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枫叶渐红,秋意渐浓。</p><p> 秋日既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萧瑟,又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既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赞叹,又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哲思。</p><p> 在这个不平常的秋日,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大赛也拉开了帷幕。</p><p> </p> <p> 在历时近一个月的市区两级课赛中,小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此次课赛中来,出谋划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终,我校参赛教师范海燕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冲破重重阻碍,取得市级二等奖的理想成绩。</p> 一.理论学习促成长 <p> 今年的课赛,从一开始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文件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理念的创新。什么是“大单元”?怎么进行设计?大家一头雾水。打电话向专家咨询、翻阅查询资料……磕磕绊绊中,第一份单元设计方案出炉了。</p><p> 获得片区一等奖,让我们欣喜之余,区教研室黎斌老师和评委们的一番话,又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理论知识不扎实,理解不到位,使我们的单元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怎么办?继续修改。</p><p> 几个晚上的加班加点,大家群策群力,第二份单元设计方案完成。</p><p> 肃州区五进二选拔赛,说课第一名,顺利入围代表肃州区参加全市的比赛。同时,评委们再次提出,我们的单元设计仍然存在不足。 压力就是动力,我们又一次拿出教学用书,细细研读,找出崔允漷先生关于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专著,一点一点琢磨,一点一点修正。</p><p> 在一次一次的修正中,我们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学用书的使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p> 二.磨课研讨抓细节 <p> 确定参加课赛的老师后,学校教务处牵头,抽调各年级精干教师组成了磨课团队。然后根据本校各年级的教学进度,确定磨课篇目,集体备课、上课研讨,边上边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整整三轮的磨合,各种预设问题、突发情况均考虑在内,争取做到万无一失。</p><p> 在肃州区五进二说课比赛前,仍然是加班加点,深夜教学楼亮着的的灯光,见证了我们的辛劳。</p><p> 功夫不负有心人,说课之后紧接着就是全市的比赛,这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p><p> 竞争格外激烈,来自各县市和市直各学校的优秀选手摩拳擦掌,都准备一展身手。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最大可能展现优势?课堂教学的亮点有哪些?各种各样的问题背后是殚精竭虑,尽可能尽善尽美。</p> 三.课赛课堂展风采 <p> 在片区课赛上,范海燕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从课堂时间的安排,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展现出老师极高的教学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巧。</p><p> 在肃州区五进二的选拔赛上,主要从单元教学设计和说课两方面进行衡量,说课打分占比达到百分之八十。范海燕老师侃侃而谈,挥洒自如,五位评委均认为范老师具有代表肃州区参赛的能力。</p><p> 在全市的课赛上,范海燕老师执教《家国之梦——少年中国说、己亥杂诗群文阅读》,从一上课的互动,范老师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堂温馨而热烈。随着课堂教学的步步深入,孩子们越来越投入,越来越积极。在教师声情并茂、充满感情的范读中,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结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交付给每一个中国少年,既呼应了课题,又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四.课后反思提能力 <p> 课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研究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只有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小语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观看此次课赛的课堂教学实录,讨论得失,以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作用。</p><p>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必将在市区两级教科所、教研室的统一安排和学校的大力推动下,取得更好的成绩!</p> <p>文本:杨晓梅</p><p>图片:胡小燕 杨晓梅</p><p>审核:杨国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