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人的小朋友家长应如何配合

Stupid Kid

<p>根据近期咱们班发生的一些问题,做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文字(老师自己的观点,欢迎讨论)</p> <p>咱们班孩子年龄在3—4岁之间,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时期,加上从未上过幼儿园,经常会有抓、咬、打现象发生,孩子痛苦,家长心疼,老师也心疼。</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讲到: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同时,2—3岁左右的孩子,处在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孩子对自我行为与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还有就是2—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迅速时期,也是表达能力比较贫乏的时期。有时候他们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心里有话说不出来。抓人、咬人、打人就是消除不满的情绪,来引起别人的注意</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表达一种情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般而言,中班宝宝咬人并无恶意。由于不懂得用语言自我的生活感受,常常通过咬人来表示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如有时同伴间的矛盾不知如何表达就用动作代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表达一种认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班宝宝已有了一定的对外部世界认识和分辨的能力,但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当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时,有时就会急得咬人。如,有时和同伴争抢玩具,有的幼儿会用咬人来告诉同伴:这是我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表达一种愿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差异,中班宝宝很多时候很难找到合作和交流的伙伴,有时遇到交往上的困难时往往也会采取咬人的方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已经成为一种习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宝宝开始长牙,抓到什么东西就咬,时间一长宝宝咬人就成了一种习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5、是一种社会性模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社会性模仿是宝宝学习的一个重要媒介,但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有时也会尝试着去咬别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p>根据宝宝的种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正是模仿的年龄阶段,如果到时候其他的小朋友也模仿到了这种攻击性行为该怎么办?于是我寻找资料、学习并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p><p><br></p><p>1、预防为首要。</p><p><br></p><p>坚持每天进行安全教育,给孩子剪指甲,根据孩子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分析,让他知道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p><p><br></p><p>2、要有耐心,着重教育。</p><p><br></p><p>孩子发生咬人事件后,也不要过于担忧而去责怪孩子,应该认识到孩子咬人大多是属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要耐心对待,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然后进行认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p><p><br></p><p>3、注意缓解,多关心。</p><p><br></p><p>其实我发现宝宝们也很需要我们的爱,需要友谊,只是他的表达方式用错了。</p><p><br></p><p>4、让孩子学会使用语言。</p><p><br></p><p>每当发现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他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老师或爸爸妈妈求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情感,提出要求,尽可能减少身体冲突。</p><p><br></p><p>5.、利用给孩子讲故事等方式发展孩子的“共情”能力,培养孩子社会性情感。</p><p><br></p><p>对于宝宝的“暴力”,父母要善加理解。宝宝之间常常因为争抢玩具或其他的物品打起来。当你听到宝宝委屈地说“妈妈,他打我”时,“受害者”的妈妈和“施暴者”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因此他们常对自己的宝宝说:“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不幸的是,这种方法通常不起作用。假如丁丁打了乐乐,而乐乐也回击了他,结果常常是丁丁并不会就此住手,他还会再打乐乐,那么两个宝宝之间的恶战就会愈演愈烈。乐乐的妈妈应该这样对乐乐说:“别让丁丁打你,把他的手抓住,推开他,或者离他远一点。”或者这样对乐乐说:“你告诉丁丁,你不喜欢打架,别的小朋友也不喜欢打架,再打架谁也不和他玩了。”当然,这个方法并不总能奏效,但它可以让宝宝明白,父母不赞成他们互相攻击,而且互相攻击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丁丁的父母则要分析丁丁的这种行为是偶尔的,还是经常的。</p><p><br></p><p>宝宝们的情感和行为变化是很大的。他们常会从友好变成攻击,从善良变成残酷。如果打别人是宝宝偶然发生的行为,那么父母就应当弄清事情的原委,并承认隐藏在宝宝攻击行为之后的情感(常常是因为气愤)。如果宝宝的攻击行为是经常的,那么父母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经常打宝宝,打宝宝实际上就是为宝宝演示攻击行为。另外,当宝宝偶然出现攻击行为时,自己是否及时阻止了,如果父母默许了,那么他就倾向于经常出现这种行为。</p><p><br></p><p>建议家长配合应对措施:</p><p><br></p><p>当得知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相当重要,这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有着巨大的作用。家长应该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宝宝,既不要表示高兴,也不要严厉批评,更不要打孩子。</p><p><br></p><p>1、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等宝宝平静以后再跟宝宝讲道理。</p><p><br></p><p>2、问清楚孩子打人的缘由,和孩子一起分析打人的对错和需要负起的责任。</p><p><br></p><p>3、如果责任在自己的孩子,应主动让孩子向对方道歉。</p><p><br></p><p>4、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p><p><br></p><p>5、如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p><p><br></p><p>6、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则性问题,则要教育孩子学会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利益。</p> <p>如何预防孩子打人:</p><p><br></p><p>1、培养宝宝的爱心,例如让宝宝养小动物,跟布娃娃玩耍,哄布娃娃睡觉,洗澡,盖被子等。或教会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让宝宝学会表达别人的爱。</p><p><br></p><p>2、经常带宝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会与人交往,学习分享和互相游戏,团结协作。</p><p><br></p><p>3、要经常与宝宝交流沟通,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p><p><br></p><p>4、家长树立正确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打情骂俏。</p><p><br></p><p>5、给宝宝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对宝宝的影响非常大。少让孩子看暴力画面的电视节目或故事书。</p><p><br></p><p><br></p> <p>小结:</p><p><br></p><p>小班幼儿的情感水平较低,而且外露,不稳定,所以小班宝宝咬人现象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现在随着孩子们的不断适应和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在慢慢减少.所以除了正确的引导,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这只是成长阶段的过程。</p><p><br></p><p>同时感谢家长一直对我们工作的配合和理解,帮助宝宝一起度过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如:遇到问题,家长和我们老师进行交流,不要直接去训斥其他孩子,自家的宝宝如有这种现象要配合老师进行引导等.相信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宝宝们会越来越和睦的相处!</p>

宝宝

孩子

家长

丁丁

乐乐

咬人

表达

打人

自己

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