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习时间:2020年11月15日下午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学习地点:贵港市桂东便捷酒店会议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授课专家:唐素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培训内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汇报小组:第五学习小组(荷城学区)</span></p><p><br></p> <p>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p><p> 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将生活在十年、二十年后的未来。孩子将面临怎样的未来社会?我们该考虑。关于教育和科技的前沿信息,我们要了解。面对智能化的未来,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p><p> 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从读懂“时代”开始。“人工智能、脑认知的发展、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是三大态势。</p> <p> 2020年11月15日下午,港北区中小学教研员、副校长、教导(科研)主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进程步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讲座由唐素勤老师主讲,港北区教研室姜树英主任主持。</p> 学向勤中得 <p><b> 时代脉搏:</b>《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信息融合创新发展。</p><p> 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策略科学化。</p> <p>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由信息时代迈入智能时代,智能手机、智能设备、智能生活、智能社会……不容我们思考和拒绝,就来到了我们身边,融入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也为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融入教育,是必然趋势。</p> <p> 人工智能教育,准确地说应该是人工智能+教育,即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教学,改进学生的学习环境。其目的是通过新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分析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获取简单的记忆类知识。</p> <p> 唐老师的讲座语言通俗易懂,事例鲜活,使老师们快速对人工智能有了一定的了解。</p> 万事须己运 <p> 思维导图辨析</p> <p> 各小组研讨,绘制思维导图。</p> <p> 各小组思维导图展示</p> <p> 未来已来,未来可期。现代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变化。</p> <p> <b>温馨提示:</b>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应在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源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应用人工智能优化教育,发挥优势,减轻我们的劳动强度,在提高教学效率,在资源、教学内容的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具体的问题的应用上下功夫。</p> 学问无遗力 <p> 互联网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体制创新。</p><p> 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颠覆传统教学过程,促使师者的角色发生转型,我们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 </p><p> </p> <p> 学习活动中,大家成功转变角色,认真参与学习每一步骤,积极探讨交流。</p><p> </p><p><br></p> <p> 充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发展,预见未来教育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的趋势,探索新模式、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进一步加强我们面对新挑战的应对能力。</p> 力学如力耕 <p> 各组员发表学习感言</p> <p> 第五学习小组组长——荷城学区教研处冯昭敏主任,与曹婷婷主任一起赴南宁担任广西教育厅举办的第一届“德育精彩一课”评委,在南宁发来的观培感言。</p> <p> 荷城小学教务处陈丽主任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说出了可借鉴的做法,表达了学员们潜心学习和今后创新工作的决心: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肩负重任,人工智能亟需与教育深度融合。只有足够了解今天的科技前沿,充分掌握未来的社会可能,我们才能更有信心、更好地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p> <p>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能让教师的智慧与人工的智能实现交融共生,共生共长?我们要与时俱进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了解“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的一系列影响,真正把握“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内在联系,把准信息时代的脉搏,未雨绸缪,力使知识融通、课程融通、学科融通、做信息时代教师队伍的领航者。</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拍摄:闫惠华 陆菊敏 庞伟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文编辑:庞伟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姜树英 第五学习小组(荷城学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