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程启文(1915—1994)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p><p>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湖南省军区原顾问。</p><p>程启文是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后随红二十五军长征。</p><p>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p><p>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p><p>历任战士、宣传员、巡视员、总支书记、总务科长、教导员、团长、支队司令员、军分区副司令员、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p><p>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程启文同志,因病于1994年4月1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79岁。</p> <p>(一)</p><p>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程启文历任红</p><p>11军31师第3大队传令兵、师政治部勤务员、红四方面军红25军政治部宣传员、巡视员、73师217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p><p>1937年,程启文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p><p><br></p><p>(二)</p><p>抗日战争开始后,程启文任新四军第</p><p>4支队政治部总务科科长、第5支队特务营教导员、江北指挥部独立4团副团长、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副团长、团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警卫大队队长。</p><p>1943年10月,程启文任新四军第2师</p><p>4旅兼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来(安)</p><p>六(合)支队司令员。后任4旅12团团长。</p><p>程启文指挥了纪岗战斗,歼敌200余人,拔掉了根据地前沿的一个据点,接着又拔除鸡岗据点,粉碎了敌人进犯淮南的企图。被师部授予“金刚钻团”称号。</p><p><br></p><p>(三)</p><p>抗战胜利后,程启文任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参谋长、哈北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7师副师长。</p><p>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独立7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第39军152师,程启文任152师副师长。</p><p>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p><p>14兵团第39军152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第39军152师,程启文任152师副师长、第一副师长。</p><p>解放战争时期,程启文参加了围攻长春、平津、衡宝等战役战斗。</p><p><br></p><p>(四)</p><p>1949年12月,程启文随部进入广西,152师编入广西军区南宁军分区。程启文任广西军区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先后指挥部队在浔江以南、瑶山以南剿匪,提前两个月消灭股匪,受到广西军区的嘉奖。后任梧州军分区司令员兼第51军154师师长。</p><p>1952年10月8日,解放军第21兵团缩编为第55军(下辖144、215、219师),程启文任219师师长。</p><p>1953年,程启文进入军事学院学习。</p><p><br></p><p>1957年起,程启文历任第55军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省军区顾问。</p><p><br></p><p>程启文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1994年4月11日,程启文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9岁。</p><p>夫人,查淑英;</p><p>子:</p><p>程晟(少将,曾担任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政委);</p><p>程志(文职少将,男高音歌唱家);</p><p>表兄:戴克林少将、戴克明少将。</p> <p>1915年,程启文出生在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镇谢家咀。家有四斗薄地,不能糊口,全靠父亲到安徽六安搞长途贩运、当脚夫度日。他的父亲有兄弟四个,由于家里穷,只有父亲一人成亲,其余三个叔叔都没能成家。程启文原本有个弟弟,但出生不到1个月就夭折。</p><p><br></p><p>14岁时程启文跟随表叔去当红军,当时村前的倒水河水还没涨起来,程启文赤脚刚一过河,就听见父亲从后面边跑边喊“你要去当红军,赶紧上路!”</p><p><br></p><p>程启文强忍住泪,朝父亲深鞠一躬,毅然离去。程启文找到红军招募处,编入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三大队当传令兵。不久,到师政治部当勤务员,历经战争的洗礼,程启文最后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少将。</p><p><br></p><p>程启文少将夫人:</p><p>查淑英(1917一1983)安徽安庆人。</p><p>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宣传队员、军工厂负责人、教导员、协理员。</p><p>1955年响应党的号召复员退伍。</p><p>1983年因病逝世。