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p><p>展览地址:洛阳博物馆二楼展厅</p><p>展览时间:2020年10月18-2021年1月18日</p> <p>莫高窟第61窟</p><p>内景</p><p>五代</p><p>莫高窟第61窟,又名“文殊堂”,位于南区中段崖面底层,是莫高窟的大型洞窟之一,由五代时期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浔阳翟氏开凿,建于945-951年间。</p><p>主室为覆斗形顶,坛后有背屏直通窟顶。佛坛上原塑有文殊菩萨及其侍从像,现已全失,仅存文殊坐骑狮子的一个前蹄和背屏上残留的狮子尾巴。西壁即正壁绘制五台山图,是本窟最重要的内容。</p> <p>莫高窟第 61窟西壁即正壁(背屏后)通壁绘出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巨幅五台山图,长13.45米、高3.42米,面积达46平方米, 规模宏大,构思精密,图像复杂,内容丰富,布局适当,榜题详细,既是一幅佛教史迹画, 又是一幅巨型山水人物画,还是一幅翔实细致的历史地理地图,为佛教史、社会史、交通史、地理史和古代建筑史等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珍贵的形象资料。 </p><p>全图大致分三个部份,上部主要绘菩萨赴会等各种“灵异” “化现”内容;中部主要表现五台及山中寺院、佛塔等圣迹; 下部则画从山西太原和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至五台山的山川地理情况,是一幅五台山地区的鸟瞰图。 </p> <p>中台之顶</p><p>图为中台之顶,有朱地墨书榜题“中台之顶”。这部份壁画恰在背屏之后,常年处在暗处,因此壁画色泽保持鲜艳。中台画在全图的中央最高处,与下方的文殊真身殿、万菩萨楼形成中轴钱,两侧内容大体以中台为中心对称布局。“中台之顶" 榜题两侧各画有一腾云昂首龙, 榜题“金龙云中现”。山顶有一碧绿清池, 称“龙池”,池中一小堂屋,应为龙堂。龙池两侧各一平顶堂屋,内供奉文殊菩萨及佛像。山两侧画出络绎不绝的巡礼参拜五台山的行人,有男有女,手捧供物,神态虔诚,榜题“游台之岭”山中有龙宫兰若、雪峰之寺等寺院伽蓝。 </p><p>兰若——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ě.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p> <p>南台之顶</p><p>南台之顶位于五台山图的南侧上方,上空画赴会阿罗汉、菩萨化现,赴会罗汉下方腾云中六只鼓围绕雷神,雷神双目圆睁,上身赤裸,腰围白绿双层裙,绿色头发呈两束竖起,双手上击鼓,右脚下踩,左腿弯屈上抬,十分形象生动,榜题“雷雹云中现”。 台顶有“龙王池”,有无数灵鸟化现,榜题“灵鸟现”。两侧各画一狮子化现。 山中画出吉祥之菴、菌草兰若、严济院等佛教望迹以及山中来来往往的僧人、信徒等。</p> <p>西台之顶</p><p>南台与中台之间为西台,榜题“西台之顶”(底色变黑)。上空画普贤菩萨及眷属像、毗沙门天、阿罗汉等赴会,云中化现金佛头、娑竭罗龙王、大毒龙;台顶亦为龙池,空中一昂首青狮化现。下方一塔,为释迦之塔,山中还画有盃(bei一声)渡兰若、兜率之菴、弘化之院等寺院,山中无数僧人、信众,有正在跪拜的,有站立合十礼拜的,还有正在登山的。西台左下方有道义兰若,院内画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对谈,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右手结说法印,左手上扬;维摩诘坐于红色方几上,左手置于胸前,右手上扬。 </p> <p>北台之顶</p><p>北台是五台山的最高峰,画在全图北侧,榜题“北台之顶现”,“现” 字为衍文。上空画众菩萨赴会,云中化现娑竭罗龙王、毒龙。台顶有毒龙堂,堂前有碧绿龙池,池中水上置黑色毒龙王像,龙王张口昂首,龙尾反卷过头。台顶空中画出雷电现、毒龙现、金五台化现等。台上有三泉兰若、白龙兰若、童子之菴、法照和尚菴等伽蓝,台顶游台僧俗合十礼拜。