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发现,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瞬间感动了你的景物;选择,是指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技巧(或叫摄影语言),以及观看的角度。</p><p> 的确,这些主要是拍摄的技术问题,我认为当务之急摄影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通向思想的桥梁。摄影应该建立自己完整的应用理论体系。摄影有这样的特点:如果是比赛分类太细评不完,况且奖项过多;如果是讨论摄影问题,分得不细说不清。相机只是一个工具。一般来讲,纪实摄影要以情感人;风光摄影要赏心悦目;还有许多实用性的摄影,均有它们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p><p> 以审美为主的风光摄影,是把别人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没有在意的景象表现出来,画面要求有陌生感,是个性的表达。我努力追逐摄影语言的叙说塑造和抒怀的可能,将摄影写实的特性转变为境由心生、景随意造,追逐画外之意、韵外之至,作为摄影语境的诗意张力。为更好表现摄影的本体语言—— 写真纪实的瞬间性。根据本人四十多年的摄影实践,经验和教训,概括为如下六条,与大家商榷。</p><p> 一、少讲准确曝光,多讲合适曝光 准确曝光:是指用数码相机的自动档、以原始(RAW)格式或以测光表根据胶片感光度所测出准确的曝光组合。准确曝光可以最大限度地记录光的范围,能正确反映眼前的景物,是客观再现。合适的曝光:是指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的一种曝光方式。借此达到作者所需要的影调,是主观呈现。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影调在摄影的画面中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我们利用各种技术技巧最集中的体现,是思想情感最直接的表达。 摄影是视觉艺术,有些抽象的内涵不易表现。如“秋阴不散霜飞晚”不好表现,“留得枯荷听雨声”好表现;“小桥流水人家”好表现,“断肠人在天涯”不好表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什么是天上人间?然而,通过对影调的控制,比较能接近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p><p> 相机的标准曝光值是按18%灰设定的。应简单了解感光的特性曲线,数码相机叫“动态范围”,胶片叫“宽容度”。很像一个倒的大“f”中间的横杠是准确曝光值。一般推荐是上三下四档,暗部的特性曲线比亮部稍长一些。这一段记录光的范围比可见光400毫微米——800毫微米窄了许多。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调、中间调、低调,只是我们在具体拍摄时将曝光值控制在特性曲线某一个位置的问题。如果按高光曝光,一定是低调;如果按暗部曝光,一定是高调(有时也取决于所拍摄的景物)。所谓的“白加黑减”也是根据标准曝光值而言。传统认为无论是何种影调,均应有高、中、低的层次。要清楚,控制曝光所获取的影调,一定是以损失层次作为代价的。合适的曝光在拍摄中有时过曝和欠曝许多,如:欠五档、七档的,如果查看直方图,一定会显示为不准确。但我们通过选择合适曝光,利用反差加大、色彩飘移,甚至是失去色彩等,只要是能够达到需要的影调都是可以的。拓宽思维才能丰富摄影语言的表现力。数码后期制作也需要前期把所需要的光谱记录下来。后期的软件虽然很强大可将不同亮度的图片多张叠加,但展现在画面上的宽容度是有限的,把多种影调叠加在一起的画面,与平时人眼所见视觉层次不符,感觉很呆板。如果哪位朋友对控制曝光问题更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超越准确曝光》我十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p><p> 当下是全民摄影的时代,手机摄影功能的逐渐完善,使图片成为人们生活中更直接、更便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势必会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对摄影语言以及对传播要求的随之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软件后期的进步以及人们审美的宽容,摄影已无强弱光之分,只有光比大小之别,因为感光度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迅速提高了。大量两个层次的优秀照片屡见不鲜,(只有白和灰或灰和黑两种调子)尤其以南方摄影人更为突出,他们运用前期的影调控制、后期的软件调整,完美的突出了主体、主题。我想,这和地域也有关系吧,南方是“杏花春雨江南”反差小;北方普遍“大漠西风塞北”反差大。两个层次的照片能突出了主体,画面更有新鲜 和稍纵即逝之感,更应了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和世间尤物难流连。难流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的意境。</p><p> 摄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然而,科学技术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却解决不了情感问题。如果我们掌握了合适曝光的原理,遵循摄影语言的文法、修辞和逻辑,并将其运用到拍摄其它题材中去,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那么,我们的作品必将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时准确曝光,也是合适曝光。</p><p> </p><p><br></p> <p>四川九寨沟 1996。</p> <p>云南乌蒙山2003。</p> <p>云南松赞林寺2000。</p> <p>新疆喀纳斯2009。</p> <p>云南梅里雪山1999。</p> <p>二、少讲构图,多讲构成</p><p> 构图与构成在词汇的解释上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是对空间存在的形象进行捕捉、选择并加以重新组合构造的过程。现在摄影所谈的构图基本是移植绘画的理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在否定绘画的经典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九宫格等)。风景的绘画与风光的摄影,虽然最后的结果相同——都是“画”,但是,两者的创作路径截然不同。风景的绘画,是在二维的平面上用手工临摹自然的艺术; 风光的摄影,是在变换的时空中用相机选取自然的艺术。创作中,绘画是平面的,摄影是立体的;绘画是静止的,摄影是变化的;绘画是添加的,摄影是取舍的;绘画是将抽象的画面落实到具象的画纸或画布上,而摄影则是将具象的景物呈现在抽象的照片上;绘画讲的是点、线、面,而摄影用的却是光、影、色。