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初冬,静美而辽远,</p><p>小雨缠绵,相聚八小。</p><p>趁一怀欣喜,</p><p>满腔豪情。</p><p>循光而行,</p><p>写下新教育人的传说。</p><p>在这花香盈满庭之际,</p><p>我们迎来了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集体学习暨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p> <p> 我们满怀期待地听取了临沂市小学语文骨干班的三位优秀老师的作文课,听后感触良多,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呢?这几位老师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能够抛去以往说到作文就“谈文色变”的情况,而是兴趣盎然地积极与老师沉浸在“快乐作文”的乐园中,收获很大。</p> <p> 第一节课是李晨老师带来的《夏天里的成长》,李老师紧扣“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层层深入,最突出的是读中感悟,李老师通过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引发学生质疑,启迪学生思考,加深感悟。李老师还特别注重细节,关注“昨天”、“今天”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让生感受夏天万物生长之快,在课堂中能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把写作的方法渗透给孩子们,鼓励孩子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使写作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p> <p>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非常接地气的习作指导课,刘老师根据单元教学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依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出示了导学卡和研学卡,并将学法提炼、内化、运用作为习作重点,并通过“导学、启学、研学、践学”几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提高了习作技能为学生动笔习作做了铺垫。</p> <p> 第三节课是张涛老师带来的习作课,这是上一节刘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的延伸和应用,整节课充满人文气息,脉络清晰,课堂充满活力,张老师引导学生梳理了写作方法,又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然后凝练题目,教孩子给自己的作文取一个好的题目。接下来,从自身印象深刻的事谈起,以老师女儿的角度写的《老爸变形记》,做一个细致、全面的习作指导。晦涩、难操作的习作课变得“亲民”起来。可以说,学生在这样一节深入浅出、活泼有趣的作文课上,真的会有所思、有所得,甚至会爱上写作。</p> <p>听课后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老师总是说学生作文不会观察生活,没有生活感悟,没有真情实感呢?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我知道了:老师不能就作文讲作文,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在一个单元开始时就把单元作文逐步渗透进去,到真正作文时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而是已经有所掌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真正能够感动人的,才有了真情实感。一个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即使没有一点技巧性的东西,也是能打动听众的,这才是最重要的。</p><p> </p><p> </p> <p>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