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突然想去黄鹤楼转转,来大家一起哦!在到达黄鹤楼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黄鹤楼。</p><p>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园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不少脍炙的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慢慢演变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如实”的景观楼。唐朝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黄鹤楼自古就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并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p><p> 因战火频繁,一千多年来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园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变宽30米,顶层变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p><p> 景区体现了黄鹤楼的传说文化、三国文化、诗词文化、建筑文化、道教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长江、蛇山与黄鹤楼文化游记结合,形成了自然风光和文人景观相融一体的景区。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p> <p> 我们从东门进,沿途经过:岳飞铜像、四季牌坊,(坊的左侧有40元的自费表演) </p><p>白云阁、千年吉祥钟、古铜顶(原物)</p> <p>岳飞铜像</p> <p>四季牌坊</p> <p>千年吉祥钟</p> <p>宝铜顶</p> <p> 进入黄鹤楼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的陶板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壁画高9米,宽6米,由756块彩色陶板镶嵌而成。画面分为天上,人间两部分。天上,仙人口吹玉笛,驾鹤腾飞;人间众人载歌载舞欢聚黄鹤楼前,楼前是葱葱郁郁的树林,四周有大片的白云缭绕,背后是滔滔江水。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欢乐,浪漫的意境。壁画是中央美院周令钊教授精心创作,由湖北宜昌陶瓷厂烧制,同时这幅壁画也为我们再现了黄鹤楼因仙得名的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p> <p>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姓辛的商人,、在蛇山脚下开了一个酒馆,一年冬天,他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道士可怜,便分文不收送他热酒暖身子。老道为答谢辛氏,送了一只黄鹤,然后,转身不见了。从此,黄鹤为辛氏带滚滚财源。十年后,老道收回黄鹤,驾鹤而去。辛氏为答谢老道人,在蛇山上建了一座高楼,并为这座楼取名为黄鹤楼。</p> <p> 神话故事固然美妙,但历史仍然是主宰黄鹤楼命运的真正动力,现在请大家随我上二楼去了解黄鹤楼的历史,黄鹤楼大厅正中的《黄鹤楼记》,雕刻在崇阳县出产的大青石板上,这是现存最早介绍黄鹤楼的文章,由唐代闫伯理撰写,当代书法家王葭举书,主要介绍了唐朝黄鹤楼历史的沿革以及对它的评价,楼记两边是两幅壁画,您瞧,左边这幅名为《孙权筑城》,再现了当年修筑黄鹤楼的历史背景,而孙权在城头黄鹤矶上建作观察瞭望之用的大楼便是最初的黄鹤楼。右边这幅名为《周瑜设宴》也是人有代表性地反映了黄鹤楼建成之初的活动情形。自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屯兵江夏,“因矶名楼”以来,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的沧桑变迁,黄鹤楼虽因战乱、火灾、雷击等劫难而屡毁屡建,但形制规模却日趋奇特宏达,赢得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而且结合历代建筑发展变化的特点,可以勾勒出黄鹤楼“乱世则废,盛世则兴”的兴衰起伏的历史沿革。我们现在来到的便是二楼的历代建筑模型室。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为三层,代表着天、地、人三和。第一层有12个飞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飞檐翘角,代表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八个檐代表着二十八星宿。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遗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最后一座就是现代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p><p> 黄鹤楼是一座高雅的文化殿堂,一千多年的沧桑兴废的频率恐怕天下任何一座楼阁都无法比拟,儿围绕这座楼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更是多姿多彩。三国吴主孙权在创建军事瞭望时,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的唐朝竟将它转换成一座观赏楼,崔颢、李白的诗歌,闫伯理的楼记,从而开创了诗文传楼的先河,引得无数文人荟萃如此,形成了世代相互继承的文化传统,这无疑为黄鹤楼文化耀眼于中国文坛奠定的雄厚的基石。</p> <p> 三楼壁画《文人荟萃图》以中国传统的工笔写意的绘画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崔颢、李白、孟浩然、王维、贾岛、顾况、白居易、刘禹锡、陆游、范成大等唐宋时期十多位文化名人登临黄鹤楼,陶醉于“峨峨楚山,浩浩汉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壁画图文并茂,人物如真人般大小,形象栩栩如生,由中央美术学院华其敏创作,山东淄博陶瓷厂烧制。</p><p> 我们看看,中间这位穿红衣服的正是唐代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预览完后即兴赋了一首诗《黄鹤楼》:</p><p>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p>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p><p>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p><p>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p> 而这,也引出了文坛中著名的那段佳话:崔颢提诗,李白搁笔。也正因为如此,也由于礼拜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尽折腰。</p> <p> 四楼是既往至今的游客留下的即兴墨宝,字写得好,有兴趣的也可以展示一下,这里就带过。</p> <p> 所谓无限风光在顶楼,现在我们登上黄鹤楼最高层五楼,在五楼大厅正中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这幅画由十幅画组成,面积达99平方米,气势恢宏,是黄鹤楼中规模最大的,描绘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话渊源。它是由中央美院教授楼家本精心创造绘制而成。时隔32年,也就是2019年,78岁高龄的楼家本再次应邀回到武汉,对这组因岁月侵蚀渐渐失去昔日光彩的作品进行修复和创新,让这组传世名作华彩重生。大家请看,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最中间的壁画名为《浪淘沙》,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绘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浪淘沙》左边的壁画名为《流逝》,描绘了黄鹤楼出现之前的历史文化,盘古开天、屈原行吟泽畔等历史故事都蕴含在画中。右侧壁画名为《年华》,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把李白醉酒、岳飞抗金等故事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p> <p> 现在站在楼顶,武汉三镇的美景尽收眼底。感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观和武汉人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p> <p> 东门的背面是西门,西门出去是长江大桥、司门口、户部巷,我不去那里就有折回来了。本应该从东门出去的,结果走岔了,看到的是“西爽亭”,沿着就到了南门的出口。印象当中,好像错过了李白的“搁笔亭”,石痴“米芾拜石”……</p> <p> 但赏到了“天下江山第一楼”,过马路就是红楼了。啥时再去西门走走,出西门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