巨大的冰川从高峻的山谷倾泻而下,蔚为壮观。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据说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极为震撼。可惜因大雾笼罩,我们无法目睹海螺沟那巨大冰川的雄姿。</p> <p>神秘的海螺沟躲在弥漫浓雾中,难显身影。穿行在景区,留在人们眼前的只是满山的松柏、奇异的灌木等植被。</p> <p>遍地的松柏,埋没在浓雾里,它们退去了往日的苍翠,朦朦胧胧,到也有别样的意境。</p> <p>眼前的那棵那柏树主干挺拔,没有一点弯曲,枝叶茂密、厚实,飘逸的松须,宛如龟龄鹤寿的古稀老人,冲着你微笑。</p> <p>瞧,不远处的那株雪松,伸腰立枝,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虽然松针已经凋零,但仍然气宇轩昂,威武挺拔。</p> <p>丛林中的一抹红色,同翠绿的青松错落在一起,如同一匹人间少有的锦缎,尤为亮眼。</p> <p>山里的雾气越来越浓,带着些许的遗憾,我们离开了海螺沟景区。苍天啊,下次一定要为我们揭开海螺沟那神秘的面纱,我们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期盼着。</p> <p>摩西古镇也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打卡地。古镇因那段红色的历史而闻名。</p> <p>与许多城镇相比,雪山脚下的摩西古镇并不算太大,那里朴实无华,对于普通的游人而言,在这里也不会有太多异样的感觉。而且,太多的现代东西正慢慢地吞噬了古老的习俗……</p> <p>行走在川西高原的路上,连绵起伏的山峦,时而烟波浩渺,时而郁郁葱葱,真可谓“巴山蜀水,秋色迷人”。</p> <p>经过泽多山时,那一大片漂浮在半山腰云海奇观留住了所有人前行的脚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现场每一个人惊叹。此景完全可以和安徽黄山玉屏楼的云海相媲美。</p> <p>沿着318国道,在折多山的另一边,“康定情歌”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一时引起了我们对“康定情歌”这首著名歌曲“追根寻源”的冲动。传说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人们称她“松光西施”。每天早上她都要上街卖松光,康定人只要听见她叫卖松光的声音,都要打开门窗探出头来,有的是为了买松光,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松光西施”的芳容。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经多次改编,最后,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南京一唱即红,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人们的喜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云溜溜的云哟……”我情不自禁地轻声哼了起来……</p> <p>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终于体会到号称魔鬼路的318国道的峻险,我们驱车翻过了卡拉子山、兔儿山、海子山等海拔4000米以上几座大山,经受了天路十八弯的考验。只有亲身走过这一段“拔地千尺,危峰兀立”的318国道,才能感悟到“天堑变通途”的真正内涵。</p> <p>一路上,奇葩事情也时有发生,譬如当地人放牧很随意,任凭牦牛、马匹等动物在公路当中惬意地行走,有的甚至坐卧在道路中央,这给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一定的压力。难怪曾经给我们开车的藏人司机戏称它们为“交警”。</p> <p>我们驱车来到离稻城亚丁不到三十公里处的桑堆镇公路边,这里有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水塘,每年秋天布满了红色的水草,那就是稻城亚丁美丽的红草地。</p> <p>生长在水中的红草,大都疏密相间,有的星星点点,有的连成一片,如同湿地里的芦苇扎根于整个水塘。我们正好在傍晚前来到这里。这些红草在晚霞的照射下,紫里透红,在周边金色群山怀抱中,煞是好看,海子里有一些散落无序的顽石点缀其间,平添了几多浪漫。</p> <p>池塘对岸笔直矗立着一排黄绿错落的杨树,将周围的群山与水塘、红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水中红草依依,岸上白杨婀娜,加之天上飘逸的彩云、蔚蓝的天空和不远处的山峦翠叠,彼此交相辉映,永不相负,置身其中,真的令人陶醉。在川西,能感受如此绚丽的视觉盛宴,或许是得到苍天的眷顾,她似乎弥补了我们在海螺沟的遗憾,这也许是一种公平吧。