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梧桐(下篇)

谦克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 </b></p><p><br></p><p> 镜头在梧桐构建的穹庐中缓缓延伸,色彩也从翠绿转换成金黄。前面是一个牵连着横街的端口,镜头越推越近,越推越近,衔接起穹庐深处迷蒙蒙的天光。这是一组蒙太奇镜头的交叠,穹庐隐去了,浓荫缝隙间漏出的光缕却越呈越强,最终,化成了舞台上纵横交错的光柱,一番挪威冬夜里北极光的景象。</p><p> 这便是我的童年和少年衔接期的图景,充满了荒诞和绮丽的梦想。这个时候,家境遇到了窘迫,但梦想还在持续。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和现实渐渐地合二为一,当两者彻底重合的时候,我也在蓦然间见证了个体的成长。</p><p> 而今,童年过去了,青春过去了,壮年也过去了,只剩下人生中的晚秋。落叶缤纷,掀起了金色的迷离,迷离沉落了,堆摞成橘红色的小溪。近十年来,上海的环卫工人总会用落叶吹风机清扫街道,路面干净了,两侧却是一摞摞秋叶的逶迤。一年过去了,梧桐叶从嫩绿转为青翠,从青翠转为金黄,又从金黄转为灰褐,碾碾转转,完成了生命体的又一轮回归。踩在蓬松而柔软的堆垒上,脚跟踩实了叶的织毯,脚端却踢出了叶的碎屑。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作一番流连,与其说是赏秋,不如说是寻迹。</p><p> 三十年前,淮海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沿途的梧桐树被连根掘起。痛惜之余,上海人又深感庆幸:复兴路还在,思南路还在,陕西路还在。一个时代落幕了,这个时代造就的罗曼蒂克并没有消亡,它们婉约而倔强地彰显着最后贵族的末一道余晖。</p><p> 我依旧走在陕西路上,走过了长乐路,走过了巨鹿路,眼前就是横贯申城的延安路。延安路分为东、中、西三段,解放前曾以蒋介石先生的"中正"为名,可见它在旧上海市政布局中显赫的地位。如今,一条以龙脉为支点的延安路高架贯穿东西,龙脉上的那一耸裹以龙身的金属浮雕,酝酿出了依傍神秘力量化险为夷的异灵传说。陕西南路和延安中路的交汇口上,有一架极具人性化的人行立交,东西南北四个口上,都舖以上行和下行电动阶梯。登上桥顶,举目四望,旧瓶新酒,尽收眼底。马勒别墅,凡尔登公寓,还有那一座在哈同花园旧址上新建的上海展览馆,都嵌落在高楼包围着的低洼丛中,彰显着华贵而内敛的贵族魅力。</p><p> 目光朝着东向渐渐移去,在新建的城市酒店的北侧,依旧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的领地。一耸秃墙,几株栾树,活脱脱的末代贵族的寥落。1996年,剧场因危房而停业,又在以后的高架建设中拆除主体。结局是无可奈何的悲凉,却又在悲凉中透出了时代的生机。从电动阶梯上缓缓下行,拍下了无数枚照片,总想捕捉住昔日的倩影,虽经整治,依然是伤感的回味。</p><p> "延安中路,555号",一方墓碑式的黑白,孤零零地悬在颓伤的墙面上,这便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的遗址。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沿着梧桐树下的陕西南路,独自寻觅着这一座心中的圣殿。这一天上演的剧目是《雪女王》,一如既往的唯美,一如既往的浪漫。冰冷的光柱包裹着飞扬的雪花,飘飘零零,隐现出天幕上冰铸的寒宫。雪女王见不得人间的温暖,将小男孩滚烫的心脏结成了冰凌。小女孩出现了,她用热泪化解了雪女王的魔咒,光明最终战胜了黑暗,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这个时代的人们都相信这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看完演出,步行回家,已是晚上八点,自然逃不过妈妈的训斥。不料坏事竟变成了好事,从此以后,妈妈隔三岔五地买来了戏票,并允许我独自出行,当然少不了一番又一番的嘱咐。