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枫泾镇地处金山区西北部,东接朱泾、松江新浜和泖港,西连浙江嘉善,南邻浙江平湖,北通青浦练塘,与沪浙四区县交界,是上海的西南门户。1993年撒枫泾镇、枫围乡,设枫泾镇。2005年并枫泾和兴塔两镇为新枫泾镇,面积91.66平方千米,辖23村6居。</p><p> 枫泾成市于宋,元1275年建镇,初称白牛镇。相传有一陈姓官员,隐居于此,一生清风亮节,死后为纪念他,改名“清风泾”。至明末简称枫泾。古时地跨吴越两界,称“吴根越角”。镇内多小圩,形似荷叶,别号“芙蓉镇”。明宣德五年(1430)起,以界河为界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归越,历经五朝,至1951年南北二镇合并,统属江苏松江。1966年10月划归金山县。</p><p> 兴塔镇因境内有宋代建的兴塔禅寺而名。清成市镇,1934年设兴塔乡,1958年成立兴塔人民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撒乡建镇。</p><p> 枫泾古镇多明清风格建筑,具江南粉墙黛瓦特色,其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镇水网遍布,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历来民风淳朴,崇尚耕读。</p> <p> 界河桥位于镇中吴越交汇处,北吴南越。“界河两岸分南北,半隶茸城半魏塘。”</p> <p> 界河边的界河弄,小小一弄,处吴望越。</p> <p> 致和桥,位于南北市河中段。因建于元致和年间得名,是枫泾现存的最古桥。</p> <p> 泰平桥,为枫泾最高的石拱桥。</p> <p> 枫泾历来注重课读取仕。镇内立有状元、进士、举人三座牌坊,刻有历代中仕名单。此为状元坊,自古以来出过三位状元。</p> <p> 金圃宅第,系清康熙朝要臣谢墉在家乡的内宅。因谢墉号金圃得名。宅为三进三埭为枫泾首宅。</p> <p> 启秀堂,金圃宅第正堂。“启秀堂”三字为乾隆十一子永瑆所题。现为“枫泾历史文化陈列馆”。</p> <p> 施王庙。施王其名施全,宋高宗时人,为岳飞手下大将。因行刺秦桧未成而亡。枫泾百姓为纪念之,在北栅建施王庙(1579年)。</p> <p> 枫泾水乡,东方威尼斯。最美之地方“枫泾三桥”。北丰桥、竹竹桥、清风桥,“水接四方环如玉带,路通六陌固若金堤”。游船穿桥洞,人景相辉映。近代更有“三画一棋”(程十发国画、丁聪漫画、金山农民画和顾水如围棋),是国内罕见的地域文化。</p> <p> 枫泾最美之地“枫泾三桥”。清风阁位于清风桥边,临窗而坐,水生风起,赏景品茶——惬意!</p> <p> “枫泾长廊”,江南水乡典型建筑,长268米。廊内有沈蓉城(清•词人1763—1845)著《枫泾竹枝词》一百首,全景式描述了清朝中后期枫泾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百姓生活。</p> <p> 枫泾消防机构起于民国初年,东区火政会是上海仅存的一处近代消防机构旧址。</p> <p> 程十发祖居(和平街151号)建于清代,共五间,占地80平米。“枫泾也是滋润我创作激情的’母亲’”——程十发。</p> <p> 枫围人民公社旧址(和平街85号),公社成立于1958年,进入其间仿佛进入了历史。</p> <p> 公社会议室,正墙上高掛马恩列斯毛头像。</p> <p> 枫泾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发源地,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乡土气息,风格独特。2005年始建“中国农民画”村,占地80亩,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农民画。</p> <p> 中国农民画村,座落于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的主要发源地。2006年4月正式开放,2008年起引进全国著名农民画乡的画家入驻。</p> <p> 画村内的农民画墙,乡土气息,贴近生活。</p> <p> 上海金山农民画,本地劳动人民从田垄野间脱颖而出的民间艺术,其大胆运用艺术夸张和强烈色彩反差,以拙取胜。</p> <p> 云南腾冲农民画,以傣族、僳僳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为创作主体,民族特征鲜明,构画饱满,色彩丰富。</p> <p> 丹青人家,入驻画家的工作室。</p> <p> 枫泾历来商业繁华,游客众多,更素有“吃镇”之称:黄酒、丁蹄、桂花状元糕和天香豆腐干为枫泾四宝。</p> <p> 枫泾南大街,旧时老街,今日新貌。</p> <p> 丁蹄作坊(南大街149号)。丁蹄传承百五年,香美软糯,由丁家兄弟首作。</p> <p> 阿六烧卖,因老板朱其宗排行老六,取之。其“鲜肉竹笋烧卖”来者必吃!</p> <p><br></p><p> 交通: 由地铁一号线莲花路站乘莲枫专线至朱枫公路中洪村,步行进中国农民画村;继续莲枫专线至枫泾枢纽站,即枫泾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