</p><p><br></p><p>衍文 拼音:yǎn wén词义: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 多出来的字或词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东台之顶</p><p class="ql-block">五台山图最北端画东台之顶。图中画出诸般瑞现,上方画阿罗汉一百五十人会,台顶画白鹤现、功德天女现、金钟现等。台顶一汪碧绿清池,为“阿耨达池”。池周围有宝殿之寺、夫妻舍身殿、徘徊兰若几座小型寺菴,东台顶上有好几座这种单体建筑形式的寺菴,如锁子骨和尚菴等。还画有多座草庐,每座草庐内有一信徒打坐修行;山丘上画出巡游礼拜的僧人和信徒。</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赴会</p><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在五台山为众生说法,菩萨诸天来赴会听法。观音菩萨半跏趺坐于云端莲花座之上,上方有华盖,圆形头光身光,菩萨头戴宝冠,面相圆润,身披天衣,项饰璎珞,庄严殊胜。 </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赴会</p><p class="ql-block">祥云上文殊菩萨半跏趺坐于青狮背上,圆形头光身光,头戴花冠,右手持宝如意,左手抚于膝上。周围眷属围绕,菩萨、侍众神态各异。榜题“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乘金色狮子驾现祥云口口空虚谈数玄音响同龙吼”。</p> <p class="ql-block">毗沙门天赴会</p><p class="ql-block">毗沙门天王又称“多闻天”,为佛教四天王之北方天王,十二天之一,具有极大神威,可消灾除病、救人施福。毗沙门 天头戴宝冠,火焰形头光,身穿甲胄,相貌威严,双手捧宝塔,竖左膝胡跪于云端。榜题“ 大圣毗沙门天赴普贤会”。</p> <p class="ql-block">大毒龙二百五十云</p><p class="ql-block">西台左上方的大云团之上,画有众多龙群,蓝色龙身,墨色龙爪,群龙昂首嘶吼。文殊菩萨镇压五百毒龙于五台山的传说在当时广为流传。榜题“大毒龙二百五十云” </p> <p class="ql-block">娑竭罗龙王、金佛头云中现</p><p class="ql-block">娑竭罗龙王又名“娑伽罗龙王”,即海龙王,是诸龙王中地位较高的一位龙王,是二十四天中的第十九位尊天。海龙王护持佛法、卫护众生,主管兴云布雨。西台右上方红色祥云上, 墨色画龙王昂首回头,庄严威武。榜题“娑竭罗龙王”(黑底)。右下方绿色祥云中化现一佛头,佛高肉髻,髻中一宝珠, 细眉高鼻,面相圆润。榜题“金佛头云中现” </p> <p class="ql-block">麒麟云中现、佛手化现</p><p class="ql-block">中台之下,文殊真身殿左方空中五色祥云,云中有瑞兽麒麟,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榜题“骐鳞云中现”。麒麟现左上方五彩祥云中一佛手化现,佛手墨色,五指上扬,手指细长,指节分明。榜题“佛手化现”。</p> <p class="ql-block">大力金刚现</p><p class="ql-block">西台右下方空中画大力金刚,大力金刚又称“大力威怒金刚”“除秽金刚”,以大悲力犹如炽火,烧除秽恶生死业缘,故名“大力”。金刚赤脚立于岩石上,天衣绕肩飞扬,下着短裙,怒目圆睁,眉毛上扬,左手执金刚杵,右手屈臂上仰。榜题“大力金刚现” </p> <p class="ql-block">雷雹云中现</p><p class="ql-block">南台之顶左侧朱色腾云中,七只鼓圈绕雷神,雷神双目圆睁,上身赤裸, 腰围白绿双层裙,绿色头发呈两束竖起,双手向上击鼓,右脚下踩,左腿弯屈上撞,十分形象生动。榜题“雷雹云中现" </p> <p>灵鸟现</p><p>南台中部画出八只灵鸟飞翔,无数灵鸟化现,榜题“灵鸟现”。灵鸟给信众引路,昭示吉祥。敦煌文书《五台山赞》 中写道:“ 吉祥胜鸟时时见,夜夜飞来点圣灯。” </p> <p>化金桥现处</p><p>图中南台与西台之间的道路上空,大清凉寺右侧,彩色云中化现一座桥, 榜题“化金桥现处”,正是每位巡礼五台山的信徒期待亲眼目观的圣迹之一。