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zhangzhe(谢绝私聊)

<p>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光绪十四年才改为颐和园,是当时的慈禧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部分组成。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78%,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而连接于北麓的“后湖”,构成山环水抱的形势,把湖和山紧密地联成一体。园中的主要景区: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p> <p>雨中当船驶入昆明湖,眼前的景色令人惊艳,一幅幅浓郁美丽的油画展现在了眼前。</p> <p>西堤六桥指的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六座桥,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在柳桥和练桥之间为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p> <p>界湖桥</p><p>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之劫,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p> <p>豳风桥</p><p>清漪园时期名桑苎桥,光绪时期为避咸丰帝(奕詝)名讳,改为今名,取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活的作品——《豳风》。以“桑苎”或“豳风”为桥名都是为了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p> <p>玉带桥</p><p>建造于乾隆年间,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p> <p>镜桥</p><p>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p> <p>练桥</p><p>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p> <p>景明楼</p><p>景明楼始建于1750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乾隆皇帝用“景明”二字作楼名,一方面景明楼具有“柳绿桃红、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另一方面是借《岳阳楼记》中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自己在游娱之中“偷闲略赏还知愧”,“后了先忧缅前贤”。</p> <p>柳桥</p><p>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p> <p>西堤上的无名桥</p> <p>绣漪桥</p><p>绣漪桥在北京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p> <p>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p> <p>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p> <p>细雨中的玉泉山玉峰塔</p> <p>十七孔桥是北京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 东接东堤, 西接南湖岛。长约150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因有十七个桥孔券而得名。十七孔桥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头和桥栏望柱上雕有大小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两端各有两只石雕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精品。</p> <p>南湖岛</p><p>南湖岛位于北京市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南侧,昆明湖西堤以东、万寿山以南的湖水之中,占地一公顷多。南湖岛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起着丰富水面景物的重要作用。</p> <p>雨中邂逅的颐和园,让人如痴如醉,如入仙境。</p> <p>颐和堂外草萋迷,和气融成万物齐。</p><p>园树绿深连苑路,雨花红乱入楼梯。</p><p>中天日月开新景,秋水风烟忆旧题。</p><p>色相自来皆幻境,佳人何必隔云泥。</p><p>用一首藏头诗结束我雨中昆明湖之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