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艺术宝库之洛阳龙门石窟

<p>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p><p>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龙门石窟景区全景</p> <p>龙门石窟北门入口</p> <p>横跨伊河的龙门桥</p> <p>禹王池</p> <p>潜溪寺,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雄。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p> <p>陈抟十字卷碑。陈抟,唐末至北宋初年隐士,为中国道教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人物,曾先后隐居武当山、华山。北宋唐太宗时被赐号“希夷先生”。该洞正壁上层石碑阴刻有一幅龙门山色图,有山峦、寺院、河流、洞窟及古都洛阳北面的邙山;下层由他书写的“十字卷碑”,反映出他的书法雄奇、奔放的特点及其个性的洒脱和超俗。</p> <p>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p> <p>宾阳北洞“剪刀手”佛像(阿弥陀佛),这个“剪刀手”佛像是极少见的佛教手印。</p> <p>宾阳中洞:北魏时期代表性洞窟,主佛释迦牟尼。</p> <p>宾阳南洞:北魏开凿洞窟,初唐完成,主佛:阿弥陀佛。</p> <p>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婵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p> <p>万佛洞窟顶莲花图案</p> <p>牡丹石,墨绿色的石体嵌有天然形成的以白色、青色为主的牡丹花形图案而得名。其花形逼真,花姿百态,图案清晰淡雅。</p> <p>梅花玉,是我国特有的名玉,产于河南洛阳,因其天然的花纹,酷似梅花,故称“梅花玉”。梅花玉富含铁、锌、钠、镁、钾、钙等微量元素。</p> <p>莲花洞,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p> <p>  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卢舍那大佛是奉先寺主佛,左右两侧各有四尊大佛。</p><p>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帝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p><p> 有人说,卢舍那就是武则天的形象,这是有依据的。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我皇,图兹丽质”。而以皇帝本人的形象去造佛像,历史上早有先例。如北魏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今如帝身”。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百官参加卢舍那的开光仪式,并在伊河东岸礼佛击鼓奏乐,至今这里尚留擂鼓台。</p><p><br></p><p><br></p> <p>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p><p> </p> <p>  卢舍那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p><p> 卢舍那大佛:“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p> <p>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雄,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艺术群体形象。</p> <p>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两手握拳,胸上、手、脚上的肌肉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p> <p>药方洞,该窟因洞窟甬道两侧壁及窟门外金刚力士台座表面所刻大面积石刻药方而得名,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药方,共有药方140余首,主治病症70多种,是我国唐代初年医学、药物学的珍贵遗存。至今其中的大黄汤、竹沥饮等在中医临床和民间仍广泛流传使用,反映出它在中医学上的巨大成就和深远最响。由于这些石刻药方独特的价值,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视察龙门石窟时做出了“要保护好,研究好”药方洞的重要指示。</p> <p>龙门石窟南门</p> <p>香山寺,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隔河相望。</p> <p>伊河浅滩丛生的芦苇</p> <p>龙门伊河两岸。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p> <p>西山石窟全景</p> <p>奉先寺全景</p> <p>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