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互相交流促提升!——绥德县第一中学“同课异构”活动纪实

魔幻流星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十一月,秋声安寂。刚入孟冬,阳光犹暖,绥德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教研处经过一周的组织协调,安排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同课异构”是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一种的教学研讨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p> <p>  教研处安排我校高二生物、高一地理两学科组所有成员参与本次活动。相关教研组教师参与了听课活动。</p> <p>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活动开始。生物组课题《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p> <p>  第一堂,杨妮老师运用引导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开篇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上的隔离,导致用传统上杂交育种的方法就无法得到不同物种的杂合个体”给出问题,进而引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以及本节内容。</p> <p>  第二堂,雷帆老师用番茄和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例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用导学案进行讨论,再回顾上节内容和本节课进行衔接。</p> <p>  第三堂,白雪峰老师通过提出问题“番茄(茄科,番茄属)和马铃薯(茄科,茄属)两种生物既是近亲又是不同的两个物种,如果它们融合在一起会得到怎么样的生物体呢?”以此引出本节内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p> <p>  第四堂,由获得陕西省生物实验技能高中组一等奖的钟莉莉老师讲授。钟莉莉老师首先通过一小段视频导入新课,并通过小视频引出五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进而引出植物体细胞杂交流程。</p> <p>  十一月十七日下午,高一地理组,课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 <p>  第一堂,郝江伟老师以复习回顾引题,紧接着指出本节课在教材中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并运用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求知欲。</p> <p>  第二堂,叶艳丽老师用一张青藏高原的图片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循循善诱,逐步深入,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点,并通过介绍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p> <p>  最后一堂,康佩佩老师利用生活中的面包和富士山对比,导入本节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过程中结合同学们生活习性,指出大气的“任性”,喜欢“吃”长波辐射,不喜欢“吃”短波辐射,更易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时紧密联系生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p> <p>  随后,对本次参与活动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议,肯定了他们的长处,指出了他们各自的不足。</p> <p>  活动结束后,刘校长为参与活动的教师颁发证书。</p> <p>  各位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在各自的课堂中发挥了自己的教学长处与专业风采。有的从新颖的角度出发,将生活实际与课堂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独到的思考方式;有的将基础知识讲实讲透,并与高考要求相结合,打造成一堂高效课堂;有的在讲解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学生们喜欢的流行元素,在课堂中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寓教于乐,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通过此次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展现了同一学科组每个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进而增强团队意识,激发进取精神。为今后我校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提供了丰富经验。</p><p><br></p><p><br></p><p><br></p><p>撰稿:张 巍</p><p>审核:王春燕</p>

学生

同课

教师

老师

本节

课堂

异构

活动

导入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