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9月25日,我们在前往榆林窟路上。</p><p> 看着黄土沙丘起起伏伏的曲线,闻着萎黄的牧草若有若无的馨香,我被一股不知明的微酸和甜蜜交织着。</p><p> 微酸的是我想起瓜州这片土地上一则动人的故事。</p><p> 曾经有一个叫玄奘的僧人,从这里偷渡出关,去往西天求取真经。</p> <p> 那一夜,嘉峪关,夜风凛冽,月光如雪,李将军铁衣历寒,镇守边关;同一夜,玄奘背井离乡,只身一人,行走沙间,来到边关。忽然,寂寥的夜空,一支寒箭破空而来,落在离玄奘不远的地方,这时,他与死亡擦肩而过,生死关头,玄奘与李将军狭路相逢,幸运的是将军钦佩玄奘法师的精神与毅力,便放他出关西去。</p><p> 纵然如此,那并不是玄奘艰苦跋涉的最后一步,而是第一步,接下来面对他是茫茫的五百里沙海,山高路险,魑魅魍魉。我想,这些严酷的考验,每一步都是艰征,每一步都是险难,这其中的百味杂陈,炎凉浓淡,或许,只有历史的长风为他见证过,为他辛酸过。</p><p> 甜蜜的是,虽然时空有隔,但法恩浩荡,世人一定难以想象,那浩如烟海的经卷名下,写着一行字“唐.三藏法師玄奘 譯 ”,这些众多的佛教典籍,是这个冒死偷渡的玄奘用毕生的心血换来的。如今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受此法恩。</p><p> 尤其现在,我看着这宛如长歌般的丘林,闻着草香,坐在舒适的车里,沐浴着和熙的阳光,正在前往榆林石窟,去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经变图画。倘若没有前人把佛经翻译出来,哪来壁画中绚烂如锦的佛教故事,供后人鉴悟! 也哪有什么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这样别具一格的超然思想,供后人寻味呢!</p> <p> 榆林石窟又名万佛峡、榆林寺 、上洞子,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不远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岸边的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p><p> 榆林石窟是莫高窟的是姊妹窟,虽说是姊妹窟,但是来这里游客并不多,风景也和莫高窟有所不同。这里树木葱茏,花草鲜艳,耳畔有哗哗的流水声传来。迎面拂来的风,也带着湿气,带着香气,让人仿佛误入桃花园,又好似身在漠北,梦回江南.....</p> <p> 榆林石窟大约始凿于北魏时期,略晚于莫高窟,现存43窟,其中东崖11窟,西崖32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在佛窟数量上比莫高窟要少。</p><p> 相较莫高窟而言,榆林窟的知名度不高,但在艺术价值上却不亚于莫高窟。目前,榆林的洞窟的主要性质,不是对外开放旅游景点,而是研究所。</p><p> 榆林石窟中的壁画以及塑像,都保留得较为完整,可能是因为地势较为隐秘,所以正好巧妙地避开了被大规模盗凿的恶运。</p><p> 这里的佛窟虽然少,但较为多样化,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多种佛窟。 </p><p> 石窟中的壁画,色彩绚丽丰富,但搭配不失雅意;彩塑更是造型优美,技法成熟。这些艺术作品,根据特点可分为中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p> <p> 榆林石窟,也分特窟和普通窟。不同于莫高窟的是,无论是特窟还是普通窟都有专属的讲解员提供讲解服务。</p><p> 我们买了普通窟和第三特窟的票,其中的第三特窟是我最想来瞻礼的佛窟。</p><p> 今天,带领我们的是一位大约30岁出头的讲解员,他个头不高,古铜肤色,身材微胖,圆圆的脸上挂着一幅眼镜,看起来神情庄重,但不失热情。</p> <p> 起初,我对这位讲解员的讲解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心想,这个讲解员可能和之前莫高窟的专业水平与敬业程度差不多吧!</p><p> 所以,参观普通窟的时候,我尽量让同伴们凑到他的跟前去听讲解,打算过后再给同伴们补充。所以,我只是远远地跟在后面,讲解员的声音听起来虽然小了些,但是不影响我听到内容。 </p><p>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今天的这个讲解员和昨日莫高窟的是有所不同的。</p><p> 首先,他很敬业,从入窟到出窟,每一幅壁画与彩塑,他都一一讲解,一个不落,语调与态度上都没有丝毫的敷衍,讲完后,还会问旅伴们,是否还有疑问。可以说,对待我们的态度,一点也不像是普通的游客,反倒有点像是在接待考察的专家团队,态度极认真,充满尊重。使我想起朱熹的一句话:“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从专业水准上来看,他除了介绍一些背景信息以外,还会引导我们从壁画的画风,彩塑的色彩、造型中识别出大约的历史时期。