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工作室理念</p><p> 学思结合,落实素养</p><p> 传承文化,研史促教</p> <p>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策略,引领教师向着课堂深度和高度发展,在橙黄橘绿的初冬时节,11月16日,大同市陈芳芳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在大同市十一中组织了线下教研活动。工作室特邀北京专家王宗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对工作室成员进行教学指导,并与工作室成员同煤一中郭利丹老师开展“同课异构”。大同市历史教研员韩宏庆老师、大同市十一中校长吕恒,大同市同煤一中和大同市十一中部分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大家互动交流,学习气氛浓厚。</p> <p> 第一阶段——同课异构</p><p><br></p> <p> 北京专家王宗琦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同煤一中郭利丹老师根据对教材理解的不同就统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开展同课异构。第一节课我们聆听了郭利丹老师设计的《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郭老师采用小游戏的方式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学中,郭老师利用丰富的文献史料、图片、视频等史料,创设情景,穿越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秦末汉初的社会状况,理解何为休养生息政策,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探究,领略秦汉不同的治国策略,以及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取得的成果,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秦朝实现了疆域上的大一统,汉朝实现了精神上的大一统,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深化了课堂。最后郭老师以古论今,以大同的变化为例,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了休养生息政策的现实意义,让历史走进生活,升华了课堂。郭老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富有亲和力,注重学法指导,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式学习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p> <p> 第二节我们观摩了北京专家王宗琦老师讲授的《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王老师从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王老师从初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以讲故事的形式授课,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联系实际生活,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将本课的重难点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文景之治”的表现等讲的细致透彻,过渡自然,令人印象深刻。在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学法指导,正确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熏陶,体现了王老师深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情的熟悉和教育的热爱,王老师的课为我们传递了一种理念,历史学科教育要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要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p> <p> 第二阶段——评课议课</p> <p> 两节课后,工作室主持人陈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了评课议课。首先郭利丹老师说课自评,本课紧扣课标,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然后,王宗琦老师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指出要精心备课,依据学情授课以及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如探究式学习法、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展现法等,接着工作室成员向王老师请教了听课后的一些疑问,如面对本课材料多且难如何处理?什么是一节优质课?如何转化学科术语与口语?面对课程容量大如何取舍?如何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等,王老师耐心地分析解答,让大家受益匪浅。之后,韩老师进行了评课,韩老师认为两节课都非常成功,两位老师依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自成风格,值得学习借鉴。同时韩老师也提出了建议,要精选有效例题。之后韩老师从口语与学科术语的转化,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设计,学科与考试的关系等方面为成员们答疑解惑,让我们收获满满。最后陈老师总结到,本次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展示了两种教学模式,落实了一种教学理念,即历史教学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落实素养,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p> <p> 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精彩,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展示自我风采提供了舞台。经过一上午忙碌充实的活动,我们都各有收获,中午时分,工作室主持人陈老师以个人名义邀请大家欢聚一堂,共享大同特色美食,本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p> <p> 专家引领,观摩学习,交流互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我们与工作室共成长。</p> <p>策划:陈芳芳</p><p>审核:陈芳芳</p><p>编辑:王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