佛陀经由金桥而获得般涅槃,金桥的出现是为了接引有缘信徒前往西方净土,敦煌本《五台山赞》 中云:“五色云里化金桥, 大悲和尚把幡招。有缘佛子桥上过,无缘佛子逆风飘。”</p> <p class="ql-block">佛陀波利见老人</p><p class="ql-block">画面中一黑衣僧人双手合十而立,腿上打白色绑腿,作行脚僧打扮,背负行囊,双手合十,对面文殊菩萨化现的老人,正在与他说话。老人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巾帻,左手置胸前握拳,右手前伸二指竖起。这是表现当时北印度罽宾国高僧佛陀波利到五台山朝圣,遇到化身为老人的文殊菩萨,让他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再来五台山,方可得见文殊大圣。榜题从左至右坚行书写“弗施波利从罽宾国来寻台峰遂见文殊并化老人身路问其由”。 </p> <p>佛陀波利二次上五台山</p><p>佛陀波利按文殊菩萨要求,返回印度,七年后携带梵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回到东土,译为汉文。然后携梵本再次登五台山,受文殊菩萨指引入金刚窟。 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一感通事迹。佛陀波利仍作行脚僧打扮,身穿黑色僧衣,腿上打蓝色绑腿,拱手向对面的文殊菩萨所化老人行礼,身后随从用担子挑着包袱等物品。老人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巾帻,右手持锡杖。榜题“佛陀波利见文殊化老人身问西国之梵” </p><p><br></p> <p>大圣文殊真身殿</p><p>在五台山全圆中央的中台之下,画大塑文殊真身殿。寺院为方形大院,建有山门、回廊、二层角楼,围绕朱栏。屋顶有青瓦,屋脊和檐边青绿色,五台山图中大型寺院多为这类建筑形式,榜题“大圣文殊真身殿”。院内佛殿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结说法印;佛左手边,普贤菩萨于六牙白象背上莲花座结跏趺坐;佛右边,文殊菩萨于青狮背上莲花座结跏跌坐,狮子和白象均蹄踩莲花。文殊真身殿是五台山圆中最中心的位置,是当时很重要的一座寺院。 </p><p><br></p><p><br></p> <p>万菩萨楼</p><p>万菩萨楼在大圣文殊真身殿下方,也是方形大院,有山门、回廊、朱栏、二层角楼,正中是四层楼阁,楼阁两边各有六身菩萨,双手合十,十二身菩萨表示文殊菩 的一万菩萨眷属。《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 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 常为说法。”</p> <p>大清凉之寺</p><p>南台下方画大清凉寺,是五台山十大寺院之一。 在五台山图中, 凡名称冠以“大”字的寺院共十处,与古代文 献所记五台山十大寺院一致。图中的清凉寺方形院落,绕以回廊 ,前有山门,中有佛殿, 四角二层角楼。院落中间二层佛殿,佛殿左侧一座二层高阁,右侧一座三层高阁,所有建筑都是重檐歇山顶,都坐落在砖砌的基台上。屋顶皆铺青瓦,屋脊、屋檐涂绿色。左侧高阁前一僧人坐于 椅子上,另一僧人双手合十似在聆听。佛殿前一身穿长衫 、头戴幞头的信徒正在礼拜。榜题“ 大清凉之寺”。大清凉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据《古清凉传》记载,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 </p> <p class="ql-block">大金阁之寺</p><p class="ql-block">大金阁之寺在南台北侧,方形回廊院,有两层山门、四角角楼。院落中间两层佛殿,殿前立一龙 首幡杆,悬挂五彩幡。佛殿左右侧各一座两层高阁,南面廊外有一座三层高阁。所有建筑都坐落在砖砌的基台上,重檐歇山顶,青瓦绿檐,山门、佛殿设登道。佛殿两侧院内,各有两比丘双手合十相对而立,似在交谈。山门外有两位头戴幞头、身穿长袍的信徒跪拜礼敬。这是整幅五台山图中绘裂最复杂的一座寺院。 </p> <p>大王子之寺</p><p>西台下方南侧画大王子寺,同其他大寺一样,方形院落,有山门、回廊、角楼,院内建有佛殿,佛殿前方和两侧设登道。