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散步忆光阴(原创)

凌燕

<p>文.摄影.制作/凌燕</p> <p>  庚子年公历十一月六日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北大荒农垦家乡下了立冬前夜的第一场雪。勤劳的农垦人刚忙完了地里的旱田水田庄稼抢收,农户们正陶醉在秋季收获的喜悦中。人们还没来得及脱下秋装,转眼间,大自然中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洁白雪花,悄然无声的告知人们秋已过冬已来。</p> <p>  纷纷扬扬的雪花整整飘了一夜,清晨仍旧在缓慢轻柔的飘洒着……皑皑的白雪覆盖着大地万物,给华夏北国的大好河山装扮成一派银装素裹闪闪的白雪世界。</p> <p>  我的手机镜头刚刚抓拍了几张雪中图片,农垦管理局的城管道路清雪车,正轰隆隆的从我身边威武地驶过,这台机器高大好厉害呀,它驶过的地方雪花急速地飞扬着,有种超强大的吸力,几个回合就把路面积雪吸的干干净净。这种大型的机械化清扫工具在垦区的大街小巷里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几年来农垦社区尤其是冬季里,在道路管理这方面为广大民众服务做的很到位。每当冬季我出行徒步在家乡干净、不滑、无积雪的公路上时,心里满满的是对那些早出晚归为百姓清理积雪的驾驶员司机们由衷的感谢。积雪厚的时候经常是人们还在梦香中,勤劳的驾驶员们已经在清晨寒风凛冽中为百姓出行方便提前开始了清雪工作。今在此用文字深情的道一声“司机师傅你们辛苦了”。</p> <p>  从小就喜欢踏雪玩雪的我,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依然是童心未泯。踩着绵绵松软的白雪沿着公路徒步行玩起了自拍照。本想美美的拍几张人物雪景照,因为我的徒步伙伴们今天都有要事。没有闲人专程前来为我服务的哟,所以只好自娱自乐喽。</p> <p>  我拍照行走的路线,是我平时散步的路线。这条路线是我在知命年前和发小同学、同事们一年四季经常散步的最佳方向,已经有尽二十载的光阴了。这里最早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粮田绿野,土地边的防风林核桃林也是最原始的,是建场初期老前辈们开发栽植的。一看到此处的核桃林就让我想起可敬可亲的父辈们。现在跃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高楼耸立,美中不足有点遗憾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建设大片的楼区挤掉了部分耕地。昔日那一望无际的绿浪田野画面,只能从脑海中打开记忆去寻找。</p><p><br></p><p> 这里常年空气质量好,而且环境、土地、林木有我从童年至花甲之年永远抹不掉的岁月记忆。</p> <p>  下面这张图片楼区的北侧是我七十年代初期读初中时的原宝泉岭一中旧址。现在是宝泉岭高级中学所在地。花甲之岁前我经常和发小同学谢松香、戴丽霞、李淑荣、及我的同事井庆菊来这边溜达散步。每天散步走到这地方触景生情,都会情不自禁的往校园里张望。我们经常是高兴的在寻找自己的教室原址,每天做课间操和开运动的大操场。母校在我们心中深藏,永远也忘不了。这边也是我婴幼儿时期宝泉岭农场的托儿所。父母因工作忙把我长托在这里,我在这儿咿呀学语渐渐长大。</p> <p>  童年上小学的时候,署假期间我在大姐姐们的带领下,在这边给菜队的蔬菜地拿过大草还收获过大蒜,更喜欢吃菜队食堂送的午饭大头菜猪肉馅大包子。</p><p><br></p><p> 初中我们在班干部们的组织下,经常给学校的几头老牛割牛草,每次我都会积极踊跃的参加。