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企优品 服务发展 水泥行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任务与对策初探

雨花奇石

<p>蒋 明 麟 </p><p>2020年11月10日</p><p><br></p> <p>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正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具体编撰“十四五”规划草案。我们应当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的精神,用全会精神指导规划水泥行业在未来五年或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明确我们的任务与对策!</p> <p>一、“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态势。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三五”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第一个关键五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大力开展“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总要求,坚持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2016-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至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2.9%的年均增速。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28.1%,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的冲击,但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仍增长1.2%,上半年为下降1.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2016-2019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40.6%增长到47.1%。今年受新冠肺炎和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但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8.7%。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2%、9.3%;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4%、16.9%、16.8%,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新进展。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在工业产业体系中,高端制造、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迅猛;传统产业中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广泛采用,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智能制造深入推进,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化推进,融合应用覆盖3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壮大。节能降耗绿色生产取得新进展。5年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节能提高能效领域,仅2016-2019年我国节能提高能效工作的效果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在工业产业广泛开展各类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工作,发展再制造产业和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对节约资源能源消耗,减轻区域环境负担、打好防治污染环境攻坚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积极贡献。水泥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工业战线在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在水泥行业均有明显的表现。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重点压减过剩无效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产能集中度(前十家水泥企业熟料集中度为58%);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规范错峰生产秩序,加强行业自律(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76%)。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效益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广泛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创新机制,着力在水泥生产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控制、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等方面攻关取得显著成效(水泥熟料综合能耗105kgce/t)、(水泥窑NOx排放100mg/m3)。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取得新成就。大力绿色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在产生产线全面达标;协同处置城乡污泥、生活垃圾、及工业危险废弃物等成熟技术已在全国150余条水泥生产线上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水泥窑烟气余热得到进一步利用。水泥窑余热发电装置已经成为水泥生产线的标配。实施“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步伐加快。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水泥行业积极推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发展到“融进去”。从承包海外工程承包商到海外项目建设运营服务商,发展到境外直接投资、收购企业,股权置换,深入融合。大力推进境外项目本土化战略。全面实施“硬实力”和“软实力”充分相融,为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展示中国智慧和力量。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虽然是社会的经济组织,但是更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兴则企业兴、行业兴,文化强则企业强、行业强,已经成为水泥行业的共识。人总是要有精神世界的追求,精神力量会使人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的。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提高和凝聚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如何认清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积极培育管理团队的创新意识、契约意识、企业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将是我们行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尽管水泥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行业整体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仍十分艰巨、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创新能力总体不足,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任务日趋加重,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等问题都是对水泥行业现实的严重挑战。</p> <p>二、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从2021年到2025年的“十四五” 期间是我们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着更加伟大艰巨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分析行业所处的国内国际发展环境,面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把水泥行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强企优品 服务发展强企即是把水泥行业的企业做强做优。要使企业在创新能力上增强,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上增强,做到对市场有高度敏锐洞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使企业在绿色发展理念上增强,努力在节能降耗、减排污染物、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上处于领先地位;要使企业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上增强,使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信息技术在水泥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运行、流通、服务全产业链上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水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企业竞争力。 做强企业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做大,企业规模的大小,营业收入的多少,固然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但更应看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等指标。中小型企业要向“专新特优”方向发展,力争成为具有专长的“小巨人”企业。大型企业要与中小型企业建立相互补充、相互依托,共同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优品即是要使我们水泥企业大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满足各方面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不论是水泥产品生产商、水泥生产装备制造商还是水泥建设工程承包商,都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标准、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售后服务的水平。努力创造和维护我国企业的品牌良好信誉。 企业要主动研发新产品、新品种、新装备以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建立供需两方双向促进的良好态势。 强企优品是水泥行业在“十四五”,乃至今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原材料工业。水泥行业的产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水泥行业的强企优品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发展的新要求,也将促进了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建立“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服务”的理念。</p> <p>三、水泥行业“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水泥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制造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应按照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紧紧抓住产业技术创新这个发展第一动力,全面提升水泥行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世界水泥强国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迭代更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在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环节的技术和装备,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们在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和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产品的品牌效益与国际著名企业和品牌尚有较大差距。这需要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从原材料、元器件制造到整机装备加工制造,以及相应的电气自动化动力和控制装置的全面产品迭代更新,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目前水泥生产已经全面采用原料旋风预热窑外分解的工艺生产以硅酸钙为主体的胶凝材料。近年来我们围绕此种工艺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此种水泥生产工艺,从其产生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我们目前尚没有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工艺技术的出现。作为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大国,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也有这样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创性在水泥生产工艺上取得颠覆性的工艺技术突破,带动整个水泥产业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紧紧抓住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的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持续加大节能降耗、减排污染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力度,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行业的贡献。我们要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大力调整技术结构,使水泥生产所需的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为重化工业轻型化做出贡献。在原料开采矿山生态修复,工厂噪音消减、厂矿区域内的无组织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厂矿区域的绿化率得到提升,提高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设计的美学品质,使水泥企业成为形象美、环境优的花园式工厂,彻底改变人们对水泥企业脏乱污的形象。我们应当大力开展碳捕捉、碳储存和再利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应用。为实现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和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做出水泥工业的努力。紧紧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有利时机,促进水泥行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使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到更高水平。当前世界正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通讯等新技术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我们应主动拥抱这一新的技术革命,积极探索水泥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水泥行业从运用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开关量、模拟量、仪表测量控制)到目前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以数字量为基础信息的智能控制),正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在进行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改造时,首先应明确我们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改造的目的,是提高水泥行业的生产效能、产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水平和节能降耗、人身设备安全。不是修饰门面,为数字化、智能化而数字化智能化。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次,是要对水泥生产整个产业链,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控制对象的特点有深刻了解。特别是水泥生产的控制对象具有连续大流程、大惯量、长时滞,建立精准数学模型困难的特点,要有充分认识。专家优化控制系统应多考虑预判断、超前趋势控制技术。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改造不仅仅是水泥行业的事情,更主要依靠我国整个工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气装备、数字仪器仪表、传感器、工业专用控制软件与装置研发、信息技术及设备水平的提高)紧紧抓住水泥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中争当“先行者”和“奠基石”。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同时,要充分我国水泥行业的竞争优势,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需求,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根据项目企业的选择和当地政府法律要求,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国际合作(工程承包、生产运营、独资、合资、持股、置换股权、与第三方合作建设运营等)。在国际合作中要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使项目所在地的人员就业、财政税收、配套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等方面得到提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更要“站得住”和“融进去”。要在国际合作中不但要展示我们的“硬实力”更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发布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抓住贯彻《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6号)不放松,淘汰过剩无效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稳定行业预期。组织制修订和提升水泥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环保、能耗等综合性标准,用标准的提升促进落后技术装备、产品淘汰进程。政府要加强监管,明确产能减量置换标准,严禁以任何“借口”行扩大产能之实的“扩产行为”。积极探索常态化错峰生产运行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自律。大型国有企业要率先垂范。要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规则,加强企业兼并重组力度,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展望未来、前程可期。在这新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时代脉搏。主动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迎接水泥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深入探索“十四五”、2035年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为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p>

水泥

行业

发展

企业

提高

智能化

数字化

生产

十四五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