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摆在每个家庭的难题:啃老、嫌老、弃老、虐待老人的报道举不胜举。</p> <p> 人进迟暮之年,各项肌能都以退化,再加上对社会信息的滞后,和孩子们自然缺乏共同语言。此时的子女多已步入中年~儿孙满堂,经济和精力上更多倾向于下一代,对父母的忽视就成为家常便饭。老人内心渴望子女的陪伴,又理解孩子的现状,常常处在孤独、寂寞中,所以真正能做到“孝”实属不易。</p> <p> 很多人认为,老人帮子女做饭、带孩子,子女给予物质上或经济上的馈赠,即为“孝”,实则这只是相互尊重的一种行为表现,一种各取所需的等价交换。真正的“孝”是不图回报的给予,是反哺之情的回报;是内心懂你、怜你的一种疼惜和尊重。</p> <p> 孝,是老人寂寞时有你的陪伴;是老人笨拙时有你的相助;是老人节俭时有你送来的馈赠;是老人孤独时和你攀谈的欢笑;是你放心不下的叮嘱;是你疼惜时的唠叨……孝,是雪中送炭而非景上添花:一种是发自内心懂你的“情”;一种是安抚自己走形式的“义”,二则有着天壤之别。</p> <p>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成为受人尊敬老人,并不完全依附于子女们如果对待你,而是尽可能的提升自我的价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其所能的活好自己。保持一颗善良、慈悲的心,安详的活好当下,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p> <p> 不干涩孩子们的生活,放弃德高望重的空架子,收敛趾高气扬的姿态,不攀比、不懒惰、不消沉……衣着得体,干净整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温和的笑容。</p> <p> 即便身体不健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量减少依赖孩子们的方式,懂得感恩子女的付出,理解子女的不易……才是值得人们尊重高素质的老人。</p><p> 最后,祝天下良善之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儿孙满堂,幸福延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