那时我们割的牛草就是水稗草也叫青饲料,这个绿植营养价值极高,主要是供给马、牛、羊的青饲料,另外还有更多用途。青绿的水稗草割的时候非常好割,一会的功夫就割倒一大片然后再捆成捆,但运输起来非常的沉,大捆的水稗草我都拿不动,同学们互帮着把牛草用个人的自行车、或扛、或背着运回到学校牛舍旁。</p><p><br></p><p> 下图中东侧就是当年同学们割牛草的地方。光阴已过几十载,我感谢自己的好记性不忘当年十几岁的我们为学校积极主动做的好事情。这是集体主义精神发光的所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当年割牛草不怕苦累出力最多的几位男女同学,刘忠岱、孙力、田树泉、郭秀坤、孙俭,谭艳萍、其他的人记忆模糊了,因为他们几位抢重活干,所以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印象深刻。</p> <p>  文中图片是当年割牛草时部分同学的小模样,这是我裁剪后拼图的。劳动时班长刘忠岱会指挥又能干,孙力聪明干活麻利他出力最多,用自行车驮了好几趟牛草。我们女生通力配合,小捆的牛草我们扛着运回学校牛舍,每次都是安全无一受伤的完成任务。这个劳动是在班委倡议下同学们自发组织的,我当然也是积极参与的快乐小女生。</p> <p>  这片土地我很热爱,也巧的很我的成长经历都在这个方向。我和发小丽霞、香子、淑荣经常在这边散步。离休前我们是晚饭后约好了出来遛弯,离休后丽霞走这边要少些,她是麻醉师离休后又被返聘回单位继续工作。她是我们班的白衣天使,工作敬业,人很和善又厚道孝敬父母。岁月里她就是我们班级的义务医务工作者,谁家的老人小孩生病打针以及处理外科的伤病,她在业余时间里是随叫随到,不怕脏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班级里由她帮助过的家庭不在少数。岁月中我母亲、婆母生病没少麻烦她,我母亲去世时,是她帮助我给母亲穿的装老衣服,有她在身边我心里很踏实。她热情的为朋友们服务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很敬佩她。她做人做事很有礼数,我们是从小玩到大非常知心的一对闺密小姐妹。</p><p><br></p><p> 文中图片是兵团时期三十连的大片菜地,我们初中时在这里夏锄过,图中的楼区是学府新城的南边。发展中的城区规划把原来的旧貌变的荡然无存。</p> <p>  下图中的画面是道路旁的矮树,长的像个绣球我不知道叫什么植物?看着很漂亮,我就随手拍下一张图。这个植物冬季里生命力还这么强,像一串串的红铃铛,白雪几乎覆盖了它全部的身躯,但满树的红铃铛仍在风中摇曳着自身的美。</p> <p>  我已走到了宝泉岭二九○大街上,这条大街和宝泉大街东西长度一样长,也可以堪称宝泉岭的十里长街。这条长街是我和香子、淑荣在光阴里走的最久的大街。那时我们刚离休,合理安排日程,时而打乒乓球,时而散步,溜弯时互相切磋球技,互相传播烹饪的菜肴,离休后我们过的很充实。</p> <p>  这条街规划的很美,一年四季花卉绿植品种很多,每到一季节各具特色的绽放着自身的光彩。到了夏季这里绿植成荫,是农垦人散步纳凉的好地方。有好多树种我叫不上来名?但我最喜欢的是松树中的落叶松、樟子松还有枫叶树。</p><p><br></p><p> 文中图片是二九○大街东部段的落叶松。雪用它洁白的身躯亲吻滋润着挺拔的松树,热情的松树身着绿色彩衣柔情万种的拥抱着它的白雪密友。它们年复一年与日月同辉在漫长的冬季热恋中,幸福的享受着彼此给予的温情。待到春暖花开时它们悄无声息的各自放飞。为爱又去孕育等待下一次的约定重逢。松树、白雪它们是一对大自然赐予人间冬季最靓丽的美景。它们敞开胸怀的冬恋,爱的坦荡真实大方,爱的分明又独具自身的个性美。我爱洁白无瑕的冬雪,更爱傲然挺立的青松。一小段观图写文,分享给大家。</p> <p>  记得有一年淑荣、香子、我们三人在这条长街上坚持了一冬天的散步。