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分享 提升 ——语文组期中考试分析会

🌜南筏🌛

<p>流年转换,季节瘦了清寒,秋已远,冬已至,陡峭的寒意悄悄袭来,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进修附小语文组的教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p> <p>老师们依次到达会议室签到,准备接下来的期中研讨会</p> <p>2020年11月16日下午,进修附小语文组开展了本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学校非常重视。王晶晶校长,孙淑兰校长和杨晓芳主任以及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p> <p>会前,杨晓芳主任进行发言:每次考试结束后,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先反思自己,然后找出薄弱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教学。</p> <p>接下来是每个年级中成绩排名第一的班级的老师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p> <p>首先是一年级的窦英婕老师,窦老师从题型,年级成绩总体分析,个人经验三个方面总结本次一年级期中考试情况。</p><p>第一部分 题型。</p><p>1、难度:本套试卷比较简单,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p><p>2.试题结构</p><p>3.试卷特点:突出基础知识,覆盖面广,所学知识点都有涉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p><p>第二部分;年级成绩总体分析</p><p>本次测试年级成绩总体比较好,每个班之间的分差也很小,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p><p>第三部分:个人经验</p><p>1、注重班级纪律</p><p>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1.教师进教室时必须已经准备好所用的书本及文具。</p><p>2.加强读书习惯训练,读书及审题时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书。从一年级开始练习做批注。</p><p>3.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给每位同学发言的机会。注重同桌合作、小组合作。</p><p>3.及时巩固,夯实基础</p><p>1.注重识字积累。从识字开始教授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大量识字。学过的生字利用课前十分钟练习、听写。鼓励学生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识字,不定期进行识字比赛。</p><p>2.重视语言积累 &nbsp;课堂上多给孩子们说的机会。每天利用钉钉设置打卡任务。</p> <p>  接下来是二年级孙丽云老师,孙老师从整体上分析了试题的难度,并对学生易出错的题目进行了简要分析。</p><p> 同时也指出这套题出题也不全面,像前四单元中重点讲的部首查字法、多音字、生字的笔顺、留言条等都没有牵涉到。 这样可能让我们学生以为前面的知识点掌握的差不多了,会萌生骄傲自满的情绪。</p><p>并且孙老师从以下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p><p>1、语文低段应以字词为基本,每天晚上练生字(拼音、笔顺、组词),第二天听写。</p><p>2、每天大声读课文(早、午读)</p><p>3、每天保持课外阅读</p><p>4、仿写短文,看图写话</p><p>5、每周背一首古诗</p> <p>张磊老师作为一个新入职的老师,虽然刚入职不久,但是张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p><p>1.基础知识方面: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真度,对其进行心态方面的引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减少马虎。</p><p>2.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注重阅读笔记,注重方法的迁移,保持每天书写阅读笔记,进行积累和总结,提高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p> <p>四年级的刘亚楠老师,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这次的考试分析,刘老师总结如下:</p><p>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p><p>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初,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平时也会不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p><p>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p><p>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一科感兴趣了,他才会主动学习,也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才能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平时就会想尽办法让课堂活泼生动,努力使学生感觉课堂不再那么枯燥那么漫长,从而期盼下一节课的开始,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可以得到放松,可以挺享受的上完这一节课。再者,让学生能够喜欢语文老师,也是促进其语文学习的一个好办法,“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与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让学生愿意亲近我,我认为这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的一个好办法。</p><p>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p><p>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课上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认真研究教材,多方搜集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任务和目标;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备学生,即把我们备的知识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教给他们。 </p><p>四、平时语文教学中点点滴滴渗透、拓展语文知识</p><p>在学习生字词时,凡是遇到的多音字、形似字,我都会把这些字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查字典记忆、掌握。例如:学习“悄无声息”这个词语时,我会让学生说说悄是读第几声,同时要掌握“悄”的另外一个音,并组词,静悄悄。比较记忆,记得更准。这样可以达到牢固掌握生字词的目的,因为每次考试前两面都是基础,狠抓字、词、句的训练。另外,坚持读书积累,从我三年级接住这个班开始,我都要求家长配合老师,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刚开始家长不明白,不理解,现在家长了解了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作文水平。本次考试,我班的阅读已显成效。</p> <p>五年级的李倩老师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老师,虽然年轻,但是李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p><p>1.紧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多注意孩子的书写,充分利用早午读时间,每日听写组长督促及时改错,错误率高的同学单独再听写。</p><p>2.在日常做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标出关键词。</p><p>3.明确规定好做题时间,提高做题速度,养成检查的好习惯。</p><p>4.在日常课文学习中及时督促学生记笔记,学完一节课及时巩固,紧跟提问。</p><p>5.坚持每日打卡阅读,接下来开展古诗词的积累。</p> <p>六年级的曹雁环老师,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她的班级整体素质非常高,这离不开曹老师老师平时的教育,这次的考试分析,曹老师分享了她宝贵的教学经验:</p><p>&nbsp;首先是“情”。这里的“情”是指“学情”。曹老师认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了解本班整体的学生情况,二是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做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争取达到全班每个同学都能进步。</p><p>&nbsp;&nbsp;&nbsp;&nbsp;第二、“勤”</p><p>&nbsp;&nbsp;&nbsp;&nbsp;&nbsp;1、备课。每堂课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比如把新课讲完.、把相对应的练习题、试卷讲完,如果还有零碎的5分钟10分钟临时安排哪些内容,都需要有心中有计划,勤记录,这样才能有高效的课堂。</p><p>&nbsp;&nbsp;&nbsp;&nbsp;2、作业 对于批改作业过程中,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是个性问题还是普遍问题,出现错误的原因都需要勤记录,然后再次课堂上强调或者单独给孩子辅导,之后找相同类型题目进行知识的巩固或者方法的掌握。</p><p>&nbsp;&nbsp;&nbsp;第三“趣”</p><p>&nbsp;&nbsp;&nbsp;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曹老师从课堂导入,小组和个人竞争和给课堂注入新鲜养分,课堂远离死板这三点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对语文课产生兴趣。</p><p>&nbsp;&nbsp;&nbsp;&nbsp;&nbsp;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找到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班级的方法就是好方法。</p> <p>各位老师代表发言后,王晶晶校长,孙淑兰校长和杨晓芳主任进行总结发言。</p><p>根据期中考试的情况,要求老师们应注意以下几点:</p><p>1.要重视基础知识牢不牢</p><p>2.要关注阅读理解会不会</p><p>3.书写能力好不好</p><p>4.老师所教的知识对不对</p><p>5.习作能力高不高</p><p>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允许自己失败,但不要允许自己停滞不前。希望老师们通过此次分享会,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借鉴别人的优点之处,争取期末考的一个好成绩。</p>

学生

老师

语文

课堂

学习

基础知识

一节课

注重

阅读

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