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_深秋皖赣之山

山乡过客_张

<p>用OPPO Reno手机拍摄。</p><p><br></p><p>山,童年时的概念颐和园的万寿山,那已经是很大的山了,在父母的带领下能玩一整天,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魏老师组织去春游秋游的去爬山也就是这个山。后来去了香山,见识了香山主峰鬼见愁的险峻,才知道万寿山只不过是个土坡而已。直到去过西藏,见识了南迦巴瓦峰、冈仁波齐,米拉山、色季拉山才知道什么是山!但这些山由于视角的原因,基本上是孤立的,险峻峻美但形单影孤。有句老话: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岳者高耸入云而延绵不断的山岭,形容的是黄山的群山巍峨,站在光明顶俯瞰群山小,能给人以十足的成就感。</p><p>看手边这次出游拍摄的照片够丰富,所以这集就以黄山、三清山为主题,随我上山吧!(但不是去抓和尚,卖个关子,同行皆知,不知欲知者本文中有解)</p> <p>日出日落好像是人大脑中自然认定的景观,无论走到哪,哪怕是在自家的窗台,只要能看到就绝不会放过。有名地方的日出我看过新疆喀纳斯,那是一种柔美静谧的乡村味道。据说黄山日出大气磅礴,点朱于群山巍峨之中,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今天我们就要见识了!</p><p>2020/11/3 06:12:18天际露出一线曙光。</p><p>2020/11/3 06:18:45天空如下图,好一个云来天欲覆!</p><p>很短的时间内,象一浪一浪,一波一波燃烧的火焰布滿天际。</p> <p class="ql-block">2020/11/3 06:26:30日出地吐朱,</p><p class="ql-block">短短几分钟后,火焰云变暗淡,地平线上一颗天珠跃然而出!跃出瞬间亮度极高特别清晰,万物在它面前都相形暗淡,俯首称臣。</p> <p>2020/11/3 06:26:45天珠散光慢慢上升跃入云海。</p> <p>放大了看一下。</p> <p>几秒钟后成下图,日出全过程结束,历时约15分钟。这就是黄山日出的全过程。</p><p>不是每个人能上黄山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日出。我为我们一行九人自豪!</p> <p>实在话过程热烈而兴奋,照片拍的不尽人意。并非人太多,而是光明顶观景台太小,最佳位置都早早被占,悬崖边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看着都眼晕,根本没有支脚架的地。几个好心的姑娘可能看出我的年龄,把我让到第二排,不然恐怕这也拍不到,好在尚未痴呆手还算稳。</p><p>日出后朝霞映照下的巍巍群山,请继续欣赏。</p> <p>光明顶四面环山,放眼望去层层叠叠,不着边际。</p> <p>可惜的是未见大云量的云海。这张照片可看到对面山谷云遮雾障,近观可能会很壮观。若倒回30年定当奋勇向前观之,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矣。</p> <p>莲花峰遥遥相对,它左后方应该就是天都峰。黄山三大高峰莲花峰、天都峰,再有就是我们脚下的光明顶。</p> <p>下山沿海心亭、鳌鱼峰、百步云梯、莲花峰,去了迎客松后坐缆车下山。</p><p>这里是海心亭。</p> <p>鳌鱼峰</p><p>背上的小乌龟栩栩如生。</p><p><br></p> <p>放大看一下。</p> <p>别了,巍峨的群山。</p> <p>回眸光明顶,一步一回头,山山水水把我留……,此情此景永驻我心头……</p> <p>莲花峰</p><p>黄山乃至华东最高点,1864米!</p><p>光明顶1860米,只高4米!</p><p>据说最早指出这一高点的是徐霞客,不知那会他用什么测的高。</p> <p>百步云梯起点。</p><p>这里是一个分叉点,往下走就下山了,直通迎客松以及下山的缆车站。往前就是一线天,通向莲花峰,是单行道,不允许我们逆行了。</p><p>据说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莲花峰和天都峰是轮换开放,五年一轮回,今年是莲花峰开放第五年了,再开放就要2026年了。看来是一大遗憾了,其实不然,以我们目前的体能恐怕都上不了莲花峰,老老实实下山吧。</p> <p>对我们来说迎客松成了送客松,告别了黄山,难说再见!</p> <p>俗语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行九人中仁者甚众,比如上山走不动了坐滑杆上去吧,多少钱?280元,好,给你300元吧!</p><p>既然仁者多,那我们就再看一座山,三清山。</p><p><br></p> <p>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p><p>有一说:三清归来不看山。</p><p>实际三清山有两大特点:</p><p>一是巨大的花岗岩结构。</p><p>二是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总面积似乎并不太大,我们走的路线除了一段400台阶,整体也很平坦。可是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三清山的心脏部位散了散步,真要走一圈可不是一天能拿下来的。</p><p class="ql-block">上山前门口卖旅游图的老先生还特意根据我们的情况在图上标出了最佳线路。那路线好像一头胚胎中的小象,我们最后也只走了它的头部而已,体力和时间迫使我们放弃了其余的行程,算是个遗憾吧。</p> <p>我们是从图中右上角乘缆车抵达小象的后脑勺,然后沿箭头方向一直走下去,绕头部一周又返回缆车处下山。</p><p>下面让照片说话吧。</p> <p>玉京峰</p> <p>开始上山了。</p> <p>看着离主景区也不远。</p> <p>路况真的很好,前面那孤立的巨石应该就是巨蟒出山了。</p> <p>这是什么景,现在我也不知道。</p> <p>这好像几个大小不一的狗头叠加在一起,最上面的那块石头咋就不会掉下来呢?</p> <p>实际上三清山有诗云:</p><p>巨蟒龙蛇身,女神母仪形。万笏尚书持,三清最知音。</p><p>见此三景就不虚此行了。</p><p>这是巨蟒出山,看着非常悬,尤其是走到它的下方,感觉随时会塌下来。</p> <p>放大看一下。</p> <p>这个角度看好像正在倒塌下来。</p> <p>这是最佳的角度,真是鬼斧天工。</p> <p>放大看有发现,松树下好像躲着一个和尚!现在该是说说抓和尚的缘由了,一行九人中一人从行程开始就唠叨一句口头禅,不论什么话题,他不变应万变就一句"大王派我去巡山,抓个和尚做早餐"。这倒好,整个行程别说和尚了,就连这道教圣地,我们连一个道士也没见到。结果是好几天早餐没着落,这次出游全程早餐真应该让他包!这回好了,发现一个,你有本事爬上去抓啊!</p> <p>他抓得着抓不着我们不管了,据说景区内发现新景观且命名的有奖。</p><p>我正式申请专利,命名该景为和尚打伞!可上网申请有关部门不批,说是该名称已存在。</p><p>我上网一查三清山还真有一处景观叫和尚打伞,由于地处很深,我们是看不到了。</p> <p>企鹅献桃与东方女神交相辉映。</p> <p>女神峰遥遥在望。</p> <p>真是形象,好像坐于一卧狮之上。</p><p>转了一大圈拍的女神都是侧背面,如果我那位爱玩无人机的发小来了就好了,就会有面对女神的机会了。</p> <p>听说有个景叫观音赏曲,你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只是不是在赏曲是在观莽。</p><p>打开图一看,真正的观音赏曲离这远呢!</p> <p>噢,观音后面还跟着四大天王呢。</p><p>难道这是西游中未提及的一个故事,观音降莽?!</p> <p>这是万笏朝天,有点像五指山。</p> <p>全景看就成六指了。</p> <p>山这一篇就到这吧,旦愿众多乐山者喜欢。</p><p>下一篇主题_晒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