后来是香子发现的一个奇迹,我们三人每天在阳光最好的时间段坚持徒步,那一年我们三人谁都没有感冒。连流感都绕着我们走,这是我们三人见证了徒步受益的真正好处。</p><p><br></p><p> 这条长街那时经常有运粮的高箱车驰过,有一次我们发现了道路上有长长一条线的玉米散落在地无人捡,粮食浪费了太可惜。于是我们用脚把粮食传成堆,淑荣姐斗里整好有一购物方便袋,我们三人快速的把玉米粒装好,(因道路上车辆很多)淑荣姐把玉米粒拎回家中,她老妈妈高兴了,散步还能捡回粮食,这可是喂鸡的精饲料。后来我去淑荣姐母亲刘阿姨家中玩,看到了刘阿姨养的几只老母鸡长的挺好。刘阿姨说,谢谢我和香子,给她捡回好几斤的玉米粒。老母鸡是朋友搬家后无处饲养送给她的。刘阿姨饲养后对鸡有感情就舍不得杀了,几只老母鸡是她的朋友,阳光明媚时刘阿姨每天坐在鸡笼旁和她的鸡宝贝们说说话。刘阿姨感觉这也是一种乐趣,她说你好好善待它,鸡也很有灵性,和鸡常交流它对你也很友好。</p><p><br></p><p> 岁月里我喜欢打乒乓球,经常去会淑荣姐结伴同行。接触刘阿姨的机会就多些,平时我也爱去刘阿姨家玩,听她给我讲革命故事,讲北大荒的创业开发,讲文革时期的受冤。她头脑清晰很健谈,我的到来也掀开了刘阿姨久远的记忆,她和我讲叙着她年轻时值得她一生骄傲自豪的往事……</p><p><br></p><p> 淑荣姐的母亲刘阿姨解放战争时期在关里山东老家是一位很出色的支前模范。是村里妇救会的负责人,带领全村妇女给前线部队做军衣、做军鞋、摊煎饼。她略带激情的话语很打动我,在做大批军鞋时任务下排到各家各户,她们要不分昼夜的干,为完成任务由于长时间的做军鞋得不到休息,经常是纳鞋底的锥子把手指穿破鲜血直流,为防打盹困她们是嘴里嚼着辣椒赶进度做军鞋、摊煎饼。紧要关头前方缺少运输力,她们妇女必须背着食粮扛着弹药冲到前线,去帮着抬单架救助伤员。听着刘阿姨讲叙革命史我好敬佩她老人家,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她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p><p><br></p><p> 岁月里我每次去刘阿姨家玩,穿过她家干净长长的院中小路,还没走到屋门口我就大声的喊……淑荣姐、刘阿姨我来了,刘阿姨听见我的声音,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拉着我坐到她家的大沙发上。我和她笑着打趣道,我又来听你讲故事了,她高兴的称我燕子侄女,也愿意和我聊天,她经常聊起我的父辈,有时听得我是眼含热泪,我父亲的善良为人,过硬的业务技术刘阿姨很钦佩,有好多往事我都是听刘阿姨讲给我才知道的,听后好感动。北大荒老一辈的创业者,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p> <p>  无论时光流逝多少载,我和发小姐妹的同窗友情永远会装在彼此心中。知命年前我生病一场也可说算是重病吧,好在是有惊无险,但在治病的过程中是香子、和淑荣姐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陪伴我,给我精神上、经济上、物质上的多方位关照。我在发小姐妹的精心关爱下康复的很快。</p><p><br></p><p> 香子、淑荣姐我们是从童年就在一起读书长大的姐妹,她们一个是商业财务管理人员,一个是小学的人民教师,都是事业中爱岗敬业的好同志。香子从小就爱帮助人,七十年代初兵团时期好多的生活必须品都是凭证购买,她会把自家省吃俭用的面碱匀给我家用,我父母感激的曾夸奖她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那么小就懂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解难。我也经常把我家自产的菇娘、沙果、父亲从南方带回来的北方少见的稀有食物分享给她们。