他的讲解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出,也会与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做相应的比较,比如,唐风塑像,两窟之间是有区别的,榆林石窟的塑像相比莫高窟的较为特色,是绘塑结合的,有木骨泥塑,圆塑、浮塑等,单从表现形式而言,就比莫高窟的丰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介绍壁画时也非常细致,一一解读壁画中经变的故事内容,以及佛典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哪怕是边上辅助性装饰的图画,他也会一点不漏的认真介绍,比如:花鸟、农作、饰物、景物等。他认为,这些尽管与佛教经变内容不大相关,但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可以窥探到当时时代主流文化与审美趣味。</span></p> <p> 尤其是第三窟,是最具特色之一的佛窟。这一窟始建于西夏晚期,是藏汉两种佛教碰撞后,艺术融合性最佳,表现形式最为成熟的一窟,在宗教含义的诠释上,也颇为丰富。</p><p> 当他讲到,佛窟顶部的曼荼罗(也称为坛城)和周围的五方佛时,我原以为,这位导游多少应该会有一些偏颇,或者是肆意地发挥一些自己的观点。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他该讲的内容,他一点也没有少讲,不该他讲的地方,他一句也没有多说。可谓是应了《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守本份尊规矩,不随便逾越。</p><p> 当然,曼荼罗的解释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或者也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个没有实修也不精通藏文化的学者是讲不圆满的,况且目前关于密宗的经典,翻译成汉语的少如零星,能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p><p> 在密续中不同种类的曼荼罗也有不同的功用与表征,各类曼荼罗有外、内、密、秘密不同意思,在续事部中的含义也不一样。</p> <p>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前提,是之前有过尴尬的经历,我曾听到一些外行人指着唐卡中的愤怒本尊,给身边的人,要么上一堂古怪的祭祀课,要么讲一堂半间不界的骷髅文化,让内行人听了,啼笑皆非,哭笑不得。</p><p> 当我们参观完所有的佛窟时,我与这位讲解员交流,才得知他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讲解员,而是这里的研究员。这里的研究员在业余时间,都要兼任讲解的工作,现在我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专业了。不过,对于他的敬业精神,我却是难以忘怀地感动。</p> <p> 今日,风和日丽,这些壁画中的色彩显得异常的鲜亮,彩塑的气韵也美到崇高,更重要的是我从一个鲜活的人身上,看到心灵焕发的美好,真挚,本份,敬业....</p><p> 我离开时,抬头仰望这片还依然绿荫葱葱的榆树林。</p><p> 突然觉得,时光交错,目遇成海。</p><p> 我想,那历经岁月的的风,是何时把这两岸山坡上的细流汇集成河,又是何时将这河水从细柔变成<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博大</span>,从浅薄积成深邃,最后万众归一,汇入心灵的汪洋,凝聚成千年不灭的精魄。</p> <p> 当我回想飞天的舞姿,菩萨的笑貌,还有那佛像脸上残缺的金箔,正在一点一点被风吹化着,宛如时光飞逝时洒下的泪光。</p><p> 佛说在此世间,都会经历缘起缘灭,人们会忘却漫天的星辰,也会忘记满眼的风尘。十年并不比一生短暂,一生也不比十年漫长,这一刻的色彩纷呈,说不准下一秒,就会灰飞烟灭……</p> <p> 所以我开始有点懂了,那浩瀚的千经万卷保不住真理,会发黄,会脱色;那栩栩如生的壁画和彩塑,也不能永恒地寄寓佛菩萨的风彩,会风化,会成灰。</p><p> 在这年变日迁,不得久住的人世间,一切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一切将会成为历史的荒原。只有这明明灵灵的生命可以辗转重生,只有生命中的那一颗灵魂,能在这不灭的时光中凛然。</p><p> 也唯有这样,这些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历经辛苦开凿的佛窟,倾注的信仰,才算真正的值得,哪怕将来被风吹散,被世界遗忘,前人的智慧永不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