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滔滔江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情韵悠悠</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巍巍幕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余脉莽莽</span></p><p><br></p> <p> 时维初冬,暖阳和煦。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主题学习走进“蓝墨水上游”——平江,助力乡村教育。继临沂罗庄会场的全国展示活动之后,“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平江会场)”拉开帷幕。</p> 活动安排 <p> 11月12日上午,全体与会教师相约在“品若丹桂,雅若君子”——桂花学校,参加开幕式,观摩课和专家报告。</p><p><br></p> 开幕式 平江历史悠久,是一方蓝色的文化厚土,承载了屈原、杜甫的不朽诗魂,见证了科举时代五大书院的辉煌鼎盛。开幕式以诗朗诵《离骚》开场,以古筝、大鼓、舞蹈等相结合,别具风格。接下来的,是平江方言表演《祖孙乐》和课堂展示跟平江本土特色相结合的音乐剧,呈现了湖南平江丰厚的文化底蕴。 观摩课 开幕式结束之后,便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的王婷老师及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象湖实验学校的杨乐老师带来的两节观摩课。<div> 王婷老师带来了一节精读引领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王老师一上台便彰显名师风范,字正腔圆,谈吐优雅。整节课紧扣“预测”和“表达”,循循善诱,让孩子在思考和表达中学会预测。深情朗读,品形象;循序渐进,习方法。让孩子感受到预测的无穷乐趣,体会阅读的奇妙与精彩! </div><div> 杨乐老师的一节习作表达课《麻雀》,让孩子在品读中学会如何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一件事表达清楚,同时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中金波的《颤抖的羽毛》进行拓展思考。</div> 专家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经验丰富、文化内涵丰富的座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语文教什么?</font></div><div>1.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是头等大事。</div><div>2.丰富语文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div><div>3.强化语文表达实践是学习的重点。</div><div>4.知识方法学习是运用语文的辅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语文怎么教?</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吴教授指出,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要多背,并且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div></div> 千帆竞发显身手,小语教师展风采。本次小学语文课堂展示活动聚焦“阅读策略”和“习作表达”两类特殊单元。11月12日下午我们转换会场,来到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倾听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8堂精英教师的展示课比赛。参赛教师个个意气风发,精神抖擞。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不如说这是一场精英之间的切磋和交流。不仅对比赛老师来说是一次历练成长,对于我们台下的老师来说更是一次提升学习的机会。 阅读策略教有策 魏巍教授说,一个卓越的阅读者是阅读量加上阅读策略。本次培训也是聚焦“阅读策略”这个特殊单元,同时以“语文主题学习”项目深入开展,实现从浅层次阅读到深度学习的转变。有幸聆听了山东省临沂市八湖镇中心小学的刘会会老师执教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的张淑芬老师执教的组文阅读《“神舟”五号游太空》《钨——真正的钢铁侠》《“高铁时代”已到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焕章希望学校的孙晓莉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张淑芬老师这堂组文阅读课要求孩子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选取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解决,引领阅读。<div>整堂课通过回顾梳理阅读方法,强化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使本组文章的人文要素在解决问题中呈现了出来。</div><div> 孙晓莉老师执教的预测单元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跟王婷老师的那节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围绕“预测”和“表达”展开,孙老师语言优美,饱含情感,在一次次的品读中把孩子和我们仿佛也带入了这个老屋的世界。同时用预测的方法拓展《谢谢你,雪兔》实现整合,让孩子们感受到预测让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div> 习作表达表有法 习作单元的出现意在“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11月13日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习作表达课。<div><font color="#ed2308">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阳明德学校喻敏慧老师执教《爬天都峰》+《一件小事》</font></div><div> 喻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能够抓住所见、所做、所感,根据表达主题把事情发展过程写清楚。</div><div> 整堂课喻老师带领孩子们梳理课文顺序,理清思路,同时结合语文主题丛书《童年的集合哨》,整合阅读,学法迁移。</div><div><font color="#ed2308">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第二小学王瑞老师执教《搭船的鸟》</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用眼睛看,用心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观察事物的变化,才能把事物观察地更仔细,更全面具体。同时通过让孩子略读课文《秋月》,再次真切而全面的理解到“观察”的内涵。</font></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语文教研学有得 <p> 两天精彩、生动的课堂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们的课堂才刚刚开始。教无定法,但必须有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满对教育的追求,具有教育的情怀。我们的课堂应是活泼轻松的课堂,听到孩子声音的撞击,听到他们思维的聚焦,才是被赋予生命力的课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们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寻找教育的初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