后面回廊外一座两层高阁,重檐歇山顶,建在砖砌基台之上,东北角楼前立一龙首幡杆,回廊前比丘和信乐围绕花树供养。榜题“大王子之寺”。《古清凉传》载:“ 大孚寺北四里有王子烧身寺。其处,先有育王古塔, 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求文殊师利,竟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焉。”《 续高僧传》亦有相同记载。</p> <p>大贤之寺</p><p>中台和西台之间画大贤之寺,有山门、回廊、角楼,院内有佛殿,廊外一座两层高阁,重檐歇山顶,建在砖砌基台之上,侧回廊前两位僧侣双手合十而立,对面一位头戴幞头、身穿袍服的信众拱手礼敬,身后一侍从手捧经卷。榜题“大贤之寺”。 </p> <p>大建安之寺</p><p>大建安之寺,画在靠近五台山图中部、五台县城上方。方形院落,有山门、回廊、角楼,围绕朱栏,佛殿前方设登道。西南角楼前立一龙首幡杆,五彩幡随风飘扬。院内信士向比丘拱手行礼,比丘身后有一穿俗服侍者手捧经卷。</p> <p>大福圣之寺</p><p>靠近五台山图中部、万菩萨楼北侧,画大福圣之寺。四面回廊各开一山门,均为两层重檐歇山顶,东北、东南角有角门,而西北、西南角无角门。这一特殊建筑型制,是五台山图中的孤例。寺内两层佛殿右侧立一龙首幡杆,杆上五彩长幡飘动。屋顶有青瓦,屋脊和檐边绿色,朱栏只画了大部份,东山门底层到北山门底层围绕未画朱栏。</p> <p>大竹林之寺</p><p>中台北侧画大竹林之寺,方形院落,有回廊、角楼,围绕朱栏,青瓦缘檐。南边山门之外,东面、背面回廊正中均建有两层重檐歇山顶山门,所有建筑均建在高台基之上,院内两层佛殿、山门、四角角楼均设绿色登道。院内一位比丘与两位袍服信土双手合十相对而立。</p><p><br></p><p><br></p><p><br></p> <p>大佛光之寺</p><p>北台下方大佛光之寺,方形回廊院,有两层重檐歇山顶高阁式的山门、四座角楼和院中佛殿,青瓦绿檐,佛殿没有坐落在院落正中,而是与西北角楼相连。殿前一袍服信土跪拜礼敬,殿侧一比丘盘坐于高背椅上,椅前一头戴幞头、身穿蓝色袍服的信士弯腰拱手行礼,椅后立一头戴斗笠俗装侍从和一小沙弥,均双手合十。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1937年梁思成先生在五台山考察时发现了晚唐重修的佛光寺大殿,规模宏伟,可与古代文献记载唐代五台山大寺院相印证,是唐代木构建筑的代表作。</p> <p>大华严之寺</p><p>大华严之寺画在东台与北台之间,方形回廊院,有南北两座两层重檐歇山顶高阁式的山门、四座角楼,青瓦绿檐,佛殿坐落在院落正中,山门和佛殿有绿色登道,所有建筑都建在高台基上。佛殿前一头戴展角幞头、身穿袍服信士弯腰拱手行礼。东南角楼前院中一白色袍服信士拱手礼拜,身后一头戴蓝色斗笠的随从肩挑包袱。后方两比丘双手合十相对而立。此寺北魏孝文帝时创建,初名大孚灵鹫寺,因寺侧有一花园,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因澄观法师于此造《大华严经疎(shu)》,遂改称大华严寺。明代改名显通寺。 </p> <p>大法华之寺</p><p>东台之下大法华之寺为一大型寺院,方形回廊院,有山门、四座角楼,院内佛殿位置偏西,东侧有山丘,山下溪流蜿蜒于佛殿山门之间,北廊外建有两层佛殿一座,所有建筑都建在高台基上,重檐歇山顶,青瓦绿檐,山门和佛殿有绿色登道。山门一侧立龙首幡杆,悬挂五彩幡。</p><p><br></p><p><br></p><p><br></p> <p>八角佛殿</p><p>在大法华寺南侧与大佛光寺之间,画一座方形回廊院落,两层重檐歇山顶山门,寺内正中的佛殿为八角式,顶为八角攒尖,其上设刹,刹中有宝盖,宝盖下垂链子两条,系在檐角上,链上和檐角悬挂铃铛。佛殿砖砌台基两层,上高下低,殿正东面设板门,门前铺斜坡砖道,砖道两侧朱栏和佛殿四周的朱栏相接,砖道底部尽头为覆莲。院内坡道两侧各有一比丘双手合十而立。榜题“清凉院瑞经论藏”。八角佛殿的形式在五台山图中是孤例,从佛殿中露出的经卷画面来看,当时可能是用作藏经的。</p> <p>阿育王瑞现塔</p><p>北台与东台之间,大华严寺的北侧,画有一座白色石塔,榜题“阿育王瑞现塔”。