</p> <p>天色很快变得昏暗,那云彩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在落日余晖中透着红晕,呈现出火烧云的奇观。天哪,在几近灰暗的大地上,满天的火烧云烧得让人有些恐怖。</p> <p>惜别红草地,再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稻城县的天空假日酒店,这里海拔已经超过四千米,高山反应不时地侵扰我们。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这天晚上,我们都吸着氧气过夜。第二天一早,大家来到稻城亚丁景区。川西游最精彩的景观大幕即将拉开……</p> <p>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甘孜南部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南部与云南省香格里拉毗邻,东南连泸沽湖和丽江。稻城亚丁的“亚丁”藏语称为“向阳之地”,有人说亚丁是“灵魂的居所”,在我心目中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首先不妨介绍一下稻城亚丁的三座神山:仙乃日神山藏语寓意为观音菩萨,央迈勇神山藏语寓意为文殊菩萨,夏朗多吉神山藏语寓意为金刚菩萨,三座神山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三座雪峰自古就是藏民心中神圣的象征。</p> <p>三座神山海拔分别为6032米、5958米和5958米,与海螺沟相似,三座神山雪峰都存在冰川的地质构造,均属于悬冰川,它们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很敏感。</p> <p>景区内有接驳巴士,约五十分钟后我们被送到亚丁村入住。那里的民宿海拔有4000米,仙乃日正好在我们的对面,从海报上面看,初升的太阳照射在仙乃日雪峰顶上非常美。当然这与太阳升起的时节和照射方位有关,据说只有夏季,才能看到最富魅力的“日照金山”。</p> <p>在稻城亚丁景区内分两天进行短线游和长线游。短线游是从扎灌崩出发到冲古诗、冲古草甸、珍珠海等地、再到仙乃日山脚后折返;长线游即从扎灌崩出发座接驳车到洛绒牛场,沿着牛场走1.5公里栈道,然后可以骑马走3公里左右,下马后一路登山至五色海和牛奶海,再返回,来回约7到10个小时。</p> <p>根据时间安排,我们先游玩短线。从亚丁村坐车到扎灌崩车站,不久我们来到了冲古寺。冲古寺建在仙乃日雪峰脚下。冲古寺隶属藏传佛教贡嘎郎吉岭寺,小经堂内供有泥塑释迦。</p> <p>相传高僧却杰贡觉加错为终身供奉神山,宏扬佛法在此修建寺庙,因动土挖石而触怒神灵,灾祸降临四周百姓,麻疯病流行,却杰贡觉加错终日念经育佛,施展法力,乞求神灵降灾于自己,免除百姓之灾,他的慈悲举动感动了神灵,百姓平安,他则身患疯病圆寂,此后寺院僧人每日薰香念经,纪念他的大功大德。</p> <p>当我们走近清澈小溪时,其流水声却被一旁古刹传来阵阵诵经声所掩盖,由此联想起佛经那段“溪声就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语录。佛陀音声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水流声,这就是佛陀广长舌的音声,其实,无论什么声音,只有用心观照,才能有所觉悟,那就是佛陀的说法声。</p> <p>再往前走,就是冲古草甸,这时,草甸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金秋的彩衣,那天边仙乃日雪峰、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分外妖娆,一阵微风袭来,草浪泛起了涟漪,让人心旷神怡。</p> <p>酷似一个身体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莲花座里的雪山,这就是仙乃日神山,神山消融的清澈雪水向下流淌,养育着千姿百态的生灵,瞧那雪山脚下的松柏苍翠挺拔,那牧场莺飞草长,生机勃勃。可谓“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枝不计秋”。</p> <p>我们短途游的最后一站是珍珠海,珍珠海在藏语中称为“卓玛拉措”,是仙乃日的融雪形成的海子。密林中的珍珠海如一颗镶嵌在高原的绿宝石,碧波荡漾,粼粼波光中透出无限清丽,金秋时节,那里层林尽染,倒映着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人目眩神迷。神山啊,感谢你,🙏!你惠及的万般生灵生长的那么俏丽,使我们得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体验。</p> <p>置身大自然,放飞凝固的心灵,这是我久盼的愿望。来到稻城亚丁神山仙境之中,让那里的风去掉浊气,让那里的水涤荡疲惫的心,环望这皑皑雪山和清澈的湖泊,那心灵就就会变得似冰山一样坚韧,似清水一般纯净……</p> <p>第二天,我们开始了长线游,过了开阔的洛绒牛场开始登山的旅程。