</p><p> 人,注定会从童年蜕变为少年。我在"儿艺"极富童话色彩的光晕中长大了,接踵而来的那一个转折点,给我带来了红色晕染下的光辉灿烂的一幕。</p><p><br></p> <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一九六一年,新中国的舞台上出现了一批高奏时代凯旋的理想主义作品,主调是高昂的,艺术是创新的,直至今日都无法低估它们在中国艺坛的地位。在我眼里,这批作品中独占鳌头的,应该首推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并编排的歌剧《洪湖赤卫队》。</p><p> 那一年,我十二岁,刚过完十二生肖的“一轮”,也有人称之为“一纪”。作为少先队的大队长,我有幸出席了《洪湖赤卫队》在上海的首演,演出地点就在陕西路和延安路交界口上的“儿艺”。这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演出,王玉珍领衔,欧阳谦叔执棒,市府政要、各界名流悉数到场。作为基层小学的少先队代表,只能安排在后座,在二至五排的贵宾席里,一张张熟悉不过的面孔,有的声名遐迩,有的望而生畏。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自然是心潮澎湃,荣誉感更甚于对艺术的渴望。</p><p> 在此以前,我没有领略过真正的艺术。虽然见识过马连良,张君秋,袁雪芬等艺术大师的表演,但毕竟年龄太小,无法贯通其艺术的精髓。这一次可不同了——十二岁,一个正待开窍的年龄,遇着了一个令人血脉贲胀的故事,其音乐,其演唱,其布景,其灯光,无不契合在一个十二岁少年的审美点上。王玉珍的演唱确实是无以伦比的,至今想来,依旧回味无穷:她有周璇、邓丽君的低吟浅唱,有朱逢博,于淑珍的玲珑剔透,也有彭丽媛、殷秀梅的荡气回肠。难得的是,王玉珍把这一切集于一身,甚至集于一曲,互不干扰,相得益彰。</p><p> 大幕开启,铁窗里洒进了一束皓洁的月光。</p><p> 月儿高高挂在天上,</p><p> 秋风阵阵,湖水浩荡。</p><p> 洪湖啊,我的家乡,</p><p> 洪湖啊,我的亲娘。</p><p> 王玉珍的歌声悠悠传来,竭尽深情,竭尽缠绵,即便在那个批判人性和人情的时代,依然让人泪目,令人神往。王玉珍的声音是清纯的,水灵灵的清纯,一种接近原生态的最本色的演唱。</p><p> 自从韩英生下地,</p><p> 从小我就在你的身旁。</p><p> 喝的是湖中水,</p><p> 吃的是岸边粮,</p><p> 就在你的土地上,</p><p> 韩英我加入了共产党。</p><p> 渐渐地,王玉珍的歌声在清纯中增强了力度,仿佛涟漪泛起了波光。</p><p> 任你敌人逞凶狂,</p><p> 夕阳西下不久长,</p><p> 任你是刀山火海,</p><p> 难动我韩英半点心肠。</p><p> 没有震破耳膜的鼓噪,只有深入人心的激荡,至此,温柔缠绵的吟唱转换成震天撼地的交响。即便到了高潮乐段,王玉珍依旧不紧不慢,激越中蕴涵着从容,高亢中渗透了安详。</p><p> 舞台前端的冷光依旧在韩英的身上游移,舞台深处的绛红却悄悄亮起,像是燃成灰烬的暗红色的炭火,倔强地在黑暗地窟中一明一灭。整个乐队沉默了,听不到一丝声响,阒寂的天边传来了赤卫队员一波波合唱:</p><p> 望穿湖水不见路,</p><p> 望断云海思念长,</p><p> 敌人的锁链千斤重,</p><p> 亲爱的同志,</p><p> 如今你将怎么样?</p><p> 绛红色的影像若隐若现,男女声合唱时断时续。这是被围困在芦苇篙草中的赤卫队员对韩英的思念,深沉而绵长。</p><p> 终于,鼓点加入了,器乐加入了,人声加入了,一切要素悉数登场。韩英的独唱,群众的合唱,乐队的演奏,三股气息流浑然交织,构建成宏伟而细腻的音乐织体,将整一段咏叹推向辉煌。</p><p> 莫难过,莫悲伤,</p><p> 赤卫队员百炼成钢,百炼成钢。</p><p> 我们是燎原的烈火,</p><p> 要把那敌人和灾难,</p><p> 都烧光,都烧光,都烧光,</p><p> 都烧光!</p><p> 此时此刻,伫立于乐池前端的欧阳谦叔先生脱去了外套,发蜡黏著着的稀发极不体面地在额顶上一根根地竖起。激情溶进了飞扬的指挥棒,指挥棒又融进了《洪湖赤卫队》的全部畅想。</p><p> 掌声响起了,热烈而疯狂。