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女儿

假装是个文人

<p>  7月3日晚上10点多,看到太原同学的微信说治鹰走了……</p><p>  1975年底,结束了两年的插队生活,治鹰和我从不同的地方一起招工进入了铁道部永济电机厂,一个1969年建厂中国电传动装置产业化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机车牵引电传动装置研制企业,之前1969年秋至1971年底,我在永济上的初中,她与我们院里的两个女孩子是好朋友,经常一起上学,多少也是脸熟,我们又一起分配到基建科成了同事,直到1977年初我参军,离开永济,共事一年。</p> <p>  她的父亲是一个功勋卓著的老红军,一野的骑兵团长,听说一直打到帕米尔高原,因伤残回内地离职休养,她的母亲也是一位离休军队干部,我和她的弟弟是同学,去过她家,一个独院,还有菜地,见过两位老人,尽管远离了战争年代、尽管伤痛折磨着老人,但当年英俊潇洒、运筹帷幄、指挥部队英勇杀敌的气势,仍然镌刻在每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中、每一个步伐里、每一句谈笑间。</p> <p>  进厂后基建科成立团支部,她是书记,我是副书记,那是个很特别的年代,刚一进厂,赶上周总理逝世,7月朱德委员长逝世,唐山大地震,9月份毛主席逝世……,团支部的工作十分忙碌,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有时晚上还要站岗维持秩序,我们还组织年轻人学习,成立了学习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学毛主席著作、温习一些高中知识,有时也学习一些基建常识。我们都有插过队的经历,以前在家属院也脸熟,加上父辈都是军人,自然多了一些好感,工作中相互帮衬,价值观一致,共同语言很多,随着接触的增多,对她的认识和看法也逐渐加深,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同事。</p> 她多才多艺!她的字很漂亮,无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今天看起来依然是娇娇者,她写的仿宋字帖,记得就像书上印的一样;她是否学过素描不得而知,记得她把习作《红军与孤儿》的素描挂在宿舍的墙上,曾引起同事们的盛赞;在工厂年会上,无论她的独唱还是舞蹈,都会引来阵阵掌声;乒乓球她参加过运城地区比赛,厂里的排球赛也少不了她的身影。 她很善良单纯!为人正派,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我们在基建科要打预制板,扛沙包,挖沟、砌墙,一个女孩子从不叫苦喊累,工作干在前面,身上总是洋溢着阳光和正能量。从来没有听她讲过谁家长里短,谁是是非非,同事间的关系如泉水一般清澈、单纯。进厂第二年,她就被选入厂团委委员。 (1976年底,参军离开时工友合影,后右二) 她很孝顺贤惠!家里姊妹5个,4个在外地工作,博士、硕士的事业有成。父母年迈多病,自己又肩负一摊工作,忙里忙外,父亲94岁高龄走的,母亲也是近90的高寿,都是她伺候的。听她讲如何照顾两位老人的经历,言谈中洋溢着一种做女儿的幸福和自豪,没有一丝的怨言。她本应有很多机会离开家乡去展翅飞翔,成就自己的事业,但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放弃了一次次的机会。 <p>  我参军后记得保持了好几年的通信联系,交流学习体会,传抄着名言美文,相互鼓励,说起来今天人们会纳闷,就那么单纯、无邪!直到有一天同学杜玉荣来信质疑我:怎么回事,要耗到那一天时,我才突然醒悟,工厂的同事以为我们在谈恋爱!这就是所谓的谈恋爱?!我们可没有一句缠绵细语,甚至没有碰过一下手,没有任何的表白。今天回头看,客观讲是有好感、价值观一样,内心应该不仅仅是一种仰望和敬佩,还是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在里面……</p> <p>  那个时候我已经分到北京从事保密工作,也开始考虑个人问题了,但面对治鹰却始终没有勇气,这里面有一点客观原因就是她大我两岁,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太优秀了!自己真不配!根本没有勇气!思来想去,最后一封信就是逃避!为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但她一直是自己心里的偶像!学习的榜样!择偶的标准!一晃近20年没有见面,期间各自成家立业,忙着自己的营生,偶尔碰到熟人打听到的也是只言片语。</p>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她来过几次北京,还请她去家里吃了顿饭,20年终于有了一聚!<br><br>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景山东街家里,左二) <p class="ql-block">  去年4月下旬插队同学聚会,抽出一天时间去了趟永济看了一下她,人显得有点疲惫,气色也不太好,劝她到北京检查一下。直到去年十一节前她来了个电话,说是在北京304医院住院,晚上即去看她,人在床上,第一次握手却是如此凄凉,明显感觉已力不从心了。今年春天还给她打过电话,感觉还可以,没想到没了负担、刚开始过幸福温馨的生活时,人却突然走了。</p> <p>  我们这一代人有成功也有坎坷,有幸福也有抑郁。那个时代是崇尚英雄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教育也是那么刻骨铭心:</p><p>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p><p>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p><p>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p><p> 做一个高尚的人......</p><p> ……</p><p><br></p> <p> 特殊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得我们身上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形成了纯真、朴素、善良、忠诚的性格!对家人、对朋友、对工作、对社会付出了很多很多,唯有对自己却是那么苛刻,尽管我们身上还有很多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仍期待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哪一天我们退休了,那一幕幕引以为豪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色彩的往事,一定是闲暇时谈古论今的话题,回首我们的青春韶华,依然是璀璨无悔!你、我、她都无愧于军队的儿女!</p> (小说《军队的女儿》书中主人公刘海英满怀革命理想,毅然参军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成为学习的榜样) <p>(几天了,总想写点东西,但静不下来,中午休息,年轻时的一切如昨天往事,一幕幕都是那样的清新……仅以此文祭奠治鹰同学。2015年7月10日于科大天工大厦十九层)</p><p>(感谢丽英姐提供的两张照片,丽英姐就是文中“她与我们院里的两个女孩子是好朋友”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