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课件来自:深山野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诗人简介:深山野叟,原名谢景发,现居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诗钟李白,作品业余诗词创作四十余年,九鼎文学社名誉社长及顾问。</b></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讲解:此间风月</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风尘浪子,师从深山野叟先生。又名此间风月,本名曾令军,字梓墨,号濂溪堂主。专业歌曲填词人,代表作:刘雨林《岁月》,《渡情》、《无眠夜半》、《长相思》等。出生于1984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人,现居住于广东省佛山市。中国诗歌网会员,九鼎文学社创始人。诗写祖国的大好河山,词写自己的梦想人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各位诗友们,大家晚上好!转眼间此群建立有一个多月了。从之前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现在的一片和谐,属实不容易。要感谢各位家人们为此群的付出,共同维护才有今天的纯净交流园地。</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记得当初我开讲的第一课,是以我恩师的课件开启。我恩师对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四十多年。读过及专研过的各种诗词书籍也不少。今天是我在此群讲的最后一堂课。这也是我恩师的课件。《炼字与炼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诗词的炼字和炼意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古人注重炼字和炼意。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等,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安一个字,燃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东坡古人推敲用字,看重的是选择最准确的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来体现丰富的内涵,这个词往往就是整首诗的“诗眼”。而诗眼乃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性词语。诗歌鉴赏要抓住诗眼,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主旨。</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炼动词。</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而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比如大家熟知的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中的“生”字,我以前总以为是这个“升”字。细细体味起来,二者的区别还是满大的。“升”只能描述出明月从海平面上由低到高的渐变过程,描述的只是月亮本身。而“生”字就不同,它让我们想到了生产生育的全过程,其中就暗合了胚胎从无到有到生的整个情节。仿佛大海是明月的妈妈,是她孕育了明月,又把明月从肚子里生出来。我们看到这一句诗,似乎是在现场观摩一个孕妇是如何既辛苦又幸福地把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挤出肚皮外一样。一方面我们会联想到明月是怎样的如初生小婴孩般娇嫩可爱,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联想出大海是如何地充满了母性的光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炼形容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br></span></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例如秋思之祖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藤和树两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绿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加一个“枯萎”的“枯”字,生机没了,活力死了,颜色也换成黄的了。不仅如此,加一个“衰老”的老字,连体形都变得我们无法忍受了,沧桑之感顿出。而“昏鸦”的“昏”字,不单单是让光明离我们而去,而且思乡之情也渐露端倪。至于后面的“断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再如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满”字,最后选定“绿”字。再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被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也是经过多次改动。不管是“绿”还是“闹”,都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蓬勃生机,这就是炼字的效果。</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3、叠音词。</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叠音词除了生动形象的摹拟声言形态,营造意境,诗文生动更形象外,还起到了舒缓音节,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的作用。如高启《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葱葱”“靡靡”写出了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踏莎行•雪中寄友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滚滚浓云,茫茫细雾。飘飘洒洒天涯路。无忧无虑落秋溪,白冠两岸青青树。 寄语金陵,传言银素。雪人却盼堆何处。胡天十月枕寒流,江南挚友思朝暮。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于2018年10月11日。我写诗词也爱用叠词。</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4、数量词。</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数量词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庚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尽管元遗山慨叹“独恨无人作郑笺”于前,王渔洋表示“一篇锦瑟解人难”于后,“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垦词,在高明的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古诗词中,数词除了指数目之外,大都具有“夸张”色彩。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数字“万”写出了学识之多,才能之高,而“一”写出了价值之低,作用之小。诗人向往着以自己的学识兼济天下,潜心苦读,满腹经纶却无人欣赏,不能为世所用,从而表达了自己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5、虚词。</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古人曾经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 (罗大经《鹤林玉露》)。可见虚字的作用的确不小。</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①副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把静中之动、寂中之欢,写成了一曲绝唱。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悲凉的心境;“独”字,根据对仗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偏偏”之意,诗人却偏偏要在多病之秋登高感怀,这不正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那种忧国忧民、虽九死犹未悔的执着精神的体现吗?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一个“复”和“又”字把游子那种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来了。“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对副词的鉴赏,是新出现的考查内容,一般注重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频率、方式等副词。如元代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又”字暗示了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②象声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象声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词语,大部分都是重叠的词语,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唧唧复唧唧”“嘈嘈切切错杂弹”等,也有一些不重叠的词语,如“呕哑啁哳难为听”“船尾跳鱼拨剌鸣”等。如苏轼《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③语气词。</b></p><p><b style="font-size: 20px;">语气词主要用来标示句子的各种语气,在古代散文中较为常见。在讲究含蓄蕴藉的诗词中,恰当地运用语气词,也能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如苏轼《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乔初嫁”暗示出美女配英雄,写出了周瑜年轻有为和英姿勃发的形象,一个“了”字表达了词人的崇仰之情。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字表达了词人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的感叹,也暗示了词人的一生即将结束。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具有美的价值。只有做到语意两工,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清朝人沈德潜有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可见,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这样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深山野叟),一字一字码出来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课件非常珍贵。</b></p><p><b style="font-size: 20px;">炼字精准了,整首作品都活了。</b></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特别申明:直观课件、需者自取、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版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