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哈达》到川西

海鸥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军旅女歌唱家与藏族战士<br>23年后在雪域高原的歌声中重逢</b></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镜清</b></p><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按:23年前军旅女中音歌唱家郑薪,为我团藏族战士三布长保写了一首情感真挚,悦耳动听的《音乐哈达》,深受广大官兵喜爱,央视《军事频道》曾采访报道。 </b></h1><p><br></p> <h1>  23年来《音乐哈达》的两位主人公都曾苦苦寻找对方。直至今年9月,通过在甘孜藏区做“爱心公益活动”的著名军旅歌手白雪,方成功找到三布。确认那刻,双方激动的说不出话……郑薪老师事后大哭一场。为此,我含泪写下《“音乐哈达”找到了主人》一文。<div><br><div>  9月20日,拙文《“音乐哈达”找到了主人》发表不到一天,阅读量过千,读者殷切期盼两位主人公早日相见,再续传奇。<br>  10月28日,刚忙完北京某大学歌咏比赛辅导工作的郑薪老师,揣着心爱的《音乐哈达》,毅然从北京飞往成都,赴川西甘孜藏区寻找歌中的雪山、哈达、战友和初心。<br></div></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丹巴美人谷之秋</font></h3> <h1>  川西秋色迷人。<br>  接到郑薪老师发来的航班时间,肩负“护花使者”和部队代表双重身份的我,率先飞抵蓉城。孙一庆老团长负责全程策划保障。</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成都双流国际机场</font></h3> <h1>  当日下午1点,我和王勇、刘飞两位藏族战友在双流国际机场,代表原36师炮兵团,将金黄的哈达献给官兵们心中的女神——郑薪老师。随后,与四川卫视摄制组会合,沿着著名的大渡河,穿过长达13459米的“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途经红军飞渡的泸定桥,翻山越岭驱车6个多小时,行程368公里,抵达美丽的藏区丹巴。</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23年前的藏族战士三布长保</font></h3> <h1>  丹巴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区东部,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海拔1800米。境内墨尔多山是著名神山,周围被65座山峰环绕,景色绚丽多姿。这里流传着无数美丽动听的故事。传说凤凰飞到墨尔多山,随后化成千万个迷人的美女。从此,丹巴美女如云,特别是三布的家乡——美人谷梭坡乡。</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二郎山高万丈</font></h3> <h1>  主人公三布长保等藏族战友,早就在“三布户外乡村酒店”翘首恭候心中的女神。广场张灯结彩,红旗招展。</h1> <h1>  礼宾台上方悬挂着醒目的“欢迎军旅歌唱家郑薪老师一行到美人谷丹巴”、“音乐哈达写传奇,美人谷里喜相逢”横幅。</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郑薪老师与三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重逢于雪域高原美人谷丹巴</span></p> <h1>  激动的时刻终于到来,相互苦苦寻找了23年的《音乐哈达》两位主人公见面了,相拥而泣。 </h1> <h1>  滚滚大渡河浪涛、巍峨墨尔多白雪、神圣纯洁的哈达、绚丽多彩的格桑花,为他(她)们重逢作证。<br>  男儿有泪不轻弹,见证这感人一幕的我和我的藏族战友都情不自禁地泫然泪下。 </h1> <h1>  悠扬悦耳,犹如天籁的《北京的金山上》二胡乐曲在美人谷响起。战友们围着两位主人公跟随乐曲翩翩起舞。我们唱着跳着,仿佛又回到了23年前难忘的那天下午。演奏者是三布长保那多才多艺,年近八旬的慈祥老父三布多吉。</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战友们围着两位主人公</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起跟随乐曲翩翩起舞</span></p> <h1>  晚宴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地道的藏菜。三布一一介绍自己的战友。郑薪老师谈创作《音乐哈达》的过程。<br>  郑薪老师出身于书香门第,将门之后。学龄前就突显艺术天赋,13岁就是湖南省童星。</h1> <h1>  入伍后先后师从刘秉义、苏凤娟、杨聪、王翠年、邓文契、沈湘等大师,担任合唱、领唱、独唱,是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h1> <h1>  她是《我和我的祖国》最早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录制的歌唱者,连播数月。也曾扮演过歌剧《杜鹃山》中的女主角柯湘。所在的总政歌舞团合唱队获得所有的全军全国的一等奖。本人获过《军魂》领唱奖。</h1> <h1>  郑薪老师从军从艺50年,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熏陶下,一直将为兵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格桑花</font></h3> <h1>  她先后为官兵创作了《杯中酒》、《坦克兵之歌》、《致》、《音乐哈达》等许多歌曲、散文和诗歌。还带领小分队进军营、校园为官兵、学生义演。声乐艺术上追求声音统一、音质纯净、意境深邃、情感真挚。</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郑薪老师刊登在军事文艺上的文章</font></h3> <h1>  半个世纪以来,郑薪老师走遍祖国无数山山水水和海岛,慰问基层一线官兵。深刻感受到基层官兵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祖国人民的安宁舍身忘我,不忘初心的伟大。<br>  《音乐哈达》是她从军二十多年的感悟之作,通过藏族战士三布,将淳朴善良,坚韧不拔的共和国战士及其理想,比作雪山、哈达、雪莲、格桑花(藏语中“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象征着藏汉民族的团结友爱! <br>  郑薪老师对普通士兵的纯真情感令人动容。我们手捧酥油茶向女神致敬,并怀着深情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她学唱《音乐哈达》。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布兄弟啊,你可又把我想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曾经来到了军营,相识在歌声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那黑色的眼睛,像珠穆朗玛山峰晶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那年轻的心灵像雪莲花纯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 《音乐哈达》响彻美人谷夜空,久久回荡。</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教唱《音乐哈达》</font></h3> <h1>  晚宴结束,我独自站在三布家的阳台上,凝望星空。