</p><p> 每一个艺术门类都须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此姑且称之为语言,这是区别专业和行业的界线之一。写真纪实的瞬间性,就是摄影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而独有的语言。雕塑、绘画、文学等艺术门类都可以表现瞬间性,譬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快啊!但是,只有摄影是在现实的时空中截取真实而典型瞬间,这就是摄影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鲜明的特点。有两首唐诗能体现出绘画与摄影的区别: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摄影的现场感极强。王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绘画不受时空所限。摄影创作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构图”(即绘画的构图)相比可以选择不完整,但主体必须突出(主体反映主题)。我不否认在拍摄中主体的份量,但是光线照射到主体的位置,比主体本身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主体可能不在黄金分割的最佳位置,但它一定是最醒目的。摄影还可以用许多方法突出主体。如虚与实,明与暗,动与静,远与近,大与小等等,还可以根据物体反光率的不同控制曝光,以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p><p> 在此要特别强调风光摄影是在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大自然在一年四季,早、中、晚各个时辰,又有特殊气候,如阴、晴、霜、雪,雾、雨、雷、电等等的变化,也应当是风光摄影不可或缺的语言。摄影创作的瞬间包括物理的、光学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所以我认为叫构成比叫构图更恰切,更能凸显摄影瞬间的立体感。通过有意识地发现和种种主动的选择,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摆脱雷同。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他人。绘画的应用法则我们在评判一张照片的画面和后期剪裁时显得更有用。拍好风光摄影,处理好画面构成,中国的古诗词对我影响极大,摄影技术是舶来品。我以为风光摄影,如果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最终的作品才有可能殷实厚重。我们有五千年文化,三千载诗韵。无论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还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当你拍摄过的名山大川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时,那里一定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你看山是空山新雨后,看水是坐看云起时。</p><p> 拍好一个地方的风光,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人文掌故、山形地貌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拍摄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是要有所选择。只要抓住一个主体,用简洁的形式就够了。许多时候,主题是拍完之后赋予它的。如果我们承认摄影的瞬间性,它与主题先行则是天生的一对矛盾。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学养、心性的不同,所得出的主题也不尽相同。 如果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同样适用于风光摄影。</p><p> 亚当斯曾经说过“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最精彩的画面,产生于现场的第一感受,最富感染力的画面,产生于主、客观的瞬间撞击;最耐人寻味的画面,是我们文化积累的全部释放。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摄影构成的特性。</p><p><br></p> <p>浙江乌镇2013。</p> <p>重庆三峡夔门2020。</p> <p>新疆慕士塔格峰2003。</p> <p>四川唐克2001。</p> <p>安徽黄山莲花峰2001。</p> <p> 三、少讲色彩,多讲色温 </p><p> 摄影的色彩是由变化的色温和物体本身反光率的不同而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谱反映不同的色彩。绘画的色彩,是根据作者的需要和情感的表达用颜料调制出来的,不受时空限制。懂得了色温决定色彩的道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色温。如设置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参数,后期通过软件调整色温等等。有一种情况应注意,在混合光的情况下(自然光与人工光源并存),如果人工光源不是全色光谱,可以按现场的亮度曝光用闪光灯补色温的方法来解决。因为感色宽容度要比感光宽容度宽。能够使你所需要的色彩正常还原。还可以在光线较暗光比很小的情况下,拍彩色转换黑白,以此获取较丰富的影调层次。摄影是一个实用很强的创作,更需要经验的积累。早、晚是低色温,阴影下的雪为什么是蓝的?雨后初晴为什么要增加半档光圈?背景虚化到何种程度合适?人流动起来与环境选择什么速度恰当?等等,这些带有实践经验的问题在书本上是没有的。许多都与色温和经验有关。了解了色温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掌控色调。一幅作品应该有一个好的影调,一组或一个专题的作品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基调。我的摄影专辑《颐和园映像》总的基调是深沉的,更多选择的是低调。这本专辑反映的是白居易《长恨歌》的意境。当然并不是表现李、杨的爱情故事上,而是指一个王朝由于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致使家亡国衰的长恨,也是一个时代的长恨。古诗词对色调的反映是非常到位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定是高色温的冷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定是低色温的暖调。</p><p><br></p> <p>福建平潭2013。</p> <p>广西德天瀑布2006。</p> <p>海南2016。</p> <p>河北金山岭长城1999。</p> <p>黑龙江雪乡1996。</p> <p>黑龙江宜春2020。</p> <p>湖北长江西陵峡1992。</p> <p> 四、少讲对比,多讲光比</p><p> 画面中充满着各种形式的对比,前面已经讲过。