石塔最下为覆莲,上为须弥座式基座,塔身覆钵式,每面开尖拱双龛,龛上两层塔檐,檐上山花蕉叶中再起覆钵,覆钵上再设重檐,山花蕉叶,蕉叶当中起刹,上为相轮三层、宝盖一层,顶为宝珠,宝盖系链下垂至塔檐,链上和塔檐四角系铃铛。阿育王为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于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传说在位时曾建八万四千座佛塔。</p> <p>降龙和尚之塔</p><p>北台下方南侧朱笔画一塔,榜题“降龙和尚之塔”。覆莲上须弥座式基台,座中束腰处每面两壸门,塔身覆钵式,开尖拱龛,塔身周围围绕朱栏,龛上两层塔檐,檐上山花蕉叶中 再起覆钵,覆钵上再设重檐,山花蕉叶,上为相轮三层、宝盖一层,顶为宝珠。塔两侧各立一身穿袈裟僧人持花供养。降龙大师李诚惠,曾活动于五台山,畜养一龙,后得到后唐庄宗的礼遇,被迎至洛阳,影响盛极一时,为五台山僧人信奉,并成为不断更新的《五台山化现图》中的重要元素。</p><p><br></p><p><br></p><p>壸门,壸读音为kǔn,在宋代李诫所编的《营造法式》中写作“壶门”,是一种佛教建筑中门的型制,也是一种镂空的装饰样式。</p> <p class="ql-block">法照和尚菴</p><p class="ql-block">北台下部画有一草菴,榜题“法照和尚菴”。结草为庐,是佛教徒修行所处之所,全图中共画有草庐33座,型制相同,为印度、西域样式,不同于汉地型制法照为唐代高僧,净土宗第四祖。法照称自己受到了文殊菩萨的点化,赴五台山巡礼,将其所见化现之事“立石题记”,并且写书流世。</p> <p>新罗王塔</p><p>万菩萨楼下方南侧,朱笔画一塔, 榜题“新罗王塔”。下砌砖石基台,上为三层覆钵式塔身,一、二层塔身各开龛,第三层覆钵体上再设重檐,有相轮五层、宝盖一层,顶为宝珠。宝盖下垂链两条,下垂在下方蕉叶上,链上和重檐上悬挂铃铛。敦煌遗书(S.5573)《五台山赞》中记载:“滔滔海水无边畔,新罗王子泛舟来。不辞白骨离乡远,万里将身礼五台。”新罗王塔与图中的新罗送供使、高丽王使反映了中国古代和东亚的文化交流。</p><p><br></p><p>从敦煌遗书描述的情况和五台山图中的新罗王塔来看,可能有一位不见于记载的新罗王子到五台山,并有可能就卒于五台山。</p><p><br></p> <p>东塔常住之院</p><p>大圣文殊真身殿北侧、大竹林寺下方,画一座方形回廊院,榜题“东塔常住之院"。院落建筑均建在砖砌台基上,院内有两层重檐歇山顶大殿。 院中人物众多,应是设斋供养僧众的场面。中间大殿内盘坐人,殿前站一人似正在禀报,下方三人抬着一口大锅,另一人手捧食物向三位盘坐持钵僧人奉送,西回廊之上亦有三僧盘坐,一僧双手合十,两僧双手张开。殿后两人合抬一盆而来, 后跟一人手托盘,盘中盛满馒头。 </p> <p>斋僧</p><p>斋僧即设斋食供养僧众,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供养,可得无量功德。我国唐代斋僧法回极焉盛行,曾举行万僧斋。东塔常住之院内外表现的正是斋僧。寺院的山门外,一头戴展角幞头、身穿袍服之人坐于马上,应是斋主,前方四位随从,其中两位手持顶属圆形物的细长杆,一位手托盛满馒头的食盘,对面一位头戴幞头、穿袍服之人拱手弯腰相迎。</p><p><br></p><p><br></p><p><br></p> <p>贫女菴</p><p>在大福圣之寺下部,山中画有一小草菴,榜题“贫女菴”。此菴与文殊菩萨化贫女的故事有关。据《广清凉传》《清凉山诘》等记载,北魏时大孚灵鹫寺庙会设斋,文殊菩萨化身为衣衫褴褛的贫女,怀抱婴儿,带一小孩和一条狗,剪几绺头发作为施舍之物。贫女连番几次求斋饭被呵斥后,离地化身现文殊像,孩子为善财童子和于阗王,狗属狮子。菩萨吟偈语点化众僧。</p> <p>无著和尚塔</p><p>在河东道山门北边的山上画有一塔,榜题“无著和尚塔”。覆莲上须弥座式塔座,覆钵式塔身开圆拱龛,塔檐上山花蕉叶中有覆钵,上为相轮三层、宝盖一层,顶为宝珠,宝盖系链下垂至塔檐,链上和塔檐四角絷铃铛。塔前一僧匍匐在地礼拜。文献记载,无著和尚入五台山,在金刚窟附近遇文殊菩萨化现的般若寺,听菩萨示偈点化。从此,无著隐居五台山至圆寂。</p> <p>金刚窟</p><p>金刚窟画在东台北侧,传说是文殊菩萨的住所,是五台山最重要、最著名的去处。