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道德与法治》实践课堂展示活动

实验小学

<p>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一共安排了4课,在教学13课《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以及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两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从可观可感的家乡风貌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美好,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家乡的美景、美食、特产等,在实践课堂予以展示,从而增强对家乡的了解。</p> <p>“我的家乡物产博览会”马上开始。</p> 二(4)中队专场 <p>   二(4)中队林锦轩同学第一个发言,介绍的内容有马鞍山的市树、马鞍山精神以及几个风景区,还有小马的特产。</p> <p>   二(4)中队张聚轩同学展示《李白纪念馆》的画作,还简单介绍了李白其人。</p> <p>   二(4)中队范栩可同学静心准备了和县陋室的介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虽然认字不多,慢慢读还是可以的。</p> <p>   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向爸爸妈妈了解等多种途径,或画或写记录下家乡马鞍山的景色、物产,遇到的有些字可能不会写或不认识,他们就注上拼音,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认真听着同学的介绍,还有的同学在做记录呢!作为一个小马鞍山人,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对马鞍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马鞍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p> <p>  我们的同学准备充分,记录详细,介绍时声音也洪亮,表现都是棒棒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们准备的演讲稿。</p> 二(3)中队专场 <p>  二(3)中队李芯蕊图文结合列举了马鞍山景点有雨山湖、采石矶名胜风景区、濮塘风景区等。</p> <p>  二(3)中队程昊君介绍了马鞍山的著名景点——采石矶公园,在字里行间表露了他对马鞍山这块美丽土地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p> <p>   二(3)中队的邢雨菲同学介绍了马鞍山名字的由来,告诉我们家乡历史悠久。</p> <p>  二(3)中队丁余辉从三台阁的建造历史、阁体造型等方面介绍长江名阁。</p> <p>   二(3)中队梅文琦同学介绍了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曾是清廷贡品的“采石矶”牌茶干。</p> <p>   二(3)中队张亦然同学介绍的是我们小马网红打卡点——薛家洼生态园。</p> <p>   第四单元的内容是从山水空间到家乡物产,再到人际交流,最后家乡发展变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含山褒禅山华阳洞</p> <p>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不能拘泥于课内,还需要前延和后展。课前同学们自己收集整理有关马鞍山的景点、物产等资料,既掌握了知识又对家乡增加了解,在课堂活动展示活动中产生新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物产,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如博望横山米酒是怎么来的?一粒米的历程?等等,发现家乡物产的丰富,产生对家乡景物的亲近感。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要做好细致指导,还要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p>

家乡

马鞍山

同学

中队

物产

介绍

课堂

热爱

采石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