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2月20日,这是我第4次来到了屏南。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我成了一名支教老师!</h3><h3>特别感谢林正碌老师和高蓉蓉老师,因为他们的招聘信息,我才有了这个机会去圆自己的一个梦想。</h3><h3><br></h3><h3>有很多人问过我:当支教老师有工资吗?你们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苦?你们好伟大啊!……</h3><h3><br></h3><h3>其实很多人对“支教”这个词有思维定势:他们为山区做贡献,生活条件特别苦,不要工资。</h3><h3>支教对我来说,就是一份工作,刚好我支教的地方给老师的待遇在当地来说还不错。生活条件没法和城里比,有舍有得嘛。</h3><h3><br></h3> <h3><br></h3><h3></h3> <h3>到村里的第一天已经傍晚了,高老师出来接我,她本人比照片上还要好看,气质出众,说话声音很好听。她还生着病,帮我一起拿行李,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让我很感动。</h3> <h3>现在回忆起来,刚来村里的那晚,自己还是有些娇气的。麻烦了村民和其他的支教老师帮我搬行李,安装衣柜,打扫房间卫生。最后听着雨声,安稳地睡上了在这片土地的第一觉。</h3><h3><br></h3><h3></h3> <h3>第二天被鸟叫声吵醒,我们的老师宿舍在半山腰上,是一栋被改造过的老房子,一楼有厨房和厕所,我住在二楼的房间。</h3> <h3>因为昨晚下了大雨,道路有些泥泞,还滑,不过空气很清新,跟着其他支教老师去村民爱慧姐家吃早饭。</h3> <h3>一路上都有很多的菜地,刚好是李子花开时节,雪白雪白的很好看。</h3> <br><h3><br></h3> <h3>学校不大,只有一栋教学楼,共有7间教室,还有一间音乐室,一间阅读室。还有几间小平房闲置。孩子也不多,全校的孩子加起来才四十多个。四十多个!我被吓了一跳!一般一个班也就是这个数吧?我从没想过学生竟然会这么少!</h3> <h3>我班上只有四个学生。跟城里的孩子不大一样的是:他们不爱做作业。</h3> <h3>曾经给我写保证书的学生。</h3> <h3>乖乖地让我给他们剪头发。剪头发的时候还问我:老师,你以前有帮其他人剪过头发吗?老师,你千万不要手抖!老师,老师!好了吗?……</h3> <h3>屏南的冬天太冷了!天气好的时候,孩子们都喜欢到操场上去上课,晒晒太阳,才觉得暖和。</h3><h3><br></h3><h3></h3> <h3>那个冬天,我穿着一件我姐送我的大棉衣,刚好到脚踝,特别厚,被喻为“行走的棉被”。</h3> <h3>春天,桃花开了,一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桃花林。放学后孩子们回家啦!有顽皮的学生爬到树上,摇晃树枝,然后大声喊到:“桃花雨来咯!桃花雨来咯!”</h3> <h3>这么多的桃花,为何不酿一坛桃花酒呢?这里的村民爱酿黄酒,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存酒。说干就干,我去村民家买了几斤酿了6年的黄酒,加入刚摘的桃花和冰糖,网上查了配比,做成了桃花酿!</h3><h3>还别说,酿出来的味道不但好闻,还好喝!听说还能美容,赶紧多喝两口~</h3><h3></h3> <h3>和Miss Tea带着娃儿去溪边烤鱼。娃儿需要自己去捡柴,还要学会生火🔥。由于早两天下过雨,柴火点着后不久又灭掉,循环了好几次,娃儿都要放弃了。茶老师说,做事情要有耐心,我们找到灭火的原因,然后去解决它。后来找到了原因,最后我们也吃到了美味的烤鱼。这一段回忆每每想起,都觉得很温暖。</h3> <h3>村里的娃儿很少能吃到西餐。带着他们做芝士土豆泥。</h3> <h3>买好了材料,带着他们做太妃糖。熬糖的沸点是126°,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搅拌,很考验耐心,最后我们做出来啦!</h3> <h3>少不了甜点:杯子蛋糕!</h3> <h3>有学生说只在电视上看见过披萨,却从来没吃过。为了圆他心愿,从做面饼开始,做披萨。虽然最后他跟我说:小西老师做出来的披萨没有电视上的好看啊!但我还是很开心,和他们一起做美食的同时,我自己也在进步。</h3> <h3>吃过布丁吗?没有啊!那我们一起来做布丁吧!</h3> <h3>给孩子们做的炸鸡块和寿司。别看他们是农村长大的娃,其实都不会做饭。有时候我也会嫌弃他们笨手笨脚,但谁不是从笨手笨脚开始呢?总是说服自己多给他们耐心。</h3><h3></h3> 和茶老师一起做雪糕和芝士蛋糕!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抵挡得住的诱惑。<h3><br></h3> 老师,会做饼干吗?哈哈……没做过,我们一起试试吧!<h3><br></h3> <h3>圣诞节到了,我们一起做圣诞节饼干吧!</h3> <h3>雪媚娘做起来!</h3><h3><br></h3><h3></h3> <h3>和孩子们一起过生日。没有生日蛋糕,但有大家的祝福!</h3> <h3>每次举行生日派对,龙老师总会让每个参加聚会的孩子说一到两个小寿星“让人佩服”的优点。