传说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到五台山巡礼,遇文殊化现老人,让他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数年后,佛陀波利携带梵本再次登五台山,隐入金刚窟中。画中金刚窟为一方形回廊院落,院中一僧侣双手合十而立,应是佛陀波利。敦煌遗书(S.5573)《五台山赞》云:“金刚窟里美流泉,佛陀波利里中禅。一自来来经水载,如今即至那罗延。” </p> <p>河北道镇州</p><p>五台山图的北下角画一座城垣,榜题“河北道镇州”。镇州即今河北省正定县,是当时由河北前往五台山的必经之城。镇州城垣为板筑,上有雉堞(zhi die 音至叠——齿墙、战墙)。图上画出三面城门,均建有单檐歇山顶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门洞平顶。门外护城河蜿蜒围绕,城内有单层歇山顶殿堂,应是衙署一类的建筑。殿堂西侧另有单檐建筑一座,面阔约五间。殿堂东南方建有一座四层四角塔。殿堂前侍立两人,另一身穿蓝色袍服之人弯腰禀报。城西画大悲阁,城外通向五台山的大道上,有湖南送供使行列。</p> <p>永昌之县</p><p>五台山图中下方,河北道镇州城往南,过龙泉店,画一座板筑城垣,上有雉堞,榜题“永昌之县”。单檐歇山顶门楼,城内有单层歇山顶殿堂,应是衙署,殿堂与城门均为绿檐蓝瓦。城门外护城河之桥边,一人手持旌节而立。永昌之县即为历代之行唐县,后晋时改为永昌县,后汉复旧名,其辖境包括今河北省行唐县和阜平县的一部份。</p> <p>石觜关门(镇)</p><p>镇州城向南,过永昌之县有一片崇山峻岭,山北侧画有一座单檐建筑,榜题“石觜关门”。山南侧画一座城, 榜题“石觜关镇”。城垣为黑色板筑,上有红色雉堞。砖砌单檐歇山顶城门楼,城内有单层歇山顶殿堂,应为衙署。城门外一人骑于马上,二人立于两旁,显然正要离去,前方一人弯腰拱手相送。远处画出来往的行人、商旅,神态动作各异,有挑担者,有骑马者,有牵骆驼者,有的手持旌旗,有的手持弓箭。石觜关位于今山西省五台县的石嘴(咀)附近,距五台县城125里。五台山图中有些城池、关隘、山岭的位置和顺序不完全符合事实。石觜关属河东道,却画在河北道山门以内。</p> <p>河北道山门东南</p><p>五台山图中,石觜关往南,翻过青阳岭,画一座比较高的砖砌的单檐歇山顶山门楼,榜题“河北道山门东南路”。山门依山而建,有雉堞,青瓦绿檐,门为黑色,规模较大。山门左侧山上有释迦真身塔,下层砖砌基台,有登道,四层塔身、相轮、宝盖、宝珠,宝盖击链至上层檐角,链上及四层塔檐均挂铃铛。附近还画出一单檐建筑、打坐的僧人、行礼的路人、草菴中的修行僧等。</p><p><br></p><p><br></p><p><br></p> <p>会应福寺</p><p>万菩萨楼附近下方北侧,画有一座关隘,榜题“会应福寺”,这应当是画家误题。这是一座砖砌的单檐歇山顶门楼,绿檐青瓦,门为朱色。关前路上有行人,有的背负行囊。东侧画一草菴,榜题“梵口山菴”。菴前有两人供奉而来,一人手托盛馒头的食盘。</p> <p>五台县</p><p>五台山图中部、大建安寺下方,画有一座城池,榜题“五台县”。城垣焉板筑,上有雉堞。只有一道城门,四角有角楼,和城门楼型制相同,均属砖砌。城中有重檐歇山顶两层殿堂一座,建于基台之上,有台阶,墨色大门,应是衙署。</p> <p>五台县西南大桥</p><p>五台县城南侧,蜿蜒的绿色河流之上,建有一座木质大桥,榜题“五台县西南大桥”。弧形桥面,两侧有护栏,细部描绘得非常清楚,造型别致精巧,两边为望柱,望柱间栏杆最上面为横向的寻杖(即扶手),寻杖之下蜀柱和瘿(ying三声)项界画分明,再下画出盆唇、地伏。寻杖画为细圆形状,而盆唇、地伏则画作扁平的形式。画中两人行走在桥上,一人手指远方,似在指划路径。</p> <p>瘿项是一个上下小、中间扁圆的鼓状构件,犹如鼓胀的脖子。因为脖子上鼓溜被称为"瘿",所以这个构件叫做"瘿项"。瘿项直接承着上面的云拱。</p><p><br></p><p>盆唇在瘿项的下方、花板的上方,它是一个枋形构件,与寻杖平行,并与寻杖形象相仿。盆唇因为下部的棱角作了弧形处理,变得圆曲犹如盆的口沿,所以得名。</p><p><br></p><p><br></p> <p>河东道山门西南</p><p>西台下方的画面最下端,崇山峻岭中画有一-座较高的城门,榜题“河东道山门西南”。山门门楼砖砌,单檐歇山顶,青瓦缘檐,门为黑色。山门南侧山中有资福和尚菴,菴中僧人正打坐修行。