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北师 走进国培 采撷精彩 冲刷心智——青海省昆仑领航名师培训第一阶段第二期学习总结

星星

<p>  行千里路,寻教育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020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在秋末冬初的时节,青海省教育厅组织青海昆仑领航36位名师奔赴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虚心好学的态度,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北京师范大学。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学习平台,使我们有如此珍贵的机会提升自己。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走进高校,抛开繁杂,沉淀思绪,静心反思。在短短的十五天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一次次难得的思想洗礼。</p> <p>  15天中,听了教授、专家16场讲座,每一讲都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渴望教育发展的心灵,燃起了大家的教育激情。参加了“游香山——文化考察活动”,参观了“抗日民族纪念馆”,举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Educated:A Memoir)》“共读一本书”阅读沙龙活动,开展了“教育戏剧汇报演出”活动,并进行了小组工作坊:学习心得交流(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习得的经验等)等活动。</p> 开班典礼 <p>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教师培训学院李俊杰主任致开班辞。李主任温暖的开班致词,她希望学员通过这次培训,把"种子"带回去,生根开花,结出硕果。</p> 静心聆听 <p>邓林园副教授《家校合作与学生发展》:通过这节课的聆听,使我们懂得了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能有效的促进家校合作,使我们的教学成绩事半功倍。只要我们用心,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合作,就能使我们的教育更成熟更理智!</p><p>肖甦教授《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老师》:通过肖教授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理解的分析和介绍,让我们清晰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根本原因。在肖教授生动的讲解中我们明确了教师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要走进孩子心灵,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做一个热爱孩子的优秀教师。</p><p>桑国元教授《项目学习的理念》:桑教授一曲青海花儿瞬间拉进了我们的距离,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入今天的学习的课题《PBL的理念》。项目学习让我们从宏观角度感受教育的目的,让我们有一种理论更加坚定塑造人的价值。在繁杂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站在育人的高度,站在未来的角度,站在实践出真知的出发点开展教学,立德树人,培养“小宇宙爆发的人才”。</p><p>卢立涛副教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行动研究》:卢教授用生动形象的案例结合朴实无华的教育问题,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行动研究?为什么做行动研究?怎样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重在发现问题,重在反思,重在解决问题。了解行动研究,增强行动研究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我们教学研究的信心。让我们在卢教授的启发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研究与行动结合,进行自己的班本教研,记录教学中的每个点,将每一个问题串联起来,在行动研究中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积累教学智慧,成为研究型教师,成为有智慧的教育人!</p> <p>叶菊艳副教授《教育叙事的实践》及《教育叙事的理念》:今天的课上,叶教授耐心的讲解,和学员之间的深度交流让人倍感亲切。学员们将自己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积极分享给大家,课堂上热烈的讨论,精彩的呈现,让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更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每天所做的那些平凡的工作也包含了一定的教育理念。</p><p>胡定荣教授《中小学教师课题申请技巧》:这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胡教授从“你在教科研选题和方案撰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和困难”引入课题,再以自己的一项学校改进课题研究为例详实的向我们展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使我们真实去体验如何做课题研究,然后又从理论角度进行提炼,总结出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同时阐述了如何选题如何确定课题名称等,让我们思路明晰有了方向。</p><p>罗颖院长《项目学习的实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罗颖院长在继桑教授《项目学习的理念》教学之后,引导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展和研究出一种更贴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各小组老师积极参与亲自实践争取学以致用。</p><p>付钰博士《教育戏剧的理念与实践》:付钰博士从教育戏剧的定义,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教育戏剧的意义等由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的为我们阐述了教育戏剧的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这出戏中,时而充当主角,时而充当编剧,时而是导演时而是观众。教育戏剧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实质是融入社会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离生活更近一步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p> <p>汪志广老师《名师成长规律研究》:汪老师的每一个观点都如食人间烟火,直击我们每个人的心脏。真正的名师是需要有理、有据、有观点;有滋、有味、可操作。真正的教育是眼神眼神的交流,是自我的教育。汪老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不愧为舌尖上的老师,他的讲座不单是授课更是表演。比单口相声更具艺术魅力,其魅力来源于汪老师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功底,对教育的一双慧眼。</p><p>张玉平校长《课程改革与教科研创新》:张校长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给我们系统而详细的诠释了学校发展应具备的条件,并通过个人实战经验阐述了问题如何转化成课题的方法,并以典型事例引出探究问题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优秀的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育人的目标,培养和发展教师必须是以课题为抓手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名校长所具备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背后的付出和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p><p>王永红特级教师《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王老师从为什么做课例研究,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实施策略、实施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正确阐释,尤其“三轮两反思”的基本模式,使人受益匪浅。教育是一种实践的艺术,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意,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让我们在课例研究中且行且思,且思且行,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和创新本身的课堂。</p><p>白雪主任《工作室课题研究指导——以统计教学为例》:白主任用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研,怎么开展教育科研,如何评价教育科研以及国际视野下教育碰撞——头脑风暴。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虽然科研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但是我们脚下有路,远方有诗。祝各位老师早日成为专家型教师。</p> <p>郑春萍副教授《如何撰写教育规划类课题申请书》及《信息时代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题对于我,之前的感觉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今天郑老师拿我们青海省课题的数据做分析,首先在课题的研究方向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然后手把手教大家怎样写课题申请书,借助具体的案例,站在评审专家的角度,从学术层面给我们做了剖析,让人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更值得一提的是,课前郑老师提前收集大家的困惑,准备相关的资料,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的教学中也要做到“心中有人”,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才能像今天的课一样有意义,有效果,有收获。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希望在课题研究的路上我们都能迈开勇敢的一步,更上一层楼!</p><p>廖伟博士《批判性阅读》:廖博士从我们学习这几天印象深刻的一事一题提问引出了“水喝多了自然会产出”的论断。而后从事务性、批判性、审美性、考核性阅读中列出批判性阅读的特点。廖博士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语言,讲述了批判性阅读对教师发展的意义。从PBL到情景教育,从实践到如何提升到理论层面,从而使我们的经验与实践如何对话等说明了阅读与思考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p> 参观考察 <p>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p><p>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p><p> 2020年11月11日,我们参观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这场展览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p><p>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奋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p> 教育戏剧汇报演出 <p>教育戏剧展演要点:.1、您的小组选择了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哪一节课? 2、您重点解决什么问题?3、您有哪些教学流程?4、您用了哪些教学戏剧习式?</p> <p>付博士对各小组的演出做了精彩点评,学员们投票选出了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p> “共读一本书”阅读沙龙 <p>“读不在三更五鼓,攻只怕一曝十寒”,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比别人更坚持一点,比别人更有毅力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p> 小组辩论赛 心声感悟 <p>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p><p>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我们都是特别幸运的人,我们行了万里路与这么多贵人相识,又得到高人指点,指点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刻领悟并学以致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