我很喜欢这个仪式,对孩子的肯定,他们总是笑得无比好看。</h3><h3><br></h3><h3></h3> <h3>笑笑同学要离开前夕,大家一起给她过生日。</h3> <h3>后来,小西老师开始学着给大家做生日蛋糕。看起来还不错啊!(哈哈哈……别喷,自恋一下下)</h3> <h3>再来一份抹茶蛋糕!抹茶粉撒多了,有点苦了。</h3> <h3>巧克力蛋糕来啦!丹丹咬了一口吐了!好苦!不好吃!她说。</h3> <h3>除了美食,我们还需要美育!山里最不缺的就是野花!</h3> <h3>有一段时间,小屁孩每天给我送花,而且还包装得很有仪式感。</h3> <h3>连这么小的娃儿也懂得采花,却不舍得送我。</h3> <h3>如妍是我的女神。比花还好看!</h3><h3></h3> <h3>我们还举行过一个“花环比赛”。</h3> <h3>晓珍这个造型获奖啦!</h3> <h3>老师,快点过来给我拍一张!</h3> 除了采花,我们还会做小花篮。桂珍做的小作品,笑得比花还好看。<h3><br></h3> <h3>除了采野花,我们还特意在学校开了一块荒地,分给每个学生花种子,带着他们去松土、浇水、播种。观察植物的一生。</h3><h3>很多学生跑来和我说:小西老师,我的苗发芽了!一段时间后又跑来和我说:我的苗长高啦!再隔一段时间又来说:小西老师,我的苗多了很多花苞!……</h3><h3><br></h3><h3>他们每天吃着家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种的新鲜蔬菜瓜果,却很少有人对植物进行过观察。也少了对生命的敬畏!</h3> <h3>除了种花,我们还种玉米!只可惜暑假两个月没人打理,杂草长得高,最后临开学被村民当野草全割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们还种土豆。土豆三月份种,五月就可以收成。种下后基本就不用管理,等着收成就行。</h3> <h3>小小的土豆,特别糯,可以蒸熟或者煲汤,味道特别好。当然因为亲手种的,觉得特别地好吃。</h3> <h3>山里海拔高,这里长出来的竹笋特别好吃!跟着娃们上山挖竹笋!</h3> <h3>刚挖的竹笋需要先泡水,还有在热水里煮上半小时,才可以炒来吃!</h3> <h3>竹笋太多,变得法子做。整整吃了一个半月的竹笋,感觉还吃不够!也觉得自己的厨艺有了提升。</h3> <h3>竹笋不能放太久,吃不完的竹笋做成了笋干。拿来煲鸡汤特别好喝。</h3> <h3>秋收过后,我们一起下田抓泥鳅。他们大声地笑,大声地叫。脏了衣服又何妨!(真实的情况是:老师挨个挨个带着回家的,还要和每个家长解释,是老师带着他们出去的活动,不是自己出去疯玩弄脏的。)</h3><h3><br></h3><h3></h3> <h3>秋天,可以上山摘桃胶。听说以前的人都不知道桃胶还可以用来吃,最近两年开始有商家过来收购。质量都是杠杠的!</h3> <h3>银耳桃胶,又被喻为“平民燕窝”,好喝~</h3> <h3>最开心的是,我还学会了制作茶。</h3> <h3>跟着村民去山上摘茶叶。听说这一代带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是用来上供给皇帝的。后来没有了清朝,这一带的茶叶便无人管理了,很多成了荒野茶。</h3> <h3>做红茶,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摘完回来的茶叶不能暴晒,我在太阳下山前一两个小时晒了一下,然后揉搓,注意力度。揉搓过的红茶需要用布盖一下,要发酵一晚。</h3> <h3>最后就是炒茶了,这一步特别关键。刚开始的炒青火要大,温度要高!炒青结束后就开始要小火,慢慢地搅拌,一般要炒上两三个小时。</h3> <h3>最后,喝上了一碗自己做的红茶啦!</h3> <h3>孩子们中也有些爱读书的,这么小就会读《千字文》啦!</h3> <h3>他们特别喜欢上表演课。</h3> <h3>娃儿喜欢表演,根据课文,他们自己排练。有时候我在一旁,被他们夸张的表情逗乐。</h3> 有时候,我们一起改台词。<h3><br></h3> <h3>没有化妆工具,颜料直接涂上。</h3><h3><br></h3><h3></h3> <h3>都是他们自己化或者对方给他们化。</h3> <h3>夸张的眼影。</h3> <h3>老师!老师!能不能让我演新娘?</h3> <h3>饰演老大爷的潇湄。很惊讶于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h3> <h3>除了表演,他们画的画也很好,很有有创造力。</h3> <h3>江盈在我举办的一次画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记得那天她和开心,后来她也越来越喜欢上了画画。</h3> <h3>桂珍画的禅绕画。</h3> <h3>虽然错别字不少,还带骂人的话,却觉得很真实,或许小时候自己也这么干过。</h3> 潇湄的自画像。<h3><br></h3> <h3>潇湄自己画的飞行棋纸。</h3> <h3>桂珍画的我。像吗?</h3> <h3>晓珍的小猫咪。</h3> <h3>江玲画的一家子。</h3> <h3>一则通知也能做得这么好看!</h3> <h3>幼儿班的小朋友画的画。</h3> <h3>不知谁画了一张从学校去画室的地图。</h3> <h3>小西老师上课的样子。</h3> <h3>桂珍画得真好!