山门外面画出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的牵驼,有的挑担,有的骑马,三五成群,很有生活气息。</p> <p>忻州定襄县</p><p>河东道山门不远的道边,画有一座小城垣,榜题“忻州定襄县”。城垣为板筑,上有雉堞。城门为砖砌,城中有单层建筑一座,与城门一样青瓦绿檐。这是离五台最近的一个县城。城内画有一屈膝弯腰之人,双手笼于袖中。城门外一人拽紧缰绳用力牵拉毛驴,毛驴身负货物不肯走,前蹄扬起,后方之人一手举1鞭催赶、一手用力推驴,双方都在用力而僵持的场面,非常生动。</p> <p>河东道太原</p><p>五台山图的左下角,绘有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城池,榜题“河口(南)道太原”。第二个字已漫患,仔细观察,可看出有改过的痕迹,可能当时已发现有误。据《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太原为河东道。城垣为板筑,上有雉堞。图上画出两面城门,均为单檐歇山顶门楼,城内正中单层歇山顶殿堂,应是衙署。城墙内西北侧盖一回廊院,院内建一座单层殿堂,院外一座两层高阁,城墙外亦起一座两层高阁与之相望。东城门内一蓝色袍服之人正拱手禀告,身后、身侧各一人 笼袖而立。护城河蜿蜒围绕。</p> <p>送供天使</p><p>太原城外道路上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前行,榜题“送供天使”,是朝廷派往五台山送供品的使团。图中前方的人已过桥,分为三列:左右两列是持钺、仗剑的护卫,中间一列有挑供品、香炉者,有背负香案者,有手提物件者。一人正在过桥,扭头向后看。在桥的后面,使者骑马正要过桥。隋唐五代时期,皇帝都曾派遣使者到五台山送供品。</p> <p>送供天使行列(局部)</p><p>这一队送供天使人数聚多,规模比较大。前方护卫及挑夫等已过桥,后面使者正准备骑马过桥。使者头戴展角幞头,其前两位着挎褶的侍从步行,一人正回首说着什么。马后亦有两位步行侍从,后方三位骑马者头戴朝天幞头,骑黑马者手持旗幡。</p> <p>湖南送供使</p><p>图中北端下方,镇州城外通向五台山的大道上,画有湖南送供使行。中间是头戴展角幞头、身穿赤色袍服的送供使,骑白马正要过桥,前后有骆驼和骡、驴驮运各种供品,前后所驮物品上各插有两面牙旗,说明是官府所属。榜题“湖南送供使"。前方牵骆驼者头戴斗笠、身穿黑色长衫,另两位随从走在队伍中间和最后。图中表现的应是《清凉传》所载,后晋时楚王遣使到五台山送供的事。</p><p>这里的“湖南”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楚国为唐末马殷所建,共传六主,厉57年,后周广顺元年(951)为南唐所灭。</p><p>图中所描绘的正是公元947年,楚王遣人到五台山送贡的史实。另外,这一幅五台山图原稿的绘制时间,不会早于公元947年。</p> <p>新罗送供使</p><p>在镇州城南侧上方,另条道路旁画有一座单层歇山顶房屋,榜题“新荣之店”,店外一人拱手迎接客人,随从一手捧餐具、一手提水瓶,旁立侍候。来的客人为四人,榜题“新口口(罗送)供使”。使者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头戴展角幞头,身穿青色袍服,下着白色长裙,脚蹬白靴,左手拉缰绳,右手持鞭。前后各一位随从,后方一红一白两头驴驮着行囊,驴后面一位随从正挥鞭催赶。使者背对五台山进人“新荣之店”,应该是从五台山送供而归。 </p> <p>高丽王使</p><p>图中“永昌之县”上方、石觜关门之前,绘有一组人物,榜题“高丽王使”。前方三男子头戴笠帽,上身穿团领短衣,内套长衫,系腰带,下穿白色长裤。第一人肩披较大蓝色褡裢,双手合十,虔诚致礼;第二人左肩披黑色褡裢,左手紧握黑色水袋,右手持钺;第三人右肩扛棍挑白色红盖编织筐和包袱,左手持一水袋。后方使者骑白马,头戴展角幞头,身穿褐色袍服,右手揽缰绳,左手持鞭。使者前方-位头戴展角幞头、身穿白色袍服的官吏正拱手屈膝相迎。 </p> <p>生活场景</p><p>图中“石觜关门”上方大路旁,画有一座单层歇山顶房屋,榜题“灵口之店”。房屋左侧画拴马桩和马槽,马槽中似有水,方便来往旅客使用。房屋右侧,两个人分别手持杠子的两端平推杠子,围绕圆台转动,在推磨磨面。