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研不停滞 动力引擎“整本书”

一文不鸣

<p> 2020年11月18日上午,山东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专题线上教研活动,如期举行。</p> <p>  我县各小学、一贯制学校,按照省市教科院的要求,统筹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学习。老师们借助线上专家报告和优秀课例,结合实际,深入反思提升“整本书”教学的有效途径和阅读质量。</p> 学习剪影 学习简报 关于整本书 <p>  读“整本的书”,始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实验稿课程标准”)。2015年,统编语文教材试用,整本书的阅读编入教科书,有序安排整本书的阅读。</p> <p>  “整本书”,主要指教科书所涉及的和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阅读的书。一是教科书在“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书。一年级主要是童谣和儿歌;二年级阅读童话;三年级阅读童话和寓言;四年级阅读神话和科普读物;五年级阅读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六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和外国名著。二是教科书里节选的那些书。有长篇著作,如《呼兰河传》(节选了《火烧云》《祖父的园子》);有作品集或系列故事集,如鲁迅的散文集《野草》(选了《好的故事》);有单篇小说,如鲁迅的中篇小说《故乡》(节选了《少年闰土》)等。三是课后“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栏目提到的书。如好的故事》课后“阅读链接”中提到冯雪峰的《论〈野草〉》、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等。四是课程标准“附录2”推荐的(未被教科书提及)的书目。如《朝花夕拾》《革命烈士诗抄》,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成语故事,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p> <p> 读整本书只求量的“多”,是不合时宜的,还要求质的“精”——会读才是明智之举,也是阅读教学之追求。这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整本书阅读”又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作为教学研究,语文教师应学会“三课”:推荐课、推进课、汇报课(启动课、跟进课、分享课,叫法不同而已)。第二,做好阅读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考试评价的改革将功亏一篑。整本书阅读的考试评价也不例外。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试题怎么命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专业研究过程,也有多种“可能”。</p><p> 读整本书,教师要“教”,更要“不教”。“不教”,即自己读——与学生一起读,与学生读同一本,与学生分享读书的方法、乐趣和收获。如此“不教”胜于“教”。(来源《中国教师报》)</p> 憧憬未来 <p>  “语文课程”在国家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阅读教学”的研究必须跳出“语焉不详”的尴尬局面,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就是一扇窗——推开窗户,看见宇宙。</p> <p>  无棣县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是一个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的团队。相信借力本次“整本书阅读教学”专项线上教研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激发活力、深挖潜能,定能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走向深入,定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提升。</p>

整本书

阅读

阅读教学

语文

教科书

课程标准

节选

教研

野草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