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音乐<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p> <p>松花江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1972的夏天,本文作者(照片左一)与海红赴哈实习同学在松花江边防洪纪念塔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的夏天,许多海红人不约而同故地重游,相逢在哈尓滨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b> 《哈尔滨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这首由王立平作曲,关贵敏演唱的优美歌曲唱出了哈尔滨夏天迷人的景色,也勾起了几十年前曾去过哈尔滨的我们对这座美丽城市深深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早在1967年至1971年,在那个三线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海红轴承厂曾派出数百名青年职工到东北老厂哈轴学习轴承生产技术。</p><p class="ql-block"> 从汉江河边到松花江畔,相隔万水千山,为了三线建设,为了在祖国的战略后方尽快地生产出国家需要的精密轴承,年轻的海红人远离家乡奔赴东北,到遥远的哈尔滨拜师学艺。 </p><p class="ql-block"> 第一批赴哈实习人员是1967年从汉中城固、宁强招工进厂的青年职工,67年的8月21日他们从汉中阳平关坐上火车出发了,共计35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工厂首先安排他们到哈轴的工具车间和机修车间学习车铣铇磨镗等工种的操作技术。他们朝气蓬勃、勤学苦练,通过三年时间的实习锻炼,回到海红后个个成为了车间的技术骨干。从离开汉中时只会说菠菜豆芽儿城固话的小年轻变成了一口东北腔的大工匠,衣着打扮也很时髦,个个帅男靓女成为后来海红青年们心中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1969年,又有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曾到哈轴实习,然后分配来三线企业,地处陕西省勉县的海红轴承厂从事技术工作。与此同时,哈轴老厂技校的好几届学员定向海红,他们在哈轴各相关车间实习以后也来到汉中参加三线建设。 </p><p class="ql-block"> 随着海红基建进度的逐步加快,海红赴哈实习人员便由辅助生产的小批次变为成品制造的大部队前往,到1971年秋天为止,海红先后组织了好几百人前去东北老厂实习。</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哈尔滨轴承厂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的统一指令,也从1966年开始陆续抽调了503名生产技术骨干支援三线,他们携家带口跨过千山万水来到陕西汉中,以老带新,组建了国营海红轴承厂,并于1972年首批轴承投产成功,命名为HH牌海红轴承。海红人和海红轴承为国家的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记忆当年,让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被形象地比喻为天鹅项下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它号称东方的莫斯科,其城市建筑极具俄罗斯异国风情。哈尔滨人性格豪爽,热情大方,他们勤劳勇敢,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理想! </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太阳岛,中央大街,哈一百,秋林公司,兆麟公园,索菲亚教堂,马迭尔宾馆、道里、道外,南岗、香坊,那一处处风景,那一幕幕经历仿佛还在眼前! </p><p class="ql-block"> 哈轴是全国三大轴承厂家之一,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有个哈瓦洛。诺大的哈轴当年已有上万名职工,精工制造各类轴承。我们给家里写信,信封上总是自豪地落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轴单身宿舍。</p><p class="ql-block"> 哈轴的单身宿舍位于哈轴工厂大门前的马路对面,这条马路叫做红旗大街。单身宿舍是一栋很有气势的大楼,宽敞明亮,每个房间呈正方形,安排着上下铺,能住八到十人。收发室和开水房在大楼的一层前厅,一切还是挺方便的。而职工食堂就在单身宿舍楼的后面,每天早中晚去吃饭都要排队,很少供应米饭,一般都是馒头或用玉米面做成的发糕,发糕用豆油两面煎黄,很好吃,而炒菜大都是大头菜炒干豆腐丝。每个星期六的晚餐改善生活,食堂可提前预约水饺、炸海魚、熘肉段及啤酒饮料等好菜,而我们学徒工每月只发18元生活费,只能是逢年过节尝尝鲜味而已。</p><p class="ql-block"> 在哈轴单身楼前的左侧,有一块体育活动埸地,夏天是篮球场,而冬天 四周围起来就成了一个正规的冰球场,在这里我们欣赏了好看的冰球比赛。70年代初,黑龙江省篮球队退役了好几位老运动员到哈轴工作,他们和普通工人干一样的活,没有大明星的架子。他们也经常参加哈轴厂篮球队与外单位的比赛,就在这里的篮球埸上,我们看到了省队高手的漂亮扣篮和中埸远投的美丽弧线!</p><p class="ql-block"> 哈轴位于哈市的香坊区,而哈轴的生产车间则主要布局在一条长达3公里的街道两旁,这条街道从前叫做油坊街,顾名思义,可能早先是一条打磨香油的街坊吧!在油坊街的东端便是哈尔滨啤酒厂,也是很有名气的。 </p><p class="ql-block"> 在油坊街的北面有一条繁华的街道叫做安埠街,这里是香坊区最热闹的地方。安埠街不宽但却很长,由西向东长达数公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小商店、小饭馆、照相馆、理发店、邮局、书店、银行、旅店等也是鳞次栉比,应有尽有。安埠街是我们当年常去光顾的地方,约上同乡或同学去吃顿便饭或买双布鞋是件很惬意的事。哈尔滨人很实在,几个人进饭馆吃饭,炒菜总是大盘大盘地上,而啤酒则是倒在身后的大搪瓷盆里可以随便打着喝。记得当年汉中白糖紧张,而哈尔滨却能用甜菜生产白糖 ,我们就经常去一些大商店买上几斤白糖寄回汉中、勉县,以略表孝敬父母的儿女之心!</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的冬天很漫长,每年的国庆节就开始下雪了,要到来年的五一前后才能冰雪消融。而哈尔滨的夏天则是最美的季节,天气凉爽,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每到周末,我们这些汉中来的年轻人总要相约而行去松花江畔游玩,有时车间团支部也会组织大家去活动一次,每人发上两根哈尔滨红肠,两块面包,一瓶啤酒,别提有多开心。松花江的景色很美,宽阔的江面波浪滚滚,江岸柳枝飘荡,江沿逶迤绵长,行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令人心情格外舒畅。松花江的北岸就是著名的太阳岛旅游风景区,人们去松花江玩总要乘坐过江游艇去太阳岛。