</p> <p>左前方央迈勇神山一直陪伴着我们,那尖顶雪峰像文殊师利菩萨用手中的智慧之剑直指长空,使我们永远不会迷失方向。</p> <p>随着时间推移,渐入佳境,乳白色的雪山、翠绿和秋红相拥的松柏、黄绿错落的湖泊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清澈、色雅、恬静的完美空间,令所有人陶醉,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p> <p>与美景同路,我们暂时忘却了枯燥乏味的脚步和劳累,不知不觉登上了高坡。举目望远,离我们的目标还差的很远。</p> <p>沿着陡峭的石壁,往下看是万丈深渊。这时你才真正感觉到“万壑树参天”的“壑”是什么意思了。一些人经不起登山的艰辛,干脆雇人将其抬了上去。</p> <p>经过两个小时的登高跋涉,我喘着粗气,已经感到四肢乏力,还好通往五色海和牛奶海的岔路近在眼前,从内心来说,已经走到如此地步,按理应该再咬牙坚持上五色海,然后再下坡至牛奶海,可是,我们毕竟体力有限,再说返回路途也非常耗时耗力,最终,决定放弃五色海,走向通往牛奶海的坦途。</p> <p>拖着疲惫的双腿和身躯继续向前,终于,藏语称之为洛绒措的牛奶海落入了我们的视线,刹那间,所有困乏都烟消云散,看到如此色镜,我似乎像打过鸡血那般,一下子变得神清气爽,我仿佛置身于天路,感到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p> <p>我曾拜读了“万仞群峰难跨越,高原湖泊隐中央。白如牛奶冰晶洁,透似星眸翡翠光。”的诗歌,眼前的一切真是名副其实啊!洛绒措的魅力征服了许多诗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相遇如诗”的境界。</p> <p>站在牛奶海之前,并非全是为了到此一游,更是为了体验我站在洛绒措那最后净土的那般神圣。我自诩,能绕这些神圣的地方一周,可积功德。</p> <p>返回途中,天已接近申时,真是美拍最好的时辰,这时候山峦叠翠的光影,使拍摄效果巨佳。小伙子们升起了无人机,似乎想以上帝的慧眼来俯瞰人间仙境。</p> <p>斜阳发出柔和的光线落在眉峰和眼波之中,总是带着一种诗意的浪漫,让人在留恋感叹之中唏嘘不已。夕阳的余晖返照着山光水色,彼此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面,更令人迷恋。</p> <p>在回洛绒牛场的路上、只见一位藏族游客仰望夏朗多吉神山,轻轻合起双掌置于胸前,默默地祈祷。看到此景,我情不自禁地举头凝视起眼前那座神山:意寓金刚藏菩萨的夏朗多吉,让我感受到他的力量,相信他亦能生成人天道行;夏朗多吉阳刚峻峭线条又形似金字塔,与山脚下的牧场一起构成一幅原始而自然的画卷,那真是让人返朴归真的应景啊。</p><p> 回眸三座神山,又一次引起我对稻城亚丁这片净土的敬意……</p> <p>在稻城亚丁,我们与神山同息,与雪水亲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近大自然、完整的品味了视觉审美的饕餮盛宴。再见吧,稻城亚丁。此段经历和这份感受一辈子受用。</p> <p>第三天清晨,离开稻城亚丁,我们又开始了下一个去色达行程……</p> <p>周边的景色依然很美,但我们似乎已经感到有些视觉疲劳了,下车拍了几张照片后便冲冲走人了。</p> <p>汽车继续无聊地穿梭在空旷大山之间,突然,我们被司机的刹车惊醒,前方一个小家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是土拨鼠”,司机说着便打开车门试图去捉那个小动物,只见它吱溜一下就钻到路旁的草丛里不见了踪影,在川西,虽然这种动物很常见,但在野地里发现它实属不易。</p> <p>在川西高原,遍地都是牦牛,那啃食草根的牦牛似乎没有其他爱好,一如既往地吃属于自己的那份牧草,神情恬淡而闲适,颇有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的洒脱。</p> <p>路上经常有群猴出没,如果给它们分享点食物,那么,人猴便可和平相处了。</p> <p>通往色达的道路,并非全都是坦途,当我们沿着金沙江走在227国道上,公路边几乎都是悬崖峭壁,时不时会遇到因滑坡而塌方的山体,影响道路畅通,据司机说,遇到大雨等恶劣天气会出现这种地质灾害。</p> <p>黄昏时分,我们即将到色达的地界了,“夕照金山”奇观突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金山傲立于天地之间,金色顶峰下侧那道略带灰色山脊像支架一样托住“金山”,整座山体就像艺术品,让人百看不厌。</p> <p>真没想到,藏传佛教圣地色达的景色如此之美,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在我看来,那浮云更像香烟缭绕,那山峦如同深邃的寺庙,似乎此时人们正在圣坛前焚香供奉,祈求普度众生。</p> <p>晚上八点左右,我们到了色达。