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布胡同——见证百年历史的兴衰

日月星辰

<p>  日前,看到介绍总布胡同的文字,才知道这是一条有着厚重历史印记的胡同。以前也在此胡同走过一段,并无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天特意重访胡同,去细细品味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p><p> 总布胡同分西总布胡同和东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称总铺胡同,因总铺衙署设此而得名。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布胡同。</p><p> 百年前让西总布胡同出名的事就是庚子事变。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就在西总布胡同西口寻衅毙命,成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清政府被迫于光绪二十九年(1906年)建成石质牌坊式克林德碑,立于胡同西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才将这座颠倒黑白的克林德碑拆除,移至现在的中山公园内,改名为"公理战胜"坊。解放后,又改名为"保卫和平"坊。</p><p> 西总布胡同27号,原为李鸿章祠。</p><p> 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油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美术的里程碑,其主要绘制过程就是在西总布胡同74号的二层楼上。</p><p> 在东总布胡同45号院,还住过一批著名作家,有一生讴歌谆朴农民的赵树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著名诗人和文艺评论家张光年,笔名光末然;著名作家刘白羽,萧乾等。</p><p> 从胡同一路走过,一扇扇朱门满是沧桑痕迹,一个个高墙透出滿是金黄的银杏树叶,还有《丝绸之路国家国际摄影优秀作品社区巡展》在胡同展出,胡同就如一本书,告诉我们它的昨天和今天,让我们见证厚重的历史和强大的文化。北京的胡同,值得我们去探寻。</p>