太阳岛上灌木丛生,其间有一条条幽静的小路,是人们假日休闲游憩的好地方。在我们实习人员中也有少数初恋情侣,他(她)们的太阳岛之旅可就更加迷人了。太阳岛岸边的江水中还建有水上餐厅,在那里欣赏美丽的松花江风景别有一番风情。 太阳岛的江堤边立有护栏,倚靠在那长长的护栏上,迎着轻柔的江风,遥望那景色迷蒙的松花江和江中来来来往往的游艇以及远处的松花江铁路大桥的雄伟身影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从太阳岛乘船返回江南就会来到著名的哈尔滨斯大林公园,这个游人如织的公园是1953年沿着江沿修建的。这里有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一一防洪纪念塔,这是一位俄国人设计的,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抗洪胜利而建。傍晚时分,防洪纪念塔广埸上经常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微风吹拂加之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 </p><p class="ql-block"> 在哈轴,有一座建厂初期就修建的工人文化宫,它是哈轴的标志,也是哈轴人的精神家园。哈轴文化宫建筑别有风度,美观大气,它位于哈轴工厂大门的右前方,它是哈轴职工和家属们看电影,看晚会和召开职代会的地方。我们当年也经常去哈轴工人文化宫看演出、看地道的东北二人转,分享过快乐的业余时光,那里的场景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在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年代,尊师爱徒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年轻的海红人到哈轴实习,一般都会幸运地遇到一位车间指派的好师付。他们大都是1958年前后进入哈轴的老同志,他(她)们身上都传承着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品德并具有精湛的专业生产技能,他(她)们手把手地教会我们怎样看懂图纸,怎样开动机床,怎样加工产品,怎样维修设备。通过两、三年的朝夕相处,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师付们总会邀请我们这些当徒弟的上他们家去做客,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虽然还比较艰苦,但在师付家,大冬天坐在那暖暖的火炕上,吃着东北人做的酸菜肉片炖粉条,喝上一杯燙好的高梁酒,心里总是暖融融的。在我们实习期满,离哈返汉之际,师付们拉着我们的手,千叮万嘱回去干活要注意安全,那难舍难分的情景让人至今难忘 ! </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一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汉中距东北路途遥远,一般人也很难轻易再回去看看,但年轻时在哈尔滨实习过的那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却时常在激荡着我们这一代海红人的心扉。</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的浪花荡激情,唱不尽美好的新生活。 再见,美丽的哈尓滨,祝您的未来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借此美篇,也衷心地祝愿哈尔滨轴承厂当年为三线建设传授技艺的老一辈工人师付们和广大的工友同志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吉祥安康!</p> <p>松花江霞光</p> <p>始建于1901年的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复,为滨江铁路的通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p>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历经桑沧,巍然挺立,让人感叹!</p> <p>松花江水波连波</p> <p>哈尔滨的标志,松花江边防洪纪念塔广场游人如织</p> <p>防洪纪念塔背景环形雕塑墙</p> <p>傍晚的松花江江岸</p> <p>1985年的哈尔滨轴承厂工厂大门。</p> <p>哈轴工人文化宫原貌。</p><p>这个哈轴建厂时就修建的美丽建筑是哈轴的象征,是哈轴人的精神家园。</p> <p>1969年海红厂赴哈实习人员在哈轴单身宿舍楼楼前合影。</p> <p>海红第一批赴哈实习人员实习期满,离哈返汉途中在北京留影。</p> <p>1969年海红部分在哈轴实习的大学生和青年职工周末在松花江边斯大林公园留影纪念。</p> <p>五十年后的斯大林公园里海红实习人员当年照相处。雕塑未变,换了人间!</p> <p>1972年海红赴哈实习人员游览松花江太阳岛留念。</p> <p>上世纪七十年代哈轴职工上下班途中场景</p> <p>哈尔滨中央大街老照片</p> <p>中央大街步行街上的青石板路已有上百年历史了。</p><p><br></p> <p>现在的中央大街更加靓丽多姿</p> <p>哈尔滨旧时建筑,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摄影社</p> <p>具有悠久历史的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宾馆演绎过传奇的故事。</p> <p>老字号哈尔滨秋林公司</p> <p>哈尔滨秋林公司的红腸、小肚和大列巴等食品闻名全国。</p> <p>俄罗斯商品城</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苏联红军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市红军街85号的龙门大厦贵宾酒店。这里是1907年1月,俄国在哈尔滨设立的总领事馆,随后有20多个国家也陆续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哈尓滨逐渐成为了通向远东的通要门户,成为了当时中国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p> <p>松花江边斯大林公园</p> <p>夏天的松花江江沿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p> <p>松花江景色</p> <p>松花江中过往的游轮</p> <p>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旅游风景区</p> <p>空中鸟瞰太阳岛</p> <p>太阳岛,草地绿树,景色如画。</p> <p>美丽的太阳岛,休闲游憩的好去处。</p> <p>冬天的松花江江面上冰冻数尺,可过马车。</p> <p>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城市,那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让人思念。让我们共同地祝愿:哈尔滨的明天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