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我身边。</p><p><br></p><p> 一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在婺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值班,一个家长过来找我,说是我的朋友介绍的。她说,他们夫妻俩为儿子都快急疯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给她倒了一杯水,请她慢慢说来。</p><p><br></p><p> 我们暂且叫她Z妈妈吧。她说,小Z在市区某校上二年级。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不停地告状说他不守纪律,上课坐不住,满教室乱跑,还经常咬人、打人、和同学闹矛盾。为此,他被迫换了三个幼儿园。上了小学以后,由于他的纪律问题,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告状。他们在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是毫无作用。无奈之下,老师也会罚站,或是罚抄课文,种种方法用尽,都收效甚微。现在,孩子已经进入了二年级,他不但纪律问题没有缓解,而且变得极度厌学,平时不肯写作业,每周一早上都不肯去上学。若是逼得急了,他甚至会说:“反正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我,我不如从楼上跳下去好啦!这样你们就再也不用看到我就讨厌啦!”</p><p><br></p><p> 至今为止,孩子已经离家出走三次,还有一次爬到学校围墙的高处不肯下来,吓得老师连忙给她打电话。</p><p><br></p><p> Z妈妈焦急万分地问我:“吴老师,我真的都快崩溃了!万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可该怎么办啊!”</p> <p> 我先安抚了Z妈妈的情绪,然后告诉她,我们要先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思考刚如何解决问题。</p><p><br></p><p> 我请她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p><p> 1.孩子在做喜欢的事情时,能不能安静下来?</p><p> 2.孩子出生是否足月,有无难产,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三周内按摩抚触是否充足?</p><p> 3.爬行是否充足?3-6岁的跑跳滚爬等大运动是否充足?</p><p> 4.从小到大,给孩子报过哪些兴趣班?</p><p> 5.当老师向家长告状时,你们一般的反应是怎样的?</p><p><br></p><p> Z妈妈很认真地回答了我以上问题:</p><p> 1.孩子非常喜欢阅读,识字量和阅读量都非常大。当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非常专心。可是,他不喜欢好好坐着看书,而是经常趴在床上或地上。</p><p> 2.足月,剖腹产,没有按摩抚触。</p><p> 3.小时候奶奶带,几乎没有爬过,就直接会走路了。从小就特别闹,爬上爬下动个不停。</p><p> 4.小时候报过围棋,画画,想让他安静点。现在这些兴趣班都停了,就报了放学和周末的补习班,可还是完不成作业。</p><p> 5.爸爸工作忙,脾气也比较差,老师告状的时候,有时候会动手打他。妈妈一般是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p> <p> 哦,原来如此!我慢慢分析给她听:小Z阅读时可以很专注,因此应该不属于多动症。但是剖腹产、爬行不足、抚触不足等原因导致他感觉统合失调,触觉和前庭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在感觉调控、姿势控制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障碍。而家长与老师的过于严厉与错误的解决方法,不但使孩子的感统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而且由身影响到心,还导致了厌学逃学、自暴自弃等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然后再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p><p><br></p><p> 我给Z妈妈提了几条建议:</p><p> 1.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主要是多动症与感觉统合方面。如果是多动症,该吃药还是要吃药,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感统失调,必须抓紧到正规机构进行训练。</p><p> 2.适当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方面的要求,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运动上,每天争取跑跳滚爬等大运动一小时,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前庭觉,而且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p><p> 3.争取每天给孩子做触觉按摩:揉一揉手指,捏一捏手掌,拉一拉手臂,或者用触觉刷刷一刷、用大龙球滚一滚……特别是手肘以下、膝盖以下以及背部要重点关注。丰富的触觉刺激,能对孩子进行触觉脱敏,解决注意力问题与情绪问题。</p><p> 4.给孩子创造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要知道,孩子现在的问题都是早期错误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哪怕孩子表现再差,哪怕老师一次次告状,家长都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杜绝打骂与指责,避免造成孩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p><p><br></p><p> Z妈妈似有所悟地走了。</p> <p> 后来,我也会偶尔地问一问朋友,说是小Z到机构做了感统训练,说是孩子的家长现在改变挺大的。前几天我又问起小Z的事,朋友说,孩子现在进步多了,虽然还会不写作业,但是每天都能按时去上学,而且咬人、打人的现象也几乎不会再有。</p><p><br></p><p> 我长长地吁了口气。虽然学习成绩不一定能有多少提高,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不会出什么大危险了吧!</p><p><br></p> <p> 后记:</p><p><br></p><p>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正饱受着“感统失调”所带来的折磨。他们或好动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或书写存在障碍,或写作业弯腰驼背,或经常落题、抄错题……对这些孩子,老师和家长经常会给他们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而一棍子打死,或是误以为他们是学习态度不认真而采取责骂、体罚等方式,或是苦口婆心地劝告、提醒,最后不但毫无效果,而且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厌学逃学,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p><p><br></p><p> 如果家长们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就能避过那些容易导致“感统失调”的雷区,诸如剖腹产、按摩不足、爬行不足、大运动不足,或者在幼儿园阶段就尽早进行感统训练,亦或孩子上学后能对其问题行为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很多事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p><p><br></p><p> 让我们大家都引以为戒吧!</p> <p>文/吴慧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