</p><p><br></p><p> 初中的时候我买来棉织花布,让丽霞、香子学着给我做坎袖夏季穿的小短衫,最初是孙俭的母亲给我们裁剪的,丽霞的母亲用缝纫机给扎好的,因一件不够穿须要换洗,于是我自己照着孙俭母亲裁剪的样子,又剪裁了一件,逼着丽霞帮我用缝纫机扎好,丽霞思想斗争的好久,主要是怕做不好浪费了布料,最后丽霞在我的鼓励下,衣服做的很成功,我们都很高兴。像这样的事香子也没少帮我干,改衣服改裤子是经常的,但裁剪是我自己的事,制作好成衣是她俩的事。那时丽霞、香子就练就了缝纫的过硬本领,每次回忆起这段往事我们都会哈哈大笑。这是我们三人十几岁时在做衣服上的大胆尝试,创新着用旧衣改新衣,为美勇敢的去追求,新颖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心里满是成就感。</p><p><br></p><p> 我还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我非常爱吃淑荣姐父亲做的猪皮冻,李伯伯心细做事周全,怕我拘束吃不饱,专门给我和淑荣姐搬来个小饭桌,我这个吃货那顿饭吃的很饱,傻乎乎的我性格开朗活泼,赢得了淑荣姐父母的欢喜。人生真正的友谊得来不易其稳定性,是要经得起漫长岁月里的风雨洗礼,双方彼此要懂得、珍惜、互爱、包容、才能拥有长久的友情。</p> <p>  雪后的次日是立冬日。我给大家百度一段立冬日的寓意。立冬部分地区有吃饺子的习惯,而大体上是,冬至吃饺子。在京津一带,人们有立冬吃水饺的习俗,有民俗专家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是“交子之时”,所以这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p> <p>  文中图片是我在姑姐王淑云老师家的立冬饺子宴。家人们齐动手包了两种馅儿的立冬饺子,牛肉胡萝卜馅儿的,猪肉芹菜馅儿的,我的角色是擀面皮,包饺子的过程又是一家人亲情互动,调侃聊天的大放松。</p> <p>  立冬次日我和同事井二姐改变了徒步路线,去宝泉岭后山转转。井二姐的父母都是山东省梁山县一九五九年夏季来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移民。她比我大一岁个子长的很高,人很聪明心灵手巧,在工作中业务能力强又肯干,是企业中的主力军,热心肠爱帮助他人,缝纫活、编织毛衣是她的强项。二姐曾不辞辛苦的为我编织了一件棒针大毛衣,我穿在身上美的心花怒放,那时的我们都是年轻漂亮的妈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她为自己编织美丽的同时也会想到打扮姐妹。文中图片是她为我拍摄的,然后我又制作的拼图。</p><p><br></p><p> 图中这片松林是我上小学时经常玩耍的地方,松林也是教过我的各位老师经常讲故事的旧址,上山的路我更记不清一生中爬过多少回?我对这座碉堡山很亲切,我和爱人刚成家时就居住在山下的小学校园里。岁月长长这里有我太多的美好回忆了……</p> <p>  文中图片:上图是我和同事井二姐、同学香子二○一七年秋季游长白山天池途经中朝界江鸭绿江畔中国界内的留影。下图是在长白山望天鹅景区的枫叶林中合影。</p> <p>  文中图片:是二○一九年我和丽霞、淑荣姐毕业四十五周年同学聚会在宝泉岭碉堡山下的合影。</p><p><br></p><p> 她们几位都是我文中写到的发小同学和同事,也是岁月中常帮助过我的姐妹们,更是我一生中遇到的不思索取的贵人。人生中有缘遇到了她们是我的荣幸,我会好好珍惜生命中的遇见。祝福我的发小至亲们健康幸福!开心快乐!我是你们永远的小燕子,岁月不老,我们不散。</p> <p> 感谢收看!</p><p>庚子年立冬后凌燕写于宝泉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