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蝶恋花

<h3>2020年11月20日由滨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滨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舞蹈教学培训”在渤海中学南校区举行。此次活动历经三天的时间。</h3> <h3>活动安排如下:</h3><h3>舞蹈培训课程:</h3><h3>20日(周五)、授课老师:傅小青</h3><h3>上午:舞蹈讲座《舞蹈创作和表演的的那些事》</h3><h3>下午:编导基础课(实践)</h3><h3>21日(周六)、授课老师:李晓航</h3><h3>上午:《藏族民族民间舞蹈》</h3><h3>下午:《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h3><h3>22日(周日)</h3><h3> 上午:《山东民间舞蹈》(每人请带一把扇子)</h3><h3> 下午:汇报。</h3> <h3>傅小青教授简介。</h3> <h3>李晓航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中共党员,艺术学硕士,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任舞蹈学院表演教研室副主任。</h3><h3>代表性成果:带队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带队并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的编排任务。</h3> <h3>上午8.30舞蹈班开班仪式正式开始。市教育局王局长在讲话中说:希望我们艺术教师要有激情,有梦想,有担当。建立起各个学校里的艺术社团。提高孩子们的审美素养。</h3> <h3>接下来傅院长给我们做了“舞蹈创作和表演的那些事”的报告。</h3> <h3>用青岛做例子,要想走的长远舞蹈要用原创作品。思维非常重要,学会思考,学会借鉴。例《车间协奏曲》源于生活的思维艺术。</h3> <h3>时代不同,理解不同。我们在创作中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实际情况对动作进行改编。</h3> <h3>例《万泉河水》,不同时代相同音乐却有不同的理解。打破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艺术创作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有谁更高级。</h3> <h3>立体化的斗笠。</h3> <h3>教授亲自在舞台上示范</h3> <h3>创作灵感的领悟,把控。1.创作好2.抠动作3.选音乐。</h3><h3>创编过程:选材,搭结构,队形设计。</h3> <h3>灵感,有时来自于一段故事,有时来自于一首歌曲,有时只是那么一瞬间的灵光闪动……</h3> <h3>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心感悟,用情传递。</h3> <h3>作品《乳娘》。用优美的肢体语言感染的我们黯然泪下。</h3> <h3>教学中要让孩子多练习基础知识</h3> <h3>爱好和勤奋是一个舞者所具备的基本要素</h3> <h3>下午,傅院长没有休息片刻一直带领指导着我们对舞蹈动作,舞蹈队形进行构思创编。从2.30到5点,整整一下午实实在在的实践排练。真正的让我们从做中学,从学中思考,从思考中理解,从理解中创编。</h3> <h3>傅教授先要求我们每个人自己做一个最美的动作,从动作一到动作四,再从动作四倒带到动作一,这种倒带式的思维使我们这个百人团队有了一个不寻常的舞蹈造型。</h3> <h3>队形的变化要注意空间的美。动作的创编要注意连贯。</h3> <h3>排练花絮</h3> <h3>有这么认真的老师我们怎么能马虎,怎么能不珍惜这个机会,看我们的表演……</h3> <h3>一天的学习不知不觉结束了,很久没有这么过瘾的跳啦。期待明天更精彩的表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