色达位于甘孜自治州东北部,全境大部分为丘状高原,色达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以寺庙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吸引我们来色达的是专修藏传佛教的五明佛学院。色达佛学院和喇荣寺是专为当地信教群众服务的宗教场所。佛学院创始人是法王晋美彭错任院长,据说法王在喇嘛教里最神通广大,在人间演绎了无数神通。正因为佛学院专供信教的僧人静修,因此不对外开放。第二天,我们只能设法在远处眺望了五明佛学院的外貌。</p> <p>五明佛学院规模宏大,僧人静修的红色居所密布整座大山中间,很是壮观。远远看去,那种漫天遍野的红,如同“红色世界”一般。在色达最具魅力的景色、最诱人的红色,就是这个藏传佛教的集中地。走进色达是最美的景,走出色达,再无色达。</p> <p>  在色达,除了佛学院,洛若天葬台也非常出名。我们看到满天乌鸦在飞翔,乌鸦个头都很大,或许,这与天葬有关吧。藏族同胞视天葬为生命的延续,灵魂的升天,其本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p> <p>下午4点左右,我们来到观音桥镇上,小镇不大,远远就见到河对面象山脚下这座观音桥,还有象山顶上矗立着的大转经筒。据说这是亚洲最大的转经筒,高26米,直径10米,里面装着20吨的经书,还有壁画、唐卡和佛像。观音桥下是蜿蜒的杜柯河,千百年来河水缓缓地从这里淌过,养育和滋润着这片虔诚而又朴素的土地。这里最富盛名的便是观音寺,到这里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最大愿望就是上观音寺拜佛。</p> <p>观音寺坐落在纳勒神山半山腰上,海拔约3680米。走近庙宇,满眼的红墙金顶,使我们沉倾在神圣的藏传佛教氛围里,观音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据传这里的观音是自然形成的,不断来朝贡的人在菩萨身上贴金,形成金佛。此寺庙属于红教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有着藏区第二布达拉宫之称。在寺庙里,穿着藏袍的教徒们,一边转动寺里的转经筒,一边不停地念着“恩嘛呢叭咪哄”六字箴言,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他们心中的神祗进行交流。当然,去观音寺拜佛的所有香客一定在心里默念:恩嘛呢叭咪哄……</p> <p>观音桥镇好像仅有一条比较热闹街道,一条石板街两旁摆放着各种藏族风格的瓦罐,布匹,或塑料制品,五颜六色,小镇似乎也被市场化了。不过我对街边穿着绛红色僧袍的喇嘛更有兴趣,来到藏区就是要感受这种无处不在的宗教气息。</p> <p>在318等国道上我们时常遇见虔诚的信徒徒步到观音寺来朝拜,甚至有青海来的佛教信徒走向这条转经之路,这种神行万步祈求圣灵的举止就是藏传佛教最富有魅力的一部分,如果在朝圣期间来到观音寺,想必一定会有络绎不绝信徒川流于转经路上齐声祈祷的场景,那将是何等的壮观啊。</p> <p>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们这次旅行行程已经过半,在离开甘孜州进入阿坝州后汉族人逐渐多了起来,这引起了我对川西的藏族人文气息又多了一丝回忆……</p> <p>记得即将离开稻城的那天晚上,我们观摩一场藏族歌舞表演,舞台上那没完没了的唱、没完没了的跳,把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最令人咋舌的是舞台上那群康巴汉子,他们施展高昂的歌喉、舞动节奏强烈的身姿、俊俏的脸庞令现场女孩子痴迷。当然最英俊的哥们身上的哈达是最多的。在我看来,康巴汉子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藏族男人的标志。</p><p><br></p> <p>没完没了的唱!</p><p>这歌声,释放的是雪山下清澈泉水的芳香,展现的是巍峨壮阔神山的雄浑,透着的是淳朴的康巴汉子的灵魂。</p><p>没完没了的跳!</p><p>这舞姿,气势高扬,节奏强烈,粗狂豪迈。他们把情感、欲望积蓄在舞步里,犹如种子里的生命沉睡后慢慢苏醒,舒展开来后,不断升华,直到最后结束。这是灵魂的舞动,一个展露康巴汉子无比纯洁的灵魂。</p><p>他们让灵魂释怀远比我们自由,和谐和自然。</p> <p>到川西去。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行走川西已成为视觉审美与涤荡心灵的象征;没到过川西是一种遗憾,走过川西感官有了一种满足,心灵多了一份纯洁;因为路遥因为神秘也因为对那里的无知,就我而言,无知是可爱的,对川西的陌生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这样你就可以让那片青纯的高原在眼前慢慢地升起,托着一列列青衣白冠的群峰和一座座暗红色的庙宇,诵咏的声音如经幡在清澈的风中飘扬着……;那托起的神山会在我心中形成不灭的图腾……;或许在后续的旅途中会有更神奇的发现,感悟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