如果我们将凡此种种都视作光比就简单多了。摄影中常讲的各种构图形式,如S形构图、框式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等,同样可以因其所具有的明暗关系,而被视作光比。如果将眼前具象的景物一律视为抽象的色块和线条去表现,那么 画面就一定非常简洁和单纯了。最美的、最经典的,一定是最简单、最纯粹的;最美的、最经典的,也必然是最淳永的最悠远的。所以,简约而不简单是各种艺术形式共同的追求。追求简洁的过程,也必然凸显发现和选取的过程,为了达到我们心中理想的色块和线条,在感动了我们的景物面前,可以选择伸缩焦距的长短(画面包括的范围);也可以选择使用光圈的大小(画面清晰的范围);还可以选择控制速度的快慢(是否需要动静对比);再根据物体反光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曝光。当然还有观看的角度等,从而达到你所需要的色块和线条。表面上看,摄影所能使用的技术技巧无外乎这些,但是如何落实到拍摄中去,亦或是达到手到擒来的程度,则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于发现﹑选择的理解并练好基本功。在具体的环境中拍摄,根据每位作者不同的需求如围棋一样有无数个解法。这样雷同的就少了。追求画面的简洁有两种:一种是视觉元素的简洁,通过取景完成,用很少的景物信息表现出作者的情感;一种是追求色彩的简洁,通过控制曝光,把不需要的信息弱化或隐去.追求色温的变化,而达到简洁。</p> <p>吉林松花江边1992。</p> <p>吉林延边1997。</p> <p>江西三清山2003。</p> <p>江西婺源2006</p> <p>内蒙响沙湾2012。</p> <p>山西永和关2013。</p> <p>内蒙坝上1997。</p> <p> 五、少讲景别,多讲景深</p><p> 景别是指由于相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相机取景器中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即:所使用镜头包括范围的大小)。景别的划分一般有六种: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景别不同,用途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全景重气氛,重环境;近景或特写注重人物情绪或细节。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即:所使用镜头清晰范围的大小)。一般来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光圈越大景深越短,相机与被摄体距离越近,景深越短(移轴镜头除外)。如果我们在拍摄时选择好景深,那么,近景也可以表现环境,全景也可以突出细节。</p><p> 绘画是根据主题及环境来决定景别,画面很完整。摄影是根据主体及景深决定景别,画面可以不完整。选择好景深是摄影突出主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好的抒情手段之一。绘画讲留白,音乐有停顿,文学有虚写,摄影不仅可以留空,还可以虚化。有时,可用长焦距压缩空间,从而使景深产生很大变化。这些都是为了突出主题思想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摄影在画面抒情方面更宽泛。当白居易 <<琵笆行>>把声音写到极致时,便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就是摄影中留白或虚化的效果了。选择好景深也可以改变画面的内结构。外延的意思有时可用图片说明讲,有时也可用焦点的虚实变化来体现。</p><p> “画质”是摄影的生命,“画面”则是生命中的情感。摄影与自然,不是简单的衬托关系,而是体现为主客观的有机结合。杨柳无所谓依依,秋叶也无所谓沉醉,落花自落,绿水长流,多情的是人,而不是无情的物。</p><p> </p> <p>内蒙额尔古纳1991。</p> <p>内蒙古额济纳黑城遗址2006。</p> <p>内蒙呼伦贝尔2006。</p> <p>青海阿尔金山2017。</p> <p>青海格尔木营地2002。</p> <p>陕西华山2000。</p> <p>四川峨眉山2016。</p> <p> 六、少讲眼前景象(物像),多讲传统意象</p><p>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谓“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就是借物抒情,意寄象中,象中寓意。意与象的结合,须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如孤松、夕阳、逝水、梅花等等,都是通过对“象”的咏诵来表现某种人格色彩。李白有首诗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赋予这种植物以人格色彩。宋周敦颐《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以前,文人把某种情感寄寓其中,后来人们就沿袭他们这种“意”的融入。于是,这个意象就得到了固定。先人们创立的美好意象丰富了摄影的情感表达,这种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独有的。大家都非常熟悉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最完美的利用了中国古典意象的代表作。马上就会想到李白的《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想到白居易的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想到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想到宋人柳永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到李白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这些均是摄影的曼妙画面。</p><p> 中国的传统意象也是在不断打破中前进的,最有名的应属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们都以为全句写得很绝,搜索枯肠为它对句,终于在三百余年以后宋代石曼卿为它寻找到了很工稳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又过了几百年,毛泽东主席也引用这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境界显然不同,豪放、大气,意象立刻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是在不断更新,不断打破中前进的。摄影的构成、表达,也应如此。这样不仅能拍到我们看见的风景,更能拍出我们心中的风景。风光摄影的发现与选择才能更上一层楼。</p> <p>四川塔公草原1997。</p> <p>西藏古格王国2003。</p> <p>新疆巴音布鲁克2004。</p> <p>西藏玛旁雍措湖2003。</p><p><br></p> <p>西藏可可西里20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