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时代思政课教研员肩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教研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安徽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能否有效实施,影响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p> <p> 在这秋末冬初、硕果累累的季节,来自全省260位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研员及教师,相聚在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安徽师范大学,参加安徽省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研员专题研修学习。安徽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本次培训,目的就是要强化广大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的政治意识、研究能力、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稳步成长,推进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堂不可替代、筑魂育人的作用。</p><p><br></p><p> 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观摩、专家评课议课、法治知识讲座、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培训。</p> <p> 每天,研修班的学员们早早来到会场,整理着昨日的笔记,期待着新的讲座。因为我们懂得,每场专家讲座都是恰逢其时的甘霖。用心收获的智慧,将是我们肩负思政教师发展的理论、知识的源泉!全面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p> <p> 2020年11月17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人大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翔的专题讲座《身边的法律》。张教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从“宪”字说起,讲述宪法的概念,中国宪法的历史,中外宪法的不同等内容。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把宪法精神融入课堂、浸入头脑,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在日后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坚定不移做宪法的信仰者、实践者和守护者。</p><p> </p> <p> 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中小学德育》杂志社长、主编王清平,为我们带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自信与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讲座。专家的授课精彩纷呈,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带着专家给予的理论与智慧,勇于攀登与探索,全力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色化、内涵化发展。</p> <p> 2020年11月18日上午,会务组邀请教育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核心编者、研究员、特级教师陶元红授课,陶老师从一个故事引出思考:教师的“一辈子”,接着从研究型备课、如何有效上课、有效上课的几点提示这三个方面阐述教师该如何备课和上课。短短的三个小时,我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陶老师渊博的学识,高屋建瓴,旁征博引,从心理层面、专业素养、科学的教育艺术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做好道德与法治教师,满满的都是干货!</p> <p> 下午,会务组安排观课、说课、评课活动,我们观摩了四年级上册第十课两个课时的录像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授课老师分别来自于芜湖市湾沚区和平学校的谢婷婷老师、芜湖市中江小学的黄旭霞老师。观课结束后,两位老师进行现场说课。</p> <p> 最后由广东省正高、特级教师钟守权老师进行点评,钟老师以本课为例,从教学点评概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点评三要诀、教学点评三个基本方法、教学点评五忌、道德与法治点评的视点及点评者修养五个方面,深入浅出阐述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的方法,启迪学员教育智慧,在学员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p> <p> 分享一下我们学员学习剪影:</p><p> 专心致志地聆听、认真细致地记录,虚心求教地精神,每一幅画面,都是生动求知的写照!给你们点赞一万个!</p> <p> 每天的学习就像是一段专家和学员共同经历的温暖的生命旅程,我们相信,有目标的人,走得再慢,也是进步;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最好的学习在路上,最美的遇见在脚下!让我们且行且学、砥砺前行!</p><p> </p> <p>(撰稿:潘晓亮 审核:季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