要不是入座前排的市府领导举手示意,根本无法进入下一个乐章。看来,西方歌剧和芭蕾的演出形式是合理的,每逢精彩或经典的段落,总要留出一段空隙,供观众发飙式的狂欢,供演员演绎后的喘息。一波刚落,一波又起,“儿艺”的演出厅真正成了艺术的圣殿,激情的汪洋。</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b></p><p><br></p><p> 我依旧站在那一块墓碑式的石牌前沉思,耳畔传来了一个甲子之前韩英的歌唱——</p><p> 洪湖水,浪呀么浪打浪,</p><p> 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p><p> 清早起来撒呀么撒渔网,</p><p> 晚上回来鱼满仓。</p><p> 王玉珍的歌唱是独树一帜的,倚仗着上苍赋予的好底子,造就了金属般的质地,即便细若游丝,仍可听得隐匿其间的坚韧和刚强。歌声从天边游来,游走了六十个春秋。当时,王玉珍正值盛年,而今已过耄耋,却依然是几代人心目中的偶像。只可惜,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观摩过她的复出,已是日暮西山,黯淡枯涩。倘若,倘若玉珍老师能急流勇退,她的歌声将永远穿透时空的隧道,历久弥新,永烁绮光。</p><p> 马兰花的童话年代早已逝去,王玉珍的金色嗓音也终成绝唱。今年盛夏,湖北省歌舞剧院的《洪湖赤卫队》再一次进军上海,却未曾听到乐评界的反响。听说这一次演出以清唱剧的形式出现,舞台上设置了庞大的交响乐队,韩英,韩母,刘闯,秋菊,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只能呆滞地伫立于舞台的正中,比划着手势,按着大剧院的标准中规中矩地演唱。变化是绝对的,静滞是相对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辩证法的这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没有看过《洪湖赤卫队》如今的演出,不敢妄自评论,但如果韩英演变成交响乐队烘托下的"大洋嗓",我宁可她还是六十年前的那个土巴巴的模样。</p><p> 悻悻地离开了曾经是梧桐树下金叶缠绕的"儿艺",那一块白底黑字的石牌,早就成了毫无生命体征的遗像。循着十字路口的电动扶梯徐徐上行,左侧是破碎的"儿艺",右侧是马勒的天堂。1926年,英籍犹太人马勒置地建造别墅,几易其稿,却举棋不定。他最喜爱的小女儿做了一个绮丽的梦:纷纷瑞雪中,一座北极光下的挪威城堡初现雏形。设计稿定型了,1929年初建,1936年竣工,一直留存至今。解放后,马勒公寓收归国有,一直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常年驻地。文革结束之后,它由衡山旅游集团公司接盘,得到了最妥貼完善的呵护。我不知马勒的后代今在何处,倘若看到今日的盛景,酸楚中一定饱涵了满满的欣慰。</p><p> 站在三层楼高的人行桥上,看到了一个迥异于地面的视野。西南朝向,近景是凹凸有致的花坛,中景是赭黄色调的"马勒",远景是与天接壤的高楼。可幸的是,马勒公寓的一耸耸玲珑剔透的尖顶并没有被水泥森林湮没,凌厉、尖峭地伸向被夕阳熏染过的天空。这是一种莫奈在《印象•日出》中曾经映现过的灰色,有光线的散射,有气流的蒸腾,有烟雾的缭绕。就在这金色梧桐上端的那一层暖灰色的雾霭之中,一轮白金色的落日正在缓缓陷落。</p><p> 一天结束了,需要一个句号;一生结束了,需要一个句号;一个时代结束了,更需要一个句号。这是童年和少年时代未曾见到过的图景,即便有了高出于地面的平台,也无从得到今天的体验——这一轮在莫奈的"高级灰"中缓缓下陷的落日,圆满而冷峻,正象一个总结时代的辉煌的句号。</p><p><br></p> <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2px;">2020.11.11</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2px;"></b></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