</p><p><br></p><p>夫妻俩生育四子四女,除四女儿出生后送给无生育能力的战友收养外,其他子女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将军夫妻俩言传身教,严厉教育下,程家诞生二位新一代共和国将军。</p><p>次子程志,生于1947年,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进入总政文工团,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p><p>2001年被授予共和国文职将军。</p><p>四子程晟,生于1951年,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曾任广东武警边防总队教导大队大队长,广东武警边防指挥学校校长,广东武警总队副总队长。</p><p>2003年4月任福建边防总队总队长。</p><p>2006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边防总局参谋长。</p><p>2008年12月任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政治委员。</p><p>200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从不以特殊身份寻求特权,而是凭借自身拼搏努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彰显将门虎威,取得骄人成绩。</p> <p>程启文:共产党人不图自己荣华富贵,图的是能为社会留点什么。</p><p>生而有涯,要做点自己愿意做的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p><p>——将军之子程平东</p> <p>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程启文、戴克明、戴克林三位表兄弟,程启文于</p><p>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两位表兄戴克明和戴克林也都是湖北省黄安县的人。三人都是小小年纪就参加了红军。</p> <p>程启文任职经历:</p><p>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p><p>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p><p>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员、巡视员,</p><p>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p><p>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总务科科长,江北指挥部独立第四团副团长,第二师四旅十团副团长、团长,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来(安)六(合)支队司令员,第二师四旅十二团团长。</p><p>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参谋长,哈北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七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五二师副师长。</p><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 <p>程启文长征中的老照片</p> <p>长征中,程启文在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少年宣传队任队长,战友们都称呼他“少队长”!</p><p>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后,即立足于商洛山区休整,创建新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2月29日,中共商洛特委于洛南县景村成立,手枪团政委宋兴国为特委书记,程启文等</p><p>3人为委员。程启文担任特委少共书记。</p><p>在中共商洛特委的领导下,当时组建起一支地方武装力量,以手枪团第二分队为骨干,将当地的一支“红枪会”农民武装加以整顿,共同组成“陕南抗捐第一军”,总共不过300人。</p><p>然而,这支革命武装刚组成后,就遭到国民党陕军第一二六旅两个营和洛南县保安团的包围进攻。战斗中,正、副司令刘实通、岳新明都身负重伤,一个当场牺牲,一个被敌人杀害。宋兴国率领手枪团第二分队30余人,于危急关头杀开一条血路,奋力突出敌人包围。程启文也跟随二分队突围出来。</p><p>幸存的红军小分队只剩30多人,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一边战斗一边夺路奔走。身为特委书记的宋兴国,深感损失惨重,居然背着小分队全体同志,悄悄把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砰”的一声枪响,躺倒在血泊之中……宋兴国自杀身死,如同雪上加霜,严重挫伤了小分队的思想情绪。每个人心里都像压着一块石头似的,有的唉声叹气,有的痛哭不止,士气十分低落。</p><p>生死关头,群龙无首,程启文急忙把同志们召集在一起,鼓舞士气,顿时,革命的烈火又在每个人的胸中燃起来。经过一番酝酿讨论,大家都一致拥护程启文担任分队长。</p><p>孙家山是秦岭南麓的一支小小山脉,地处洛南与商县交界的商县一边(今属丹凤县)。境内群山重叠,沟壑交错,地瘠民穷,交通闭塞,一条坎坷的南北小道,北面可以抵达洛南的景村,南面直通丹江岸边,与龙驹寨和商洛镇紧密接壤。</p><p>春节过后,程启文决定亲自去寻找红二十五军,即使暂时寻找不到,也可探听一下红军的活动去向。与此同时,红二十五军已由湖北郧西掉头西进,相继攻克宁陕、佛坪县城,并在汉中地区的华阳镇附近歼灭陕军警备第二旅5个多营。</p><p>此时,程启文通过当地秘探得知,龙驹寨邮局已将孙家山的“匪情活动”,以“快邮代电”呈报给陕西省政府,当局已责令商县调集保安团队1000余人,将于近期向孙家山发动围攻,并责成商南、洛南两县保安团(队)密切协同配合,于以东以西两面实行部署堵截,“防匪逃窜”,以图全歼。情势紧迫,程启文一面派出便衣侦探,于主要山头路口巡哨警戒,一面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安排农协小组成员秘密转移。