</h3> <h3>畅想未来小西老师的一家五口和杜老师一家六口。</h3> <h3>美华和雪燕做的植物画。</h3> 自己动手制作给同学的生日贺卡。<h3><br></h3> <h3>手工课做的手工。</h3> <h3>二年级小朋友送我的,自己捏的小女孩。</h3> <h3>收到这样的礼物太多了太多啦!收藏了一大盒。对自己说:以后走的时候要给他们办一个画展,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厉害!</h3> <h3>可是走的时候没来得及给你们开画展啦!但会把收到过的每一幅画好好保存起来!也会把这些美好的回忆好好保存起来。</h3> <h3>最后,很开心和那么多的支教老师相遇!</h3><h3></h3> <h3>特别有创新精神和一点都不挑食的Miss Tea。茶老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一个人游历澳洲、东南亚、欧洲、东南亚,还会弹吉他唱歌,每天练太极,每晚睡前诵经,特别坚持有毅力的妹子!</h3> <h3>已经退休又返聘回校的宋老师。为人亲切热情。每次去她家,都给我泡蛋茶喝。</h3> <h3>宋老师的爱人甘老师,也是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会种菜又会做饭,每天笑嘻嘻的,一点架子都没有!</h3> <h3>受孩子们尊敬的卓玛老师,教孩子们《千字文》、《道德经》,喜欢国学。还有温文尔雅默默做事的杜老师,坚持每天4点钟要起来做冥想,曾经还做过瑜伽教练。</h3> <h3>幼儿班的小玲老师,小朋友特别喜欢她,钢琴弹得很好,每天都要柴火炒菜,执行力超强,像风一般的女子说的就是她吧!还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彤彤老师(没有她的照片),她学的是音乐专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一位长得很可爱的姑娘,给人的感觉很有力量!</h3> <h3>潘老师,跟林老师学习油画后,带着女儿来到村里支教三年!长得好看又爱笑。她的女儿叫笑笑!她的老公叫小宝,特别有爱的一家子。</h3> <h3>爱给孩子们做百问、教我做能量卡片的龙老师。自从龙老师来了,孩子们再也没有人说过我长得好看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h3> 阿土和黄小黄是游牧民族,他们野外生存能力超强!自从他们来了,我觉得学校都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更多地让孩子去体验生活,表达情感,做自己。他们会包容、接纳。他们能说出: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我们都喜欢!我也好想小时候能遇见这样的老师。<h3><br></h3> <h3>心灵手巧的吴君老师,从城里来的一家三口。师范学院毕业的,喜欢画画。他们家在村里租了一栋改造过的老房子,里面的装饰都是出自她的巧手。也会做烘焙。</h3><h3>她的爱人也非,崇尚自然,自己做堆肥、酵素,种出来的蔬菜和瓜果都特别好吃。山里的食物、药材,从手里弄出来,就是特别地不一样。</h3><h3></h3> 支教中最年轻的一位女老师,师范学院刚毕业的张老师。别看她年轻,她很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信仰,坚持每天练瑜伽、冥想和泡脚。皮肤超好,超好!<div><h3>还会印度古典音乐。</h3><h3><br></h3></div> <h3>像大姐姐一样于老师。于老师经历很丰富,在公司里当过领导,很有领导能力。喜欢听她讲故事,做菜也好好吃,每天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还懂得养生。</h3><h3><br></h3><h3></h3> 也是从城里来的晓星老师,一家三口。开着一辆房车到处去游历。最后在村里租下了一栋改造过的老房子,在村里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她喜欢环保,热衷和环保有关的事情,还有乡村的教育。<br><h3><br></h3> 在厦大教过英语的保罗,千里迢迢和他的爱人刘维跑到山里,给孩子们上英语示范课。<h3><br></h3> <h3>环球旅行的Diego一家,来我们学校做分享,关于旅行、教育、爱。</h3> <h3>来自厦门的美丽大姐姐黑黑,她给学校的小朋友邮寄过很多书和文具。因为她我认识了麦田公益的Sasa,给予我们图书室寄来的一大批流动图书。</h3> <h3>在澳大利亚留学的Nikki姐姐,曾来学校给孩子们做分享。</h3> <h3>曾经来学校做过分享的正君老师,默默帮学校做事的义工小猫,老师家属,每个帮助学校做事的村民……</h3><h3><br></h3><h3>我们带着热情和爱来这里,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这里的孩子。记得有人和我说过:或许他们长大后,一点都记不得你曾经教过他们的知识,但是他们会记得,你是个怎样的人,并且会影响他们的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