<br>  是夜新月,满天星斗,四周漆黑,没有灯光,一片寂静,只有树叶沙沙作响……这是久违了夜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遥远的无数个这样的为国站岗放哨的夜。<br>  战士——是人民幸福安康坚不可摧的屏障,耳边仿佛又响起《音乐哈达》:<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布兄弟啊,你不要把我忘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曾经来到了军营,欢笑在在舞蹈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那默默祝福,像雅鲁藏布江水流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那“音乐哈达”绕着雪山北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那“音乐哈达”绕着你我军旅生涯”</div></h1> <h1>  翌日,我们前去三布的母校——蒲角顶小学,慰问贫困学生并传颂《音乐哈达》精神,传递藏汉民族大团结!</h1> <h1>  金秋的美人谷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藏寨从通往大渡河的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红叶之中。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放养的牛羊、皑皑的雪山连在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三布与四川卫视新闻摄制组</font></h3> <h1>  郑薪老师不时地赞叹这里的风水真好!三布说,再过半个月,当满山红叶,这儿更美!</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行走在羊肠小道上</font></h3> <h1>  蒲角顶小学建在海拔2600米的高山峻岭中,从谷底到学校不少路段只能单车行驶。距离学校两公里的路更为险要,狭窄多弯且无防护栏。为确保安全,我们只能下车沿着崎岖羊肠小道攀登而上。郑薪老师右胯部受过伤,一步一步吃力地跟随我们穿越高低不平的丛林小路。</h1> <h1>  海拔2600米的学校实际还不到半山腰,孩子们每天或从山下上来,或从山上下来,十分艰辛。老师工资不高,大部分3000多,加上高原、课时等补贴也不过5000元。但为孩子,为教育,为家庭,都默默地奋斗着,许多老师每周才回一次家!我们敬佩他(她)们。<br>  知道北京的女歌唱家要来校的同学们及部分家长,早已穿着盛装翘首以待。<br>  在学校操场上,学长三布先给大家介绍当年读书的艰苦,每天清晨六点离家,爬山一个半小时,无论冬夏都自带干粮作午餐……<br>  郑薪老师系着红领巾与小朋友们互动,一起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问大家喜欢不喜欢唱歌,愿不愿意听郑老师唱歌……随着童音齐声高喊“喜欢”、“愿意”,她啭喉高歌《音乐哈达》,听得小朋友们如痴如醉,大声欢呼“好听、好听”!</h1> <h1>  接着,她给同学们讲《音乐哈达》的故事及其内涵,希望同学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h1> <h1>  随后,同学们捧着歌纸,跟着郑薪老师一遍遍学唱,歌声游响停云。<br>  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即将结束,郑薪老师向全体64名学生赠送文具用品,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出大山,服务人民!并指着远处的终年积雪的山峰说:“每当你们看到雪山,就记住老师对你们的祝福……”</h1> <h1>  中午,我们和同学们共进午餐。政府免费供应藏族学生午餐。热饭热菜热汤,三菜一汤,上午还有牛奶。<br>  我们坐在教室外的台阶上。同学们围着郑薪老师问这问哪,有问“老师您是外国人吗?”有问“老师您还会来吗?什么时候来,十天还是几年?”……无比天真朴实!<br>  来自北京的歌唱家与自己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在藏族小朋友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郑老师要走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我们已走出校门,还有孩子跟随,要郑老师签名留念。郑老师一一满足要求。<br>  《音乐哈达》不仅是写给藏族战士三布,也是写给所有不忘初心,保家卫国的官兵,写给热爱党和祖国的藏汉各族人民,包括孩子!<br>  墨尔多神山皑皑白雪,大渡河岸格桑花漫山遍野,丹巴古碉群红旗飘飘,梭坡乡红叶满山……</h1> <h1>  《音乐哈达》连着雪山、连着大渡河,连着丹巴,连着北京,连着你我的军旅生涯,连着藏汉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br>  三布所在宋达村书记三布长寿决定将《音乐哈达》作为全村文明建设的品牌。<br>  蒲角顶小学黄小华校长决定将教唱《音乐哈达》作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必修课。<br>  藏族战友商量筹划组建《音乐哈达》工作室,将这首美丽吉祥的歌唱给雪山,唱给北京,唱给丹巴,唱给军营,唱给藏汉民族大团结……<br>  这些年,我团20多位藏族战友绝大多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且牢记部队的传统,相互关心帮助,都愿为传承《音乐哈达》而努力!<br>  郑薪老师要回北京了,战友们难分难舍,高举美酒齐唱:<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巴的战友热情好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相聚在吉祥的日子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举美酒欢迎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唱起歌儿欢迎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丽的郑老师请您长留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请您长留下……</div> 郑老师流泪了,战友们眼睛湿润了!<br> 在“三布兄弟啊,你不要把我忘记……”的乐声中,郑老师一一与战友握手拥抱,与战友及其妻儿合影留念…… </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高举美酒欢迎您,唱起歌儿欢迎您……</font></h3> <h1>  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那刻,郑薪老师发来短信:我揣着一首歌来寻找,我找到了歌中的雪山、哈达、战友、初心……这首歌叫《音乐哈达》!<br>  谨以此文献给全心全意为兵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和我的藏族战友!<br><div><br></div></h1>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b>2019年11月3日23点</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b>于巴林陋室</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