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为推动大同市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当地中小学校专兼职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水平,进而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并喜欢上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并达到可以组建地方合唱团的目的,大同市教育局联合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于2020年11月16日一11月20日在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五天的强化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来自大同市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共300余人。</p><p>在培训大会上,张兼贝,马梅,肖成军分别做了简短而精彩的讲话,然后由李刚教授、副院长(担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指挥专业硕士生导师、音乐表演艺术理论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指挥家学会会员、全国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开始讲授合唱艺术漫谈,为什么要学习音乐?对个人来讲,提高音乐艺术的审美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加强美育艺术的培养,对中国的孩子有什么影响?影响很大,不学音乐,1.幸福少,2.成功难,3.破坏大。</p> <p>李刚教授、副院长给大家详细解读什么是合唱?多人多声部在一起演唱享受声部配合与变化,不是齐唱,纵向有和声,横向有复调。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学会倾听,声音支点和音色统一和谐。轻声高位,真假结合,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强而不躁,弱而不虚。</p><p>指挥的概念是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动作,表情,手势,肢体语言传达给演奏演唱者,带领她们演艺权势这个作品。指挥者要具备三个特点:准,省,美。</p> <p>接下来是请上部分学员上台和李刚教授、副院长共同学习示范指挥手法。边讲解要领边示范动作。</p> <p>下午主要是实践课,李刚教授、副院长把学员组编成两组合唱团,分别学唱《绒花》和《故乡的亲人》,二十分钟后,上台即兴演唱并且轮换即兴指挥。</p> <p>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全体学员课堂气氛活跃,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风彩,收获多多,信心倍增,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也提升了个人音乐艺术素养。晚上学员们积极热情地把教授留的作业《绒花》和《故乡的亲人》认真复习背熟,预习新作业《飞来的花瓣》和《母亲的微笑》,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p><p>学习一组班主任肖成军</p><p>组长刘素明编辑</p><p>2020.11.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