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背老二

明明

<p class="ql-block">  文 李明明</p> <p>西镇高速公路即将于2020年11月底正式通车。这天大的好消息是镇巴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当梦想即将成为现实时,又使上了年龄的人不得不回想起一些往事,新旧对比总也忘不了那些曾经在山路弯弯上撑起打杵子歇口气的背老二。</p> <p>&nbsp;&nbsp;&nbsp;背老二是当地劳动力中既普通又特殊的群体,他们世代居住在大巴山地区,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坡,在自然的农耕时代,行路难,难于上青天!那时,山区没有公路甚至没有人力车道,人们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流通,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大事。沉重的物流全靠马驮、人背肩挑,背老二就是深山里物流的主要运输队,是历史长河中春夏秋冬重复出现的下力人。受自然环境和人的体能限制,不知压倒了多少劳动力的腰?!他们不是踏青的游客,但是他们踏遍了镇巴的山山水水。他们不是探亲访友的远客,但他们所到之处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他们不是探险的侠客,但他们总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冰天雪地里将物资驮背到目的地。</p> <p>&nbsp;&nbsp;背老二的装备很简单,有背架子,打杵子,干粮袋,装水的竹桶子和麻绳,还有穿着棕片缝制的背肩、下雨时用的蓑衣,赶夜路时用的马灯或者松油火把,有走冰雪泥泞道路时防滑穿的铁脚马子,他们像一群行走在大山深处威武不屈的钢铁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背老二出行队伍人数不等,有三五人同行,也有一二十人的长队。他们一般都能背一二百斤货物,背架上背出山的山货种类繁多,有木耳、茶叶、药材、生漆、桐油等等土特产品;背回山的有农具化肥、布匹棉花、日杂百货、锅碗瓢盆、煤油食盐等稀缺的生活用品。他们在背货的路上,见惯沟壑峡谷,走过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崎岖山路,爬过半边峭壁半边悬崖险象环生的艰险要道,路过农舍院落,跨过小溪石坎,穿过挂果树林,登过无数座山,他们进山出山练就了铁脚铜肩。他们背起背架靠两条腿脚承载起物资运输重担……绝不向困难低头,背老二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山下山,大汗淋漓朝着目的地前进!前进!</p> <p>背老二早出晚归靠的是一双腿脚,他们有蚂蚁搬泰山的毅力,有负责的诚信,有负重的脊梁。他们有苦也有乐,每当歇气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人,就将背架子撑在打杵子上,蹬好腿保持身体的平衡后,就会放松地吼上一嗓子:歇气了哦!跟在后面的人陆续歇气就会气从丹田拐个弯呐喊一声:嗨•哎!……心情好时他们相互说几段趣话,唱上几句山歌子……这时只听得山腰上传来 “哎!我好久没到这方来,情妹瘦得像干柴,你咋不给我捎个信,我给你买个补药来”的歌。紧接着又有人唱起“背二哥呀!背二哥!哪个舅子叫你背得那么多,今晚就歇我这幺店子,叫我那丈夫给你背上坡,好玩好耍噻我两个。”背老二就是用这种自我解嘲的歌声来消遣自己,安慰自己,对压力作一次释放,才聊以慰藉负重又枯燥的行程,然后在嬉笑声中再向山顶攀登。他们知道:向高山空谷喊话,只要等一会儿就能听见荡气回肠的回音。背老二在背力的路上不能长时间歇气,他们知道:不怕慢,就怕站。时间不敢当误,路还要走,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度量着山的高度,丈量着生活的光阴,背负重任,书写人生。他们一辈一辈从古走到今,他们从农耕时代断崖在工业社会时代,现在村村通公路建成,大小货车、摩托车开进乡村和农户,交通运输改变,让深山里的背老二放下了历史悠久的背架子,减去了肩背上的负荷……他们的身影成为了过去。但是,他们背负生活脚踏实地的承担物流的历史,青山可以作证,人们不会忘记!他们有山的脊梁,有泉的清澈,有勤劳的汗水,有生活的故事……</p> <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当背老二的三姑父,他每次从县城背货到观音堂都要到我家歇口气,母亲每次都要做一碗挂面让他吃了再赶路。妈妈说:下力的人莫空着肚子赶路,要不然会把身子骨累垮的!三姑父吃过饭后就拿出旱烟袋抽上一锅再在院子里和大人们拉几句家常,歇好了腿脚然后又背起背架子赶路。如今三姑父已经七十多快八十岁的人了,听老家的亲戚说他身体还很硬朗,每天吃饭时还能喝上二两小酒,这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欣慰,每每提到背老二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三姑父。</p> <p>背老二经常走夜路赶到观音堂,时间晚了就都到下街的杨家店子歇店,杨家店子人来人往,每晚都灯火通明,似乎从来就没闲下来过。这里是过路的客商,驮马队还有背老二固定住店的地方。学生早上上学的时候,有好些背老二已经背着货架驮着货物走了几里路程了。看着他们脚穿着草鞋,腿上长着结实的肌肉青筋暴露显得格外有力,额头上流着大颗的汗珠,用毛巾边擦边赶路,他们从不曾停下负重而坚实的脚步,他们行走在社会和家庭使命的道路上。背老二好辛苦!</p> <p>我拙笔简单地对深山里的背老二写意,&nbsp;难道是我当过背老二?</p> <p>没有!我实实在在没有当过背老二!但是我见过他们背力的身影,也走过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我被他们的故事吸引,被他们精神震撼,被他们的毅力感动,被他们的豪气折服!赞!他们是镇巴人吃苦耐劳精神的一个典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背老二——&nbsp;一群时代精神的鲜活人物!</p> <p>《深山里的背老二》美篇制作受到了陕南民歌王,镇巴民歌掌门人现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刘光朗老先生的大力支持,特意为本篇演唱并录制了音乐视频。刘老先生与背老二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结,他唱背老二,记录背老二,曾经以一曲《巴山林里背二哥》唱响了大疆南北。现如今他还在为镇巴的非遗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正是因为有了像刘老先生这样的挖掘整理传承镇巴民歌的先行者,我们镇巴的本土民歌和本土文化才得以抢救继承。多少年来他对镇巴民歌痴心不改,他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把镇巴民歌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能聆听刘老先生的教诲,真是三生有幸;感谢刘老先生的支持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