在作战行动方面,他们也进行了一番研究,并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p><p>3月底,当敌人分头向孙家山包围进攻时,敌军处处扑空。红军小分队只是在五谷崖暴露了一下,鸣枪呐喊虚张声势,诱敌翻山越岭,疲于奔命。天黑以后,红军才按照预定的突围路线,借路经过张虎森民团据点庵底,乘机突出敌人的包围。第二天早晨,他们准备经由楸树坪附近下山,穿过沟底的一条南北大路,直奔商南县境,而后转入豫西山区。想不到就在这条路上,有一支密密麻麻的敌军队伍,长蛇似地由南向北开进,前面望不着头,后面也看不到尾。程启文一见情况不妙,眼下难以穿过大路,急忙命令小分队就地隐蔽起来,等待时机以求一逞。恰在这时,忽然又有一股跟踪尾随的敌人,直扑楸树坪而来……</p><p>前有大敌,后有追兵,处境不妙。到此地步,只有拦腰切断当面的敌军纵队,杀开一条通路,奋力突击过去。巧在敌军的行军队伍已近尾部,程启文瞅准时机,率众猛冲下去,直扑沟底大路,截击敌人尾部,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慌乱中,敌人还以为中了红军的埋伏,顿时乱作一团。当敌人纷纷调转头来,蜂拥般进行反扑时,红军小分队已穿过大路,很快占领路东的山头高地,一边抵抗一边向东撤退。不多会儿,就隐没在群山密林之中。</p><p>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一步不歇地奔跑了三五十里。到达一个名叫上马石的村庄时,忽然听说东去路途的黄柏岔,驻有一支地方民团,正在抢修工事实行堵截。程启文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全部改装,闯过黄柏岔这个关卡!”</p><p>程启文首先把自己打扮一番,化装成一名军衣便服混穿的首脑人物,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红军小分队大都换上张虎森送来的民团服装,尽管新旧不同颜色各异,但打眼一看,却像一支神秘莫测的特别武装。有趣的是,他们又从一户地主家里获得一顶轿子,由4名“民夫”抬着,叫程启文坐在里面,一路上大摇大摆地晃动起来。当天午后,就来到黄柏岔的路口,两旁站着荷枪实弹的团丁,莫名奇妙地愣着出神。轿一落地,事先化装成“副官”抵达该地的副分队长张培真,立即向程启文举手敬礼:“报告副总指挥,驻守黄柏岔小镇的王队长及50多名兄弟,都在这里等候迎接,请副总指挥给众位兄弟们训话!”</p><p>程启文傲气十足地走出轿子,把王队长及其团丁挨个打量了一阵,连半句话也没有说。王队长吓得两腿直打哆嗦,语无伦次:“总指挥,小人……不知……大驾光临,多……有得罪,请老总……”程启文这才威严地讲了两句话:“告诉弟兄们,都把枪架起来,到这边休息一会儿。本副总指挥到此视察防务,初次见面,赏给大家几包香烟……”</p><p>就在这时,程启文一个手势。说时迟,那时快!红军小分队即一拥而上,连声大喊:“不准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p><p>这出“戏”演得极为出色,一枪未响,即解决了一支民团武装。所缴获的枪支弹药,除拣一些好的作为补充,剩余的全部架起火烧了。包括王队长在内的50多名匪众,都被遣散回家而去。</p><p>红军小分队在黄柏岔驻了一宿,次日拂晓,便经由峦庄等地潜入到豫西伏牛山中。</p><p>1935年4月18日,红二十五军由蓝田县葛牌镇挥师东进,一举攻克洛南县城。这时,程启文和他的红军小分队共40余人,由孙家山赶到昔日的组建之地——景村,终于又回到了红二十五军的怀抱。</p> <p>程启文(左),参观毛泽东主席故居留影。</p> <p>程启文长子程平东:</p><p><br></p><p>1959年,程平东考上留苏预备生,被选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一年。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紧张,留苏未成行。1960年8月他应征入伍,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p><p>4年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学院政治处工作,他不肯。学院领导又介绍他到黑龙江省委工作,他谢绝了。1965年4月,程平东告别哈军工,怀着建设家乡的豪情回到红安县。</p><p><br></p><p>乡土对于程平东,只是一个情感的符号,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父亲的村庄在哪里!找到县委办公室,大家用疑惑的目光审视面前这位“东北大汉”:将军的儿子要当农民?不会是个骗子吧!程平东只好让人打通父亲的电话,证实自己的身份。县委坚决不同意他的请求,几个领导轮番做工作,最后才说服他当了一名普通民警。</p><p><br></p><p>1967年,哈军工来人来函,要求程平东回母校复学,他把函件作为纪念品珍藏起来。</p><p><br></p><p><br></p><p><br></p> <p>程启文次子程志,总政文工团高音歌唱家、文职少将。</p> <p>程志,湖北红安人,生于1947年。</p><p>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一级演员。</p><p>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进入总政文工团,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p><p>程志多次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到世界各地演出访问,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行了个人音乐会,以其娴熟的技巧和辉煌的嗓音蜚声于当今歌坛。</p> <p>四川巴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p><p>程志在父亲程启文碑前敬献花篮</p> <p>程启文将军之子程志在红安参加“纪念黄麻起义90周年”活动时,和开国少将余述生之子余晓新合影。</p><p><br></p><p>该照片由余晓新提供</p> <p><br></p><p><br></p><p><br></p><p><br></p><p>特别说明:</p><p>背景音乐本想采用程志原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歌曲,因歌曲专利,不能下载,故用空政演员王莉、汤非演唱的[军人本色]。</p> <p><br></p><p>2020年11月17日编辑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