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小店头(上)

刘宏民

<p>  由于村名的缘故,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小店头似乎处于大店头附属村的位置。人们说起大店头,都会联想到小店头;说起小店头,也会联想到大店头。因为名字相似,总感觉它们是有高度关联的兄弟村。的确,在人口规模上,拥有1800多口人的小店头比起近5000口人的大店头,确实算得上“小”——尽管1800口在全县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规模,小于1800口人的村子为数众多。就是这小店头,却大有故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 宛洛古道</p><p>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交通方式具有明显的“南船北马”的特征。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南方江河纵横、湖泊遍布,“悠悠水巷巷曲曲,我乘小舟水上游”,粜米卖茧、走亲串友,驾一条小船就能做到。在北方,夏热冬寒,山高路险,出门做事更加艰难。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北方的先辈们,在荒蛮的山水之间开辟出充满未知的危险的古道,靠马驼人挑,历尽艰辛,在遥远的两地之间搬有运无,满足不同地区对各种物品的需求,在重农抑商的传统中维系着细若游丝的商业的发展。</p><p> 中国著名的古道,有茶马古道、唐蕃古道、汉中古道、驼铃古道、秦岭栈道、北庭古道、宛洛古道、秦楚古道、米仓古道、五尺古道等等。这些道路承载的,不只是马背上的货物,还有路的两端的文明。</p><p> 从洛阳龙门山和香山之间的伊阙,经伊川、汝州、宝丰、鲁山到达南阳的道路,是古代著名的交通要道,先秦叫“夏路”,后来叫“宛洛古道”。在古洛阳作为重量级大都市的时候,这条交通线承载了的运输任务,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大。有一种说法是,东汉年间,西京(长安)为文化首都、南都(南阳)为经济首都、东京(洛阳)定为行政首都,建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一国三都”的模式。其后,洛阳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一直尊崇,非其他地方所能比。那么,在靠人力和畜力维系商业的年代,宛洛古道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p><p> 宝丰境内的宛洛古道,有史书记载的渊源是明、清时代,有东、西两线。东线经汝州入宝丰境商酒务村、经土桥铺村、宝丰老城,走叶县,向南阳;西线经汝州半扎寨,翻越虎狼爬岭入宝丰境,经槐树湾、小店头、岳坟沟、大店头、大营镇,向南经梁洼一带入鲁山,向南阳。东线路面宽阔平坦,但路程较远;西线途经山区,道路奇险,但路程近,被称为“捷道、险道、奇道”。北盐南贩,南棉北贩,四季货物各异,骡马成队,过往客人繁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 古村古岭</p><p>&nbsp; 关于小店头村名的由来,《宝丰县地名志》载:“相传,明、清时宛洛商道经此,村民依道设小店肆,故名。”村人传说,古时从商酒务往西,店肆前后相连,至此将出宝丰县境,故称“店头”,为区别于大店头村,称“小店头”。南、西、北三面环山,稳稳地坐落于山坳的小店头,背山面水,南临石河,北倚著名的虎狼爬岭。</p><p> 虎狼爬岭西起汝州杨楼镇杨楼村,东到宝丰县赵庄镇官衙村,东西长约二十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清《道光汝州志》载:“湖浪山,自宝邑官家衙西里许,突起数峰,连亘而西,不知所竟。元时居民鲜少,虎狼甚多,故又名虎狼山……”自古以来,虎狼爬岭上沟壑纵横,崎岖不平,砾石累累,荒草荆棘丛生,常有虎豹出没,野狼成群,荒无人烟,所以有“虎狼爬,虎狼爬,四十五里晒狼牙”之说。1960年代后期,还有野狼入户偷盗鸡鹅,几千只大雁、野鸭栖息在水库中的“棒槌岭”周围,体型略大于狗的“山混子”沿着村民惯称的“山混子路”,有规律地每晚向东捕猎觅食、次日清晨向西返回,以懒洋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国初年,白朗遇难该岭;抗日战争期间,出生于岭北戴湾村的国民党中将师长戴民权在遂平境内截阻日军,壮烈殉国,为虎狼爬岭了神奇的英雄色彩。</p><p> 从洛阳向南的宛洛古道从槐树湾村入宝丰境,第二村便是小店头。小店头村西、村南、村北三面环山,坐落于虎狼爬岭南半坡,坐北向南,村南是古称“养水”的石河。位于石河岸边的龙兴寺村,村民俗称“庙上”村,是小店村的一个自然村。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千年古刹龙兴寺就坐落于该村训狐山上,龙兴寺因称“训狐寺”。该寺占地40余亩,坐北向南,北高南低,错落有致,画圣吴道子在华严小殿作壁画,经历代修复,至今仍有隐约遗迹。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等文学名家均留有关于龙兴寺的传世佳作。</p><p> 西北——东南走向的宛洛古道在近、现代逐渐减损了使用价值,但小店头村人仍然利用这条路去赶集购物。在长时期里,宝丰县的大营街每逢单日有集,汝州的半扎街每逢双日有集。小店头距离大营十八里,距离半扎七八里,人们要去两个集镇购物,还可以借助这条古道,使这条古道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 老人儿</p><p> 小店头是一个传统村落,早在明代,赵姓和高姓就迁移至此,后续不断有别姓迁入,先后达到23姓。姓赵的一人把官职做到了侍郎,曾得到御笔亲书的匾牌,上书“策明天府”四个大字,悬挂在村内的赵侍郎旧宅大门之上。赵侍郎从京城外放到四川某地,政声卓著,终老于彼地,留下一支后裔。大约十年前还有四川的赵姓前来寻根,拜谒侍郎府。看到小店头的祖屋,一行人嗟讶不已。侍郎的遗迹还有一通“侍郎碑”,介绍侍郎生平,人民公社时期被本村二(生产)队拉去作房屋的缘石,后来知道了碑的价值,曾挖开地面寻找过,但没有找到那一通“侍郎碑”。兴许是老天爷安排村人为后世留点资源吧。</p><p> 这个村,发生过日寇残害村民的悲剧。据村民介绍,在1944年5月10日的那场骇人听闻的“观音堂惨案”中,村民赵玉庆在观音堂残遭毒手。1945年玉米结穗的时候,败退的日军中,有一日兵用长刀砍伤一名村民,村民逃跑后日兵开枪射击,另一村民从别处向日兵射击,日兵才仓皇逃离。</p><p> 这个村,也养育了一批舍生忘死、英勇顽强的战斗英雄。村民赵铁锤参加中国远征军,直接参与了对日作战。1947年11月宝丰解放后,小店头村掀起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潮,杨留安、田光明、杨江信、赵忠、茹宽、常金成、张军安、郭凤岐、杨狮子、陈起荣、靳平新、赵二中、徐新法、兰大旺等十几个人参加了解放全国各地的战争,至今被一些上年纪的村民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他们英勇顽强地投入战斗,为新中国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其中战士郭凤岐于1952年1月牺牲于广西北流县,张军安于1952年牺牲于辽宁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该村村民梁三成、杨俊入朝作战。梁三成是中外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的战士之一,他向村民们讲述过惨烈的上甘岭战斗。战争结束后,他身上伤疤有六、七十处之多,全身几乎没有大面积完整的皮肤。这些人,每人身上都有了不起的故事。</p><p> 这个村,还有一些被全村公认做出大贡献者。出生于1916年的杨统和出生于1926年的赵世录,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大营、观音堂和本村任教,扎根基层,为该村文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村现有中老年群众,凡入过学读书的,都是他们的学生,都受过他们有教育。“德高望重”“高山仰止”,是村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评价。说起他们,村民公认他们是最大的“功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