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幅“杠子压面图”。 </p> <p>牵驼上山之行人</p><p>河北道山门与石觜关镇之间山岭上画出来往的行人、商旅,神态动作各异,其中有牵驼上山之人。前方一头戴斗笠、身穿褐色长衫之人,右手拄棍,身体略向前倾使劲,左手拉缰绳牵着一白一红两匹骆驼;骆驼背负行囊,累得上不动山了;后方一头戴软角幞头、身穿白色长衫之人右手持鞭催赶,左手用力推着骆驼向前,十分形象生动。</p><p><br></p><p><br></p><p><br></p> <p>牵驴下坡者</p><p>石觜关镇前的山岭斜坡上,有牵驴下坡者。前面一人牵着缰绳,小心翼翼往下行,后面还有一位头戴巾帻、身穿白色长衫者跟随,似在后面护持。驴子驮着行囊,似前腿伸直,也在努力不往下滑溜。人与驴的神情动态都很真实。 </p> <p>牵驴行旅者</p><p>万菩萨楼下方,有牵驴行旅者沿着山谷中的小溪行进。前面一人回身拉驴,右手拉缰绳,左手挥鞭催赶,身体向后撅臀使劲。两头驴背驮绿黑色相间的行囊,后驴右边两蹄扬起。驴后一人也身体前倾,背负行囊,艰难地行走。</p> <p>赶驴者</p><p>一头不堪重负的毛驴累倒在路上,前面一人回身,龇牙咧嘴似在呵斥毛驴,右手持鞭,左手抓住缰绳用力向前拉驴;后面一人左手用力推毛驴臀部,右手扬起鞭子猛抽。图中生动地表现了普通百姓赶驴的生活情景,也反映出朝拜五台山的艰辛。</p> <p>背负行李者</p><p>五台县城外,“取性道者菴"下方的道路上,画有两个背负行李的路人,两人均身穿长衫长裤。前方一人头戴帽子身体前倾,左手扶右手托背后的行李,显然行李很重,脸上表情似也在使劲。后方一人头戴包巾,背负捆在一起的卷条状行李,双手在胸前扯着捆绑行李的绳子,看上去比前方之人稍微轻松点。人物画得十分形象生动。</p><p><br></p><p><br></p><p><br></p> <p>法华之菴</p><p>图中部万菩萨楼下方,丘陵之间有草庐数座,榜题“赵四师菴”“法华之菴” 等,僧人结草庐,在山中刻苦修行。法华之菴内一身穿朱色袈裟的僧侣盘坐,菴前一僧双手合十向前方两位路人施礼。对面头戴幞头、身穿袍服之人,双手合十屈膝施礼问候,身后身穿长衫的随从背负行李。</p> <p>修行者</p><p>五台山图中共画出草菴33座,都是西域样式,开圆券门,顶部用束草做结,多是僧人修行之所。东台山脚下画三座并列的草菴,菴中分别有一位身穿袍服的俗家信徒打坐修行,感念文殊菩萨教化,左右两侧青衫、蓝衫者头戴软角幞头,中间白衫者头戴展角幞头。这是全图草菴中唯一画居士打坐修行之处。</p> <p> 五台山传说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自北魏以来成为佛教胜境, 唐代以后佛事更盛,龙朔年间( 661-663 )沙门会颐创制《五台山图》,并在中原流传开来,吐蕃曾遣使向唐朝求五台山图,而日本僧人圆仁从中国返回日本时,也曾带回五台山图。所以在唐代以来五台山图就已广泛流传。莫高窟在中唐时期第159窟等窟已出现了五台山图,但仅为小型屏风画。第61窟的营建本是为了供奉文殊菩萨的,原来佛坛上主尊为骑狮的文殊菩萨,今已不存,仅在背屏上留下一段狮尾。西壁的五台山图就是配合文殊菩萨信仰而绘制。此图以中台为中心,北侧画东台与北台,南侧画南台与西台,山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寺院、兰若、草菴等一百多座。其中的寺院、名胜均与唐代文献所记相符,如相关文献所记的十大寺院,都可以从图中找到。在画面下部南侧画出由太原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中部则画出五台县城,北侧则画出由河北道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唐代虽然已有一些屏风画表现五台山图,但都是仅画出一座或几座山峰,象征五台山。而第61窟的五台山图则是五台山的全景图,并在其中画出大量重要的寺院、文殊化现相关的传说以及通向五台山的道路。虽然五台山图画稿来源于中原地区,但针对61窟西壁这样大的壁面来设计五台山图,显然不可能有内地提供的完整画样,应该是敦煌的画家参考了内地传来画样重新设计的